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治安维稳论文:知识分子对治安维稳的意义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王太元王龙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相对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素质使乡村知识分子具有整合乡村权威的能力
精英既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继承的,而是靠个人的杰出能力和艰苦的努力自然获得的。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精英应同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素质:一是社会地位上具有高于一般民众的“阶层高度”;二是必须具有相应的“精英才智”,比如过人的智慧、才干和能力等。因此,就乡村知识分子群体而言,其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道德素质为其成为民间权威精英奠定了基础,而其参与村民和村庄的公共事务的行为则为其获得权威的合法性创造了条件。乡村知识分子的权威主要来自于知识分子所掌握的文化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资源和公共行为。在我国广大农村,知识分子是拥有文化资源相对较多的群体,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知识分子通过参与村民与村庄公共事务的行为将其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从而在作为知识精英的同时也成为社会精英和经济精英,同时知识群体又通过其拥有较一般村民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进一步强化其在村庄中的权威和文化资源,这些都强化了乡村知识分子成为农村社会具有较高权威的群体。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宗族传统力量的权威瓦解,基层政权的权威也在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冲击下趋于崩溃,农村社会在缺乏权威的情况面临着失序和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乡村知识分子的权威对于整合农村社会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乡村知识分子较高的道德素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引导和示范作用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和困难,这其中既有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如先进的科学文化与落后的封建迷信之间的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要求与小农生产导致的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之间冲突;也有诸如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工资拖欠等各种具体事件引发的不和谐因素,有些演化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威胁着农村的社会稳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不仅需要政府和基层干部的努力,也需要乡村社会内部各种道德力量的配合。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熏陶,道德使命感极强,生活在农村社会的知识分子身居农业文明和传统道德文化氛围之中,其本身的社会使命感更强,对农村社会的道德示范作用更大。对于农村的广大青少年来说,乡村知识分子,特别是乡村教师的道德人格影响更为深刻,教师在道德上的言传身教对于塑造农村青少年较高的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乡村知识分子在自身道德要求和子女教育上的较高要求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无形的影响。这样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民群众中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形象和个人品格感染力,特别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很多干部群众是他们的学生或专业技术服务对象,他们在矛盾冲突中往往发挥着较好的疏导调节作用,乡村知识分子的道德引导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与国家政权的良好关系协助了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即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政权的政治活动,在国家政策执行、思想教育等方面协助国家政权的顺利推行;中国的历代王朝也采取各种措施优待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因而建立了与国家政权的良好关系。当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大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国家大政方针教育,了解基本国情和农村社会现状,具有较高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觉悟,是乡村社会政治格局中的先进群体。凭借着自身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农村生活感受,乡村知识分子对基层政权政治建设和政治民主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他们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的村务公开、民主选举、财务监督等各项民主建设工作,推动农村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凭借着自身与国家政权的良好关系使其成为沟通国家政权与基层群众的一个特殊渠道,当农村社会出现一些矛盾纠纷或干群矛盾时,群众也往往会求助于乡村知识分子,以求得他们对事件的分析评价或者帮助协调解决以及作为沟通干群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国家推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采取各种措施正确对待乡村知识分子,因而建立了与乡村知识分子的良好互动关系,得到了乡村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政权的支持。乡村知识分子积极的协助基层政权宣传国家大政方针、调解各种矛盾纠纷、以身作则示范精神文明,在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在心理上对安全的需求较高,积极主动参与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的活动
按照西方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所造成的隔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生理上的需求要大于其他需求,因而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是从事生产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由于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我国的乡村知识分子群体一方面具有农民身份,另一方面实际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体制内”身份,享受国家一定程度上的照顾,乡村知识分子凭借着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经济上的优势,生活水平要高于一般的农民。对于乡村知识分子群体而言,生理的需求已经满足,他们更关心的是安全的需求、情感的需求等较高层次的需求。由于其对安全较高的需求和一定程度上的“体制内”身份,知识分子往往追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在农村发生矛盾纠纷、邻里冲突、违法犯罪等破坏农村社会稳定情况发生时,他们往往有较高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调解矛盾、制止违法犯罪、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利于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工作,为建设农村社会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知识分子阶层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统社会中的基层政权运行和维护主要依靠乡村士绅阶层来维持
在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知识分子主要是乡村士绅阶层,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统治中,乡村士绅阶层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保持与国家政权良好的合作关系下积极参与民间自治,调解民间纠纷。由于传统社会中乡村士绅多受儒家经典文化熏陶,传统社会中的乡村基层的治理表现为礼治优于法治、重礼轻法、法礼相济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礼治与法治的融汇贯通,使得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统治表现得异常稳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治理结构中,上层是皇权和士大夫阶层组成的中央政府,底层是地方性的管治单位,由族长或乡绅等掌握,这些观点证明了乡村士绅阶层在民间自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社会基层治理中国家政权和地方绅权的融合,实际上是官绅共治,在我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绅权统治构成了“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从南宋以来我国国家政权只到县一级,县以下的管理主要依靠各宗族的自治,形成宗族与国家政权的良好协作关系。而基层社会的宗族领导权主要由各个宗族中的读书人,即知识分子来掌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权深入乡村,正式建立乡镇一级政权,才改变国家基层政权一直由乡村士绅阶层把持的局面。在国家政权未深入基层之前,乡村士绅阶层积极维护着乡村社会的治安稳定,保证着基层政权的运行,构成了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
(二)乡村士绅阶层对社会稳定的渴望保证了其积极主动的维护农村社会治安
作为乡村的实际统治者,士绅阶层大都出身于地主阶级,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再加上长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社会的士绅阶层大都希望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乡村社会良好的治安秩序。在江南士绅阶层强大的地区,地方社会政治环境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在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组成的框架内涉及多方组织、集团和个人的冲突与协调的过程。通过大量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士绅在传统社会中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政权正常运行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努力有力保证了基层社会和政权的正常运转,保证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军正规部队的无能,迫使清政府下令允许战乱地区退休离职或丁忧在家、甚至在任的官员在自己的家乡组织本地乡民团练,形成地方武装,尽管团练武装中的省、府、州一级的主官多是在职或返乡的官员,但是基层的团练首领中很多是没有官衔的士绅。乡村士绅办团练武装的固然是出于儒家正统思想中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的要求,但是更大程度上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更好的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利益。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央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大大减弱,趋于瓦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乡村基层社会不至于发生较大动乱,就与乡村绅士阶层凭借着自身力量努力维持农村社会正常运转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士绅阶层是封建王朝为维护社会治安而推行的保甲制度的主要依靠力量
在封建社会为维护基层社会治安,从北宋王安石变法开始,对基层社会实行保甲制度,将农村民众按照“十户一甲、十保一保”,分别设甲长和保长,国家通过这种形式将基层政权牢牢控制住,通过邻里监督和连坐的形式惩处破坏基层治安的行为。在封建王朝基层政权中的保长和甲长大都由宗族力量控制,使保甲制与宗族相结合,成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的主要形式。作为基层的实际控制力量,士绅基层积极参与保甲制的建设,成为保甲制的主要依靠力量。保甲是封建王朝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基层治安的一种方式,保甲制度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制度选择,是在官方力量有限、经济与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有效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的一种方式,应当有其不可否定的合理性。通过保甲制,国家一方面严厉控制基层民众,维护了基层社会治安,一方面将士绅阶层与基层社会的治理牢牢联系在一起,使其积极参与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因此保甲制自宋以后沿袭至清,甚至民国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实行殖民统治时期全国仍在推广、实施,不过宋以后实施保甲制度往往与征收赋役、催差以及乡约、社学、义仓等结合,使其成为基层管理的主要形式。可以认为封建王朝通过保甲制将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的任务强制性的交给士绅阶层,士绅阶层成为封建社会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的主要依靠力量。
如何进一步发挥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好地为农村社会治安服务
(一)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发挥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引导作用
在我国传统社会就有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权的习惯,在近代以来农村社会由乡村士绅基层把持,建国以来我国的乡村知识分子也积极参与基层政权建设,为基层政权的稳定和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实行农村选举改革以来,广大乡村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农村的村民选举,并且逐渐在农村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乡村知识分子在基层政权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总体上而言我国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不高,在农村政治格局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自身人格和道德影响力无法通过政治参与得以强化。保证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参与,乡村知识分子在科学知识文化和道德素质方面具有优势,其自身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就必须在政策上对乡村知识分子参与基层政权建设予以支持,为他们参与基层政权和政治生活提供保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自己的能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保证农村的社会治安稳定。
(二)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为其政治地位提高提供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乡村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大量乡村经济精英崛起,一批人凭借着自身能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迅速跻身富裕行列,并积极参与基层政权的建设,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基层政权中,大都是乡村经济精英起主导作用。虽然今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资,乡村知识分子的待遇也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大多数乡村知识分子并不富裕,经济地位并不高,限制了其在农村基层政治中的作用发挥。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只有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才能保证其在基层政权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就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改善乡村知识分子的经济待遇,对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分子予以物质奖励。乡村知识分子经济待遇的改善和地位的提高可以保障其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为其在基层政权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保障,乡村知识分子在道德上的引导作用可以更好地得以发挥,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减少社会矛盾冲突,保证社会安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对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教育,保证其在农村社会稳定发挥正确作用
我国绝大多数乡村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坚持正确的方向,积极协助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支持基层政权的正常工作,在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知识分子在面对农村征地拆迁中的不合理标准、基层干部腐败、基层干群关系矛盾等社会丑恶现象方面,出于自身道德正义感的要求,往往存在过激的行为,由于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较高的地位,使其在村民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乡村知识分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得到村民的支持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甚至暴力事件,对于基层政权地位的巩固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消除农村政权存在中存在的丑恶现象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乡村知识分子进行正确的政治教育,保证这一群体对国家基层政权的支持,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加强对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教育,就要向其解释清楚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向其解释清楚其在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对于农村基层政权中存在的丑恶、侵害农民利益现象的打击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得到乡村知识分子对农村基层政权的支持,保证其在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正确的作用。加强对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教育还要培养他们的政治大局观,在当前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保持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才能保证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知识分子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的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教育,发挥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四)尊重知识,重塑乡村知识分子的权威,提高其在农村社会中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富裕起来,成为农村的经济精英阶层,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过多的注重经济利益导致部分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解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出现了农村社会意义的失落和信仰危机,导致各种经济犯罪和引发的暴力犯罪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文化和价值观重建的课题。保持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就要摒弃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乡村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乡村知识分子掌握着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农村社会中塑造知识分子的权威,提高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的影响力。塑造乡村知识分子的权威就要充分利用其掌握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知识和科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中的作用;要基层政权干部带头做出尊重乡村知识分子的表率,支持建立农民群众对乡村知识分子的信任,发挥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影响力。乡村知识分子由于掌握着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高,凭借着其人格力量对农村社会发挥影响,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