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调查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管理、科学、教育和技术,被认为是今日文明社会的四根支柱。在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教育已被提到战略的重要地位。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光辉前景,高等教育为能担负起越来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必须重视高等学校高层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加强高校自身的科学管理。
1.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出创新人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固然是重要目标,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其根本保证。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创新教育的效果。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无从谈起。
2.知识面较窄,学术难以创新。
高校教师既要具备某一学科领域内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比较广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要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教师才具备创新的实力,只要锐意进取,就很容易形成突破,超越前人。反之就很难有所创新,也就难以起到对学生的率先垂范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3.教学方法陈旧,考评方式落后。
现在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从“考试”中一路走来,大都继承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在考评方式上也少有突破。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成了考试机器,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
4.对学生管理方式较为死板,不利于其个性发展
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思维才会空前活跃,才会积极地从事各种创新活动,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创新成果。因此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应该宽严适度,留有余地,否则学生就会被局限在各种条条框框之内,就难以产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二、大学阶段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和突破口
1.做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要锐意推进教学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
2.要注重文化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文化的存在物。
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学校文化、课堂文化建设方面普遍缺乏创新精神,要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基础工程,着力营造追求真理、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坚持把观念创新放在首位,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创造鼓励、支持创新的有利条件。
3.注重社会责任感教育。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需要对社会需求的体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更需要勇担重任的勇气和气魄。对于师范大学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双重使命,即培养创新型教师和创新型学科人才。2012北京师范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多年来,北师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探索中形成鲜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涵盖知识、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坚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推进“4+X”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构建了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元化教师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与高素质教师、学科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格局。在人才培养特色上,立足学校优势基础学科,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从单一趋同性向突出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1.从课堂教学入手,学习人文知识,扎实“知识育人”平台。
高校要从“一课堂”入手,应为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提供充分的人文课程和讲座,尤其是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同时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学习,为人文素质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人文课程设置总体上要兼顾学生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由浅入深,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真正建立一个不仅有数量而且有质量、不仅有形式而且有内涵的“知识育人”的平台。第一,高校在公共选修课环节可增加各类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例如,文学鉴赏、美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生涯规划等课程。第二,高校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邀请知名校友、有影响力的教授、学校领导等开展面对学生的演讲讲座等。
2.从实际出发,挖掘多种渠道,拓宽“实践育人”平台。
第一,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如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迹等;一种是增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校内外创业、社会实践基地。这些都可作为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对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强化思政课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达到学以致用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深入认识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些本身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第三,在各级学生组织的带领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各级学生组织的带领下,在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等,开展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实践教育的途径。
3.丰富“环境育人”平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
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每时每刻都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校园文化的因素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高校教育者要从意识层面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还能让学生丰富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精神。第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建立校徽、校训、校歌、校园风景、室内环境等校园标识系统,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同时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热爱。第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可围绕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举办系列化人文讲座,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
4.搭建“人格育人”平台,以人教育人,以人感染人。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强化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为人文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的管理者要意识到高校育人要依靠学校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全员育人”。传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师不仅包括辅导员、思政课教师,还包括专业课教师以及管理干部。第一,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人文素养学习平台,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第二,学校要使教师形成服务学生、以身作则的意识。不仅是授课教师,学校的其他管理干部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育人的思想、良好的人格特质展现在学生面前。
作者:王雷 单位:北华大学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