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讨社区服务的支持性要素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讨社区服务的支持性要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探讨社区服务的支持性要素

本文作者:郭瑞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西宁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分析

西宁市社区志愿服务起步相对较晚,不过在民政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基层部门的共同努力,社区志愿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丰硕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志愿者队伍结构相对单一,服务内容偏窄且多流于表面

当前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为高校大学生,主要开展如义务劳动、环境保护或西部支援等活动,个别节假日会有小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主要开展倡导遵守交通规则和环保活动,虽然类似活动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其树立的模范和榜样所产生的效应始终有限,学生只是完成作业,更何况寒暑假期间的志愿服务可能变为真空。在社区,老年人是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但由于照顾小孩、买菜做饭以及缺少组织者和不知参与渠道等原因,使服务队伍变得比较零散,未能形成稳定力量。

(二)社区志愿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志愿者难以融入,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

由于志愿者队伍自身的不稳定性造成社区在志愿者管理上的困难,社区和社区组织无法对志愿者队伍进行长期规划,缺少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和辅导,致使志愿者无法承担主要工作,更多是以协助的角色完成其他辅助工作;另外,社区开展的志愿者注册工作,也有不少是为完成定额,迫使社区低保户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使志愿者队伍的施助意愿大打折扣,造成志愿者团队内部动力较弱,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较低。

(三)社区志愿服务缺少完善的评价和激励制度,服务可持续性较差

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区、福利院等组织服务。对志愿者来讲,志愿服务工作虽是自愿参加,但因志愿者投入、内容和方法的适用及过程的掌控等差异,可能会对服务效果有直接影响,更可能会对受助者和施助者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单纯依靠志愿者道德操守作为评价标准显得不够科学和严谨。另外,志愿者队伍缺乏传帮带,造成队伍出现断裂,影响到服务的可持续性。因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当前紧迫的工作。

(四)社区志愿服务辐射范围相对较小,未形成社区间的互助支援网络

西宁推行社区志愿注册制度已有3年,志愿服务理念以及志愿者队伍已见规模,但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多局限于各社区内部,联合活动多来自外来社团组织于特定纪念日在多个社区间开展的联谊和宣传活动。笔者了解到资金的短缺是造成上述困境的重要原因,居委会和社区组织本身划拨的经费有限,使志愿服务活动从前期设计到经费申请都受到一定的制约,难见规模,自然也就难以形成社区间的互助支援网络。

西宁社区志愿服务的支持性因素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组成的大系统,个体力图进行有目的的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当前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从社会工作功能角度上看,社区志愿服务应当重视个人或团队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得支持的程度,同时发展和维持社会支持网络。根据上述对西宁市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发展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可尝试从以下因素着手,构建起良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支持系统。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李军(2009)提出大学生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体有重大的价值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价值意义、文化价值意义和个人价值意义,这三方面的价值意义是相辅相成并且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在志愿者人力资源上,首先,需要确定谁是志愿者,即志愿者队伍的组成问题。可以实现按照兴趣、专业、区域、业余时间等多个指标进行分类,对志愿者队伍进行有效的整合,适时成立社区内组织和社区间的统筹组织,加强社区内各单位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强化志愿者队伍的专业素养,营造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可以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培训班,聘请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面向高校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开展志愿者理念、技术、服务、评估等培训活动。最后,扩大志愿者队伍的交流平台,多渠道吸收新成员。继续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突出注册的便利性和针对性,探索MSN、QQ群、网络论坛等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为志愿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不仅能吸收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强化志愿者内心的满足感,更能有效提升志愿者队伍内部凝聚力。

(二)志愿服务内容

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的深化和多元化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核心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内容是与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密切联系,服务内容的拓展需要根据志愿者本身拥有的资源和技能来决定。孙莹(2005)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应该突破传统观点,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指出社区志愿服务内涵的三个扩展:从慈善爱心扩大到社会责任;从热心利他扩大到品质责任;从牺牲奉献扩大到互惠性的知识能力成长。当前西宁志愿服务内容相对较窄主要原因在于其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单一化,只有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志愿者队伍才能在人员组成和服务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笔者认为,西宁志愿服务可以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开发和利用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办好“四点半工程”;定期看望和慰问社区的低保户和孤寡老人;组建正式与非正式的多种兴趣小组;适时开展社区内和社区间的自助、互助活动。

(三)制度化管理

制度支持是社区志愿服务良性运行的有力保证,在宏观层面有助于社区志愿服务朝向规范化和常态化方向发展。西宁的志愿服务工作已初具规模,应加快推进其法制化进程,做到有法可依。微观层面则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体制,需要让志愿者明确知道隶属于谁,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服务区间范围等,给予志愿者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志愿者管理方应该建立一整套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对活动的开展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管和评价;在激励机制方面,根据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效果可分相应等级,等级越高享受到的待遇越高,比如社区内部经验交流、颁发奖章、外出学习等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待遇“优先”特权等。

(四)社会宣传

社会宣传是社区志愿服务必备的外在条件,深入和到位的社会宣传会增加社区志愿服务的人力资源,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法制进程。笔者认为,西宁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宣传工作应着重:1.围绕重要纪念日、节假日和重大事件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比如以劳动节、国庆节和志愿者日等节日为契机,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2.围绕重大活动进行宣传,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开展环保、交通、旅游等行业社区志愿服务活动。3.抓住突发事件进行宣传,如“玉树4•14”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号召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专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4.树立典型,大力开展优秀志愿者及团队评选表彰活动。5.创新舆论宣传载体和手段,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移动通信等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深层次宣传,通过开辟报刊专版、电视专题、人物专栏等方式,宣扬社区志愿精神和服务理念。总之,社会宣传关系着社会大众对社区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也是社区志愿服务是否能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和助推器。

(五)经费支持

资金短缺是阻碍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明显特征在于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为主,社区组织和个人配合参加,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当前西宁志愿服务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途径:利用详实和极具可行性的活动方案向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活动经费;通过组织合法的社会募捐活动来增加资金的数量;通过向国内或国际愿意支持社区志愿服务的机构申请项目;通过良好的社区联合向辖区内外企业申请赞助;以服务养服务,合理合法的将部分社区服务收费进行再投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基金,近年来随着社区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一些便民利民服务大都采取有偿和低偿服务结合的形式,所收取的资金可再用于社区服务事业,用以弥补资金的短缺;通过建立受助者的自助和互助组织,整合资源综合使用。总之,无论是向外争取资源和经费支持还是向内挖掘社区本身潜力,都应严格识别和评估受助者的需要,辅之以可行性方案,才能保证社区志愿服务出效率、显效果。四、结语有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深化社区服务,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西宁因地处青藏高原,受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笔者期望通过上述诸多支持性因素构建起良性的支援网络,促进西宁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快速发展。综上所述,社区志愿服务不可能单靠某一方来完成,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共同关注和参与才能保证社区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最终使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全民意识和全民责任。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科院

物理教学探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