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阻碍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阻碍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通过小组成员的走访调查,结合时下两会热点与相关学术文章。可以发现通过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真正落实社会保障在失地农民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的建设与产业的调整,从而实现我国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土地征收;创新性立法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失去土地,流向城市。面对这一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增长的群体,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唯有通过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真正落实社会保障在失地农民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的建设与产业的调整,从而实现我国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但是如前文所述,实现这一目标存在重重制度上的阻碍

二、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失地农民这一主体。作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可以说失地农民的损失是全方位综合性的。农民失地不仅仅失去土地,还失去了一系列的权利。因而,农民失地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农民对上述权利的丧失。换句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农民依法享有的多种土地权利遭受不同程度侵害、限制、甚至完全剥夺。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现状,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必要性的体现,是我小组进行该项课外研究的意义所在。然而,没有一项课外研究是只发现问题而不探究解决的。因此,我们小组运用所学知识,从法律层面对这些矛盾也进行了相关的解析。

三、缓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

1.开源———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

何为开源,顾名思义,就是要挖掘新的东西,来达到保障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通俗的说,就是要尽快的建立与实施落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条例,让失地农民成为一个法律名词,让失地农民的权益有法律可依。从现实情况看,有的失地农民得到货币补偿一夜暴富,过上小康生活;有的自谋职业、外出打工、自主创业;有的以出租房屋或收废品、捡破烂谋生;也有的“坐吃山空”,把钱花光,再次回到失地贫困的“原点”;还有的处于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四无”状态。”可以据此提出自己的大胆观点,提供梯级保障,以金字塔的模式进行立法保障。法理上说,法律面前是一率平等的,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在我国尚不可能实现全国性高福利政策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在法律面前开一特殊,将失地农民自动分化的四类加以区别对待,分类立法,根据其特点情况,将有限的政府资源对症投入到最高效的地方。总的来说,就是因地制宜,让法律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立法,提高立法的效果,让法律实现法律的目的,引导与规范社会发展。

2.节流———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

节流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何为节流,即务实的进行土地征收。让失地农民在整体上实现生活的最优,而不是富了部分穷了大多数,不搞形象与面子工程,务实的根据实际的生活水平进行符合失地农民本身能力的建设,杜绝出现为了整体规划,而借巨债盖房,进行过度的新农村建设,尽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不让失地农民因为城市化而没了未来。从法律层面来说,严格征收土地的程序,减少土地的征收数量,非必要的尽量不过度征收,以缓和现在急剧尖锐的失地农民问题。改变现有的大部分以货币一次性进行补偿的办法,加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资金扶持等多种办法,将一次性的输血行为转变为造血行为,让农民在失地的过程中获得今后生存的能力。提高对于土地隐性利益的认识,节流富裕的资金可以提高这部分的补偿,加大总体的补偿力度,让虚无并不实际的一些花费真正的用到解决问题和矛盾上来。落实失地农民的各项保险(失业,生育,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对于在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法律层面减少户口门槛,提高暂住等效率,减少地区户口壁垒,从而使更多的农村人才留于城市,融入城市(现今的社会,学历素质提高迅速,法律层面应提前对失地农民的二代有足够的准备)。

3.失地农民法律援助简单构想

最后,法律还能发挥其保障性的作用,来保障开源节流的实施。运用现有的法律援助机制与广大调解机构。对受到侵害的失地农民个体可以实施法律的援助。这种援助可以是多部门,专门性的。从而更好地推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施,实现失地农民与城市化进程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屈茂辉,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基于地方文本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9,(3).

[2]陈小君,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J].中国法学,2012,(1).

[3]章永乐“,法律与公共政策”专题导论[J].中外法学,2011,(3).

作者:华丁轩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