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分层中社会保障理念的体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分层中社会保障理念的体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分层中社会保障理念的体现

【摘要】不平等导致社会分层,甚至出现阶层固化,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群众的基本需要都难以满足。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的特征理论上应体现为减缓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正义。但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呈现的城乡碎片化特征不仅没能促进社会流动性,反而造成了福利分层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所有阶层的需求。本文意在说明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避免因社会资源分配导致的福利分层现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怎样的理念指导,进而实现其社会公平的目标。

【关键词】不平等;社会分层;社会保障

一、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不平等的现象由来已久,最早社会不平等的出现是由于人的生理体质和自然能力决定的。如原始社会共同进行狩猎活动,能力强、体力好的人获得更多的食物,便出现了不平等现象。当时的不平等现象是小规模的,偶然的且不会代际传递。当私有制出现以后,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了制度的基础,社会财富增多为社会的不平等提供了物质性基础,于是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了继承的可能性。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君臣父子、富商贫民的社会地位就有了定型,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体系。古代的人注重血统,清朝时满汉不允许通婚,这一系列的现象无不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体现的就是社会不平等的现象。这一现象持续至今,并且呈越演愈烈的趋势。虽然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全面的小康,但我们仍不能否认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一社会现象。不平等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的分配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平等会带来人们收入的不平等,进而造成人们社会地位的差异,就会带来社会的不平等。虽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制度,但毕竟除了按劳分配,我国还存在许多的分配方式,如按贡献分配、按财产分配等。按财产分配,富人就会凭借资本增值更快地获得更大量的财富。并且,即使是按劳分配,在不同的企业,按劳分配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相比,工作量较轻且福利待遇较高,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于国营企业有如此高的热情,而私营企业在这方面就显得不具有明显优势。长期的社会不平等就会产生社会分层。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平等需要再分配来纠正。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再分配功能,所以通过缴纳社会保障税以及给付可以缩小阶层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理论简述

社会分层指不同社会群体或社会成员依据占有的经济、社会或政治资源的不同被区分为不同的阶层,导致社会中具有差异性的阶层结构现象[1]。关于社会分层理论,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马克思从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和社会成员与物质资料关系出发开始其对阶级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分阶级。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造成了不平等的劳资关系,而实现社会平等的唯一途径就是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韦伯认为阶层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也据此提出了多元社会分层理论。韦伯根据社会成员所拥有财富、权力、声望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阶层。韦伯还指出不同阶层间可能存在“社会封闭”问题,是特定社会阶层的群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避免自身阶层利益的分割,通过相应手段人为设置一定的障碍以防止其他社会成员侵犯其阶层利益,而形成的阶层区隔现象[2]。虽然韦伯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流动,但是从韦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封闭是不利于社会流动的。虽然马克思和韦伯对社会不平等以及阶层划分标准的认识不同,但是他们都承认社会分层现象的客观性和社会流动的问题。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分层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任由其分化。适度的社会分层有助于激发各个阶层间的竞争与流动,但是过度的社会分层则会激化阶层间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功能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以及互助共济的特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不平等,减小阶层分化的程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其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艾斯平•安德森在对三种福利体制的研究中指出,福利国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分层体系,福利国家的制度安排、组织特征等决定社会阶级分化和地位差异,如自由主义体制下穷人和富人阶层的二元对立局面;保守主义体制下的职业差异和性别差异[3]。他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层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和新的需求。社会保障的功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缓解不平等。阶层分化的扩大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的程度,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严峻挑战,要求必须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同时,社会分化所产生的新阶层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也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来满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会纠正,但也可能加剧已有的社会分层。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防止阶层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社会不平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使命[4]。社会分层的扩大会引起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项目因其覆盖面最广,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互助共济,缩小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及阶层间差距,缓解阶层间不平等,以期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但是设计不当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可能会加剧阶层固化。社会分层在社会保障领域中体现为福利分层。设计不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既有的社会阶层进行再分配,即社会保障标准与社会分层标准重叠,就会导致福利分层的现象。福利分层的出现,不仅无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和缩小阶层差距的目标,反而会因其产生的“逆再分配效应”导致社会阶层的严重固化[5]。比如美国的社会保险项目就体现出了这一点:由于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在医疗保险方面享有更多、更好地服务,所以平均寿命更长,这实际上就产生了低收入阶层向高收入阶层转移支付的“逆再分配效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职业、户籍设计(如长期存在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国家机关人员和私企人员实行不同标准的制度)呈现出碎片化特征,这些都会使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正常社会流动通道受阻。

三、社会保障改革理念

中国的社会保障大致可以以改革开放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内,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分层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本部分的分析重点不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是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的,而是在于从引起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出发,结合社会保障改革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深入分析在社会保障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开始的,1978年前后,中国社会经历了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也伴随着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开始转变。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分层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概括为“国家——单位”模式,由国家包办提供全面的保障,单位或集体负责保障待遇的给付,但城乡之间、不同单位和所有制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板块分割、封闭运行[6]。这一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具有按户籍身份、单位体制、所有制身份、干部身份等标准划分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7],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呈现的“板块分割”特征是与社会阶层的特点相一致的。从1951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等,更是强化了基于干部身份的不同保障待遇。同时,农村缺乏制度化的养老保障,更多的还是通过家庭和土地来发挥保障作用。总之,计划经济时期这种板块化、封闭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分层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机制的引入改变了原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因素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大大弱化,使得底层群体有了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社会保障制度也打破了之前的“国家——单位”模式,走向社会化。自1991年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实行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2003年开始建立新农合来弥补因丧失经济基础而消失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后又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三)社会保障改革中的理念

之前简要说明了社会保障改革的原因,即经济社会体制转型与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而后以改革开放为界,分析了开放前与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在这一部分,笔者想探讨一下,社会保障改革背后所坚持的理念,以及坚持理念的不同对于改革效果的影响。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和政府负责,在人们遭受风险时向其提供收入或物质资料的保障,以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的措施和制度的总称。这里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第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功能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一般人们认为社会保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其中,维护社会稳定,就包括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流动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从产生、发展、改革,经历数百年的时间,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也不再把社会保障当成一种“补助性”措施,而是作为一种“制度性”措施加以建设。社会保障的目标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但是作为一项社会政策,一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必须还要满足政策制定者的众多目标,如政治目标等,才能顺利出台。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改革,体现着政策制定者的不同意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导向下进行的,一种是技术导向,另一种是价值导向。从改革最开始,尽管制度的条块化,分割现象很严重,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更多的改革措施是价值导向的,比如说在农村因丧失集体经济基础,合作医疗制度消失时,国家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的就是在于维护农村居民的健康,而后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这些改革措施都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保障项目的完善,覆盖面的扩大,社会保障改革措施更多的体现出技术导向,如对养老金给付水平的调整,就更多的考虑到了经济发展情况。还有延迟退休政策,虽说也考虑到了人均寿命增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要减少基金的支付压力,维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以及推动养老基金入市保值增值,均是技术导向的改革措施。客观来说,类似于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付水平,实际上并不能达到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标准。长期以来的碎片化保障制度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福利分层的现象也已出现,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可喜的是,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及2017年开始试点的合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价值导向的措施,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逐渐突破基于户籍的障碍,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城乡流动,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保障追求公平的价值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社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体现,但一项社会政策的颁布与改革,绝不是仅仅考虑到社会因素的,还有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正如之前进行的大部分改革措施是技术导向的那样,更多的就是考虑到了经济因素。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后来进行的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更多的是随着经济建设而变动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经济现代化,城市化,还包括政治现代化。政治的发展不全是和经济发展相同步的,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政策的出台也不仅是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到它的政治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大都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的,不可避免的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政治的影响。由于社会保障追求的是公平与正义,追求机会平等,进而促进社会流动,建设具有强流动性的社会。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所追求的目标,是一个阶层流动性较强的社会,也是一个阶层界限较为模糊的社会。从政治领域来讲,一个阶层界限不明显的社会,是一个更容易发生动荡的社会,这就产生了矛盾。尤其是当政治现代化程度不高,即政治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较低时,这种矛盾就尤为明显。所以笔者认为,社会保障在追求其目标时,应该分阶段进行:第一,保证底层阶层内的流动性,促进阶层内公平。即使在同一阶层,也存在高低之分,促进阶层内流动性,可以缩小整个阶层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差距,同时也不会产生过多的动荡;第二,促进阶层间流动性。这种方式会更加和缓,对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压力较小;第三,实现包括全部阶层在内的广义的社会福利。分阶段实现社会保障所追求的目标,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有重点、分阶段地实现公平的目标,同时对政治的压力较小,改革也会更加顺利。

四、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社会分层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会纠正或加固过度的社会分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但客观来看,在保证基本生活水平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与政治的稳定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作为一项社会政策,若对政治目标产生不良影响,那么这项社会政策的推行和改革就会变得比较困难。现在的大部分研究均是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保障改革进行指导,考虑到社会保障改革的政治影响较少,且政治改革本身都是以经济改革为指导的。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忽略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政治影响是必须考虑在内的。考虑到政治影响,以及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寻求追求社会流动性与政治秩序之间的平衡,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逐步达成其目标:第一,保证底层阶层内的流动性,促进阶层内公平;第二,促进阶层间流动性;第三,实现包括全部阶层在内的广义的社会福利。本论文集中大量篇幅对社会保障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及结合现实说明社会保障的效果,旨在说明社会保障改革中所坚持理念对于改革措施和改革效果的影响。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指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影响,以及其所追求目标与政治现代化之间潜在的矛盾,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1):2-9. 

[2]张玉琳.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哲学解读及时代价值[J].科学•经济•社会,2013, 31(4):20-24.

[3]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2-14.

[5]宋娟.社会分层视角下社会保障质量提升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6):75-81. 

[6]郑功成.从国家—单位保障制走向国家—社会保障制——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制度变迁[J].社会保障研究,2008(2):1-21.

[7]李路路.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J].社会学研究,2012(2):1-20.

作者:陈奕男 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