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增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增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增收

摘要: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对农村公共供给农民增收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国内研究包括有: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解释;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与问题;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改革思路及对策。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增收相关问题研究则主要综述了农村公共品与税费改革;农村公共品与农民负担的相关性;农村公共品与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农村公共品与农村贫困地区增长的研究。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公共选择理论;农民增收

1国外研究

早在19世纪,意大利财政学派就已开始公共品的研究。林达尔(Lindahl,1919)提出“林达尔均衡”的概念,并首先用局部均衡方法求解公共收入最优水平。保罗。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最早用分析的方法定义公共品,并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推导出公共品的最优配置条件。之后,许多研究都沿着萨缪尔森把公共品纳入由价格和产出水平决定的一般均衡理论的方法进行的。马斯格雷夫(Mursgrave,1959)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加进消费者偏好重新构造“林达尔均衡”;弗利(Foley,1967)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中提出“林达尔均衡”的一般均衡条件。公共品理论的不断拓展和模型化,使之逐步成为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的核心。关于公共品分层供给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地方公共品理论。蒂布特(Tiebout,1956)贡献了经典的理论模型,通过“以脚投票”机制解决公共品偏好显示和供给问题;1965年,布坎南(Buchanan)正式提出了俱乐部理论,指出在自愿提供公共品的前提下,俱乐部成员的最优规模是拥挤成本与新成员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围绕着地方政府规模大小和公共品在地方政府层次的最优供给问题,麦奎尔(Mcquire,1969)贡献了类聚分隔和最优辖区规模模型;奥兹(Oates,1972)就政府层级与公共品供给分工,提出了著名的“分散化定理”。关于公共品供给主体的研究,发展了公共品自愿供给理论,作出贡献的主要有Olson(1965),Schmitz(1978),Becker(1981),Laffont(1982),Roberts(1984)等。公共品的实证研究是多方面的,如Barro等人(1995)研究了公共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Sandler等人(1999)研究了公共品对地区发展的影响;Durlauf(1996),Nechyba(2000)研究了公共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而近期兴起的实验经济学为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方法与途径。公共品的实验研究主要是研究“搭便车”行为,但由于人的特性,研究结果不稳定。1981年Marwell和Ames的公共品实验研究与1984年Allman所做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此后所进行的大量相关实验研究也并未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Stevens,1993)。

据前可知,国外学者对公共品问题的研究相当丰富。但国外学者有关我国农村公共品问题的研究目前尚不多,目前能检索到的较有影响的成果主要有:

1.1PerPinstrup-Andersenr的研究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PerPinstrup-Andersenr(2002)长期研究发展中国家食物政策问题,他在分析了中国农村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地区差距、贫困问题后指出,过去政府对灌溉的投资促进农业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现在这一作用却不显著。所以,政府要首先考虑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改革来提高灌溉的投资回报率。

1.2LiLyLeeTsai的研究

LiLyLeeTsai是位美籍华人,她长期关注我国的农村宗族及农村治理结构问题,为此于1999年至2001年,前后花了6个月的时间在陕西、河北、福建、江西、湖南和浙江等省分别对316个村庄进行了调查,在其发表在澳大利亚TheChinaJournal(No48,July2002)的调查报告中专门分析了农村公共品问题,指出,在中国农村许多地方,村干部是依靠社区习俗来筹集和管理公共事务。此外,当乡镇和县政府为发展项目征税时,所征之税只用于乡镇及县里的项目,如修路、建电厂等,公共基金难得流向农村。村委会负责村里的道路建设、灌溉工程、垃圾处理等。实际上反映了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品主要依靠农民“自给自足”这么一个现实。

1.3FanShenggen的研究

FanShenggen等人则从乡村民主化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公共品问题,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社区统治结构的民主化对公共品的供给水平有关键性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在中国乡村数以万计的村庄举行了直选,调查发现,民主化对农村公共事业的供应水平有重要影响,与任命的干部相比,选举的官员倾向于向选民征较少的税费,并且为他们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事业。

2国内研究

我国专家、学者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2.1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解释

关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制度经济学显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张军等(1996)比较早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较为系统的解释。叶兴庆(1997)认为,现行的农村公共品具有制度外供给、自上而下的决策、分摊机制具有累退效应等特点,并认为改革应统筹考虑制度内外的成本分摊,更新农村公共品供求的衔接机制,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农村公共品资源筹集制度。林万龙(2000)通过案例分析证明,家庭承包制实施以后,至少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发生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变迁的基本特征是相似的,即公共品的供给主体不再限于政府,而是出现了民间供给主体,主要由他们承担变迁成本,并享有变迁收益。林万龙(2001)还通过构建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制度变迁的诸多因素。刘保平等(2003)则指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度的施行并没有给公共品供给提供有效地制度安排。从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的运行过程来看,其仍然是公社时期供给体制的延续。徐小青(2002)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问题,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发生了变化,制度本身的典型变化是从原来时期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发展到现在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同时存在。其基本特征是供给主体不再局限于农村基层政府,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叶文辉(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用3章的篇幅分别从乡村社会治理制度变迁、乡村社会税收体制变迁、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等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和改革问题。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农村税费体制向城乡统一税制变迁的同时,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对农村公共品供给责任进行调整,更多承担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责任,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在上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财力支持增加的同时,应推动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的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有效供给格局。另外,卢鸿鹏(2003)从交易成本方面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予以了说明。

2.2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与问题

在说明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和问题时,由于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或概括,尽管说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吴士健等(2002)、熊巍(2002)、刘保平等(2003)均认为,现行体制包括以下两种机制:第一,农村公共品的制度外筹资机制;第二,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公共品的制度外供给是我国农村公共供给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包括非预算融资、非政府融资。前者包括乡镇企业上缴利润、管理费、乡镇统筹、各种集资、罚没收入等,后者主要指民间捐款、集资、摊派等。可见,公共品的制度外供给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从研究财政制度改革入手系统分析了农村公共品制度供给问题。制度外财政是我国长期以来的财政“特色”。不过,最早公开提出“制度外财政”这一概念的是孙潭镇和朱钢(1993)。在他们合作的论文中较全面地分析了乡镇一级的非规范收入问题,对乡镇制度外财政的成因,乡镇制度外财政收入的来源、特点以及乡镇制度外财政支出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制度外财政即指非预算收入。“制度外财政”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为研究我国地方财政状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切入点。樊纲(1995)也对非规范收入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他认为非规范公共收入是旧的财政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经济形势情况下乡镇政府为解决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一种过渡性体制创新,乡镇制度外财政在提供农村公共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极为不规范,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财政体制改革,使之纳入“新的规范”。李彬(2004)专门研究了乡镇公共品制度外供给问题,指出,不管是在公社财政还是在乡镇政府一级财政下,我国的基层政府一直处于公共财政缺位状态之中。在制度内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大多数乡镇政府甚至无力完成一般性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不能为社会及时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公共品,从而极大地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极大地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乡镇政府不得不寻求公共品的制度外供给,其结果必然导致乡镇政府和社会运行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刘保平等(2003)指出,由于这两种体制,再加上乡镇制度内财政的财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低下和地区间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城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公平性;农村各地区间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农村公共品负担成本的不公平性(熊巍,2002)。陈小梅(2004)还指出,农村公共品供给还存在结构失调、资金使用不透明和管理制度不科学问题。

2.3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改革思路及对策

学术理论界公认,相对于农民需求的变化而言,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积极进行供给体制的创新。黄志冲(2000)认为,在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公共品是由政府和集体统一提供的,农村改革后这种供给机制不复存在,而新的供给机制又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出现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原因在于供给机制出现了失衡。黎炳盛(2001)认为,供给公共品是政府不可推却的责任。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非集体化经济改革瓦解了原来的公共品供给体系,带来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无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在广大农村推行了村民自治制度。但研究表明,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并非由村民自治制度一体所能完成,而必须以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为前提,并且还必须妥善解决由于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所带来的农村社区权力体系的新冲突。李文(2002)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相对城市而言严重不足,但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基层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却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违背了公共品供给的受益原则、公平原则和最优原则。我国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来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王国华,(2003)认为,限制农民增收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因此,必须重新构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体制,增加政府投资,激活民间资本供给公共品。雷晓康(2003)认为,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矛盾重重,应多渠道供给公共品,改革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引入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徐增阳、杨翠萍(2004)认为,解决农村公共短缺问题要靠供给制度创新:在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上,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在农村公共品资金筹措上加大上级政府财政转移的力度,同时用市场化手段吸引民间投资,拓宽筹资渠道。杨震林、吴毅(2004)认为,农民应该通过某种组织(协会)来直接参与公共品提供的决策,表达自己对公共品的选择与偏好。

在如何加强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和对策,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一是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改变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格局;二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革乡镇财政,从根本上改变时期延续下来的农村公共品的制度外供给方式;三是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民主表达机制,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四是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品的职责,中央政府按照公平性原则对地方性公共品给予资助,建立并加大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五是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六是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权力腐败行为。

3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增收相关问题的研究

3.1关于农村公共品与税费改革的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公共品的短缺问题则显得更加突出,亟需探求破解之策。成世荣(2002)认为,农村税费改革的前提,是解决好农村公共品短缺问题,因此,要将农村公共品纳入国家制定政策、分配资金的盘子,从国家到地方切块给农村,将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公共工程投入向县乡延伸。熊巍(2003)在其题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税费改革》的博士论文中给出了我国农村公共品成本的弥补规则:尽量减少公共品成本的公共收费弥补方式,彻底取消不公平的农业税制,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以促进农业经济并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积极发挥彩票和债券的筹资作用,补充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不足。此外,他还通过对我国现行农业税费制度改革实践的总结,提出统一城乡税制的农业税费制度改革以及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其他税费改革措施。邹江涛(2004)认为,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是我国现阶段农村政策的基本取向。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对原本已处于贫血状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改变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缺位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品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林霞、刘鸿渊(2004)认为,农村税费改革是在现行的分税制框架下进行的,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出现了县乡财政的普遍困难,无论是现行农业税制还是“一事一议”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都明显存在着设计欠合理和难操作的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杨晓黎(2004)认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推行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正常供给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税费改革给农村公共品筹资方式带来了许多变化,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一是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能;三是要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五是要继续推进农业税收制度改革。

3.2关于农村公共品与农民负担的相关性

众多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农民负担之所以过重,增收困难,其关键在于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安排不合理。何振一和阎坤(1997)认为“七五”以来,在农村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之风愈演愈烈,致使农民负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为制止这种不正之风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曾三令五申,先后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但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总是抓一阵好一阵,过后又出现反弹。造成这种状况的症结并不能将其归因于各级政府部门为追求“政绩”,搞一些超越农民负担能力的达标升级活动,和一些单位以权谋私,巧立名目,私征乱摊,用于滥发奖金和挥霍浪费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公共分配关系不顺,乡镇财政制度不健全。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就无从规范化,农民负担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切实减轻。雷原(1999)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的农民负担问题,既不是简单的经济政策问题,也不仅仅是公共品分配问题,而在本质上是公共品的供给体制问题。因此,只有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进行系统的制度分析,才能正确理解当前我国农民负担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陶勇(2001)认为,要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正减轻农民的负担,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非均衡的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资本和政策投入力度:一是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二是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为广大农民提供充足的农村公共品。赵丙奇(2002)认为,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不合理所引发的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农民减负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实行农村公共品投资主体多元化。任晓(2002)认为,农村基层制度外财政的膨胀内生于目前农村公共品稀缺的现实,然而,这并不必然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事实上,农民负担只不过是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博弈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确认并界定公共资源筹集制度的合法性及与农村公共品的区别,从而维护公共资源筹集制度的公正。侯江红(2002)认为,当前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明显提高,但供给则严重短缺,结构失衡,供给责任不清,农民及乡村负担过重。

3.3农村公共品与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数工业品都出现了买方市场,内需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而内需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农民的消费能力太弱,消费能力与公共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林毅夫(1999)认为,政府应当大力加强农村公共品如电力、通讯、自来水等的投入,通过发动“新农村运动”,既可以刺激内需,又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姚洋、荣昭等(2000)研究了农村公共品,如电力、自来水、电视信号等方面的国家投资是否可以增加农村对耐用品的需求。结果表明,作为互补品的供电情况对购买电器决策有下面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价越低,购买可能性越高;供电越稳定,购买可能性越高。此外,“电视信号的好坏”、“是否建有电视接收锅”对农户彩色电视机的购买有正向作用,表明基础配套设施的好坏对家用电器消费有显著影响。姚洋、荣昭(2001)认为,解决内需方法之一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找出或者创造出一个巨大的能持续较长时间的社会需求,来消化掉过剩的生产能力,使供需之间趋于平衡。他们利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1999年农村住户耐用消费品专项调查分户资料以及1998年农村住户调查分户资料的有关部分。在经过大量的数据整理工作后,从专项调查的2万多户的数据中选取了18769户作为最后进行计量分析的样本。利用回归结果表明:农村公共品,如电力、自来水、电视信号等方面的国家投资可以增加农村对耐用品的需求。廖清成(2004)认为,扩大内需的关键是要充分启动蕴藏巨大消费潜能的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则有赖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苏晓艳、范兆斌(2004)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随着这种供给模式的内在矛盾逐渐凸显,对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加深。葛云伦、王学钊(2005)指出,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农民不再交纳“三提五统”,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短缺影响了农村私人产品的产出效率,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郭锦墉(2004)也认为,欠发达农村地区因其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多种原因造成财力不足,决定着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岳军(2004)更进一步认为,公共产品同时是一种中间投入品,或者说是一种生产要素,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可以减少生产成本的。公共产品作为一种中间投入品,其供给上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公共产品消费者的生产成本和收入水平。李燕凌,李立清(2005)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的不同认识,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规模及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以农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分析模型。研究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如:公共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东部地区比较明显,中、西部地区影响作用不显著;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事业费财政支出,对不同地区农民的其他享受性消费支出都有明显相关性;政府在农村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农民家庭储蓄、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有较强的相关性。

3.4农村公共品与农村贫困、地区增长的研究樊胜根、张林秀等(2003)利用分省和分县数据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等方面的作用和程度;利用乡村调查数据,从制度保障的角度分析不同的选举结果如何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研究表明,公共产品投资增长率的差异已成为导致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且也是影响农民生产性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李秉龙等(2003)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分品种、分地区、分赤字程度,研究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赤字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和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公共物品中财政赤字风险最大的承担者。彭代彦(2002)的研究表明,乡镇道路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在降低农业生产支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增加这方面的投资。李成贵(2002)从多角度透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详实地论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启动内需的重要性。刘伦武(2002)则认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

把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很多相关文献都有所涉及。如财政制度方面,张军、何寒熙(1996)研究了乡镇财政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地位,朱钢(2000)探讨了乡镇财政在发展农业和农村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张军(2002)分析了乡镇财政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刘汉屏(2005)研究了基层财政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性;户籍制度方面,张启明(1998)研究了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张忠潮(1999)分析了传统户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王璨等(2002)则探讨户籍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等。另外,章辉美(2005)研究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促进了社会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社会转移,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夏文超(2003)研究了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姜长云(2003)研究了农村金融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等等。

此外,李秉龙等(2003)、吴朝阳(2004)研究了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廖清成(2004)研究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优先序问题;刘汉屏(2004)在其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重点研究了我国乡镇财政与基层政权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李春根(2005)则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考察了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乡镇财政与政权改革问题,提出了乡镇财政与政权改革渐进式推进的思路。史玲(2005)研究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刘汉屏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2〕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Z〕.

〔5〕贾康,白景明乡镇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财税与会计,2002,(5).

〔7〕谭秋成地方分权与乡镇财政职能〔J〕中国农村观察,2002,(2).

〔8〕樊纲论公共支出的新规范———我国乡镇“非规范收入”若干个案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1995,(6).

〔9〕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0〕党国英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EB/OL〕中评网,2001.

〔11〕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品供给〔J〕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5).

〔12〕张军乡镇财政制度缺陷与农民负担〔J〕中国农村观察,2002,(4)。

〔13〕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4〕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15〕李剑阁,韩俊解决我国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J〕改革,2004,(2).

〔16〕陈锡文农民致富的脚步为何越走越慢〔J〕人大复印资料,200212.

〔17〕邓大才论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特征和求解路径〔J〕社会科学前沿,2003,(2)。

〔18〕马晓河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J〕农业经济问题,2003,(2).

〔19〕赵树凯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与内部冲突〔J〕经济要参,2001,(32).

〔20〕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

〔21〕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M〕中国农村经济,2003,(1).

〔22〕陆学艺三农论〔M〕北京: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23〕朱钢,张元红,张军等聚集中国农村财政———格局机理与政策选择〔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24〕当前农业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对策〔J〕管理世界,1999,(4).

〔25〕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1,(24).

〔26〕国家税务总局课题组农民负担与农业税制改革问题〔J〕税务研究,2000,(4).

〔27〕朱钢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J〕中国农村观察,2002,(2).

〔28〕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9〕胡拓坪乡镇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探析〔J〕财政研究,2001,(7).

〔30〕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

〔31〕黄志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0,(10).

〔32〕魏建“公共产品”的强制性供给与农民负担的谈判制度〔J〕南开经济研究,1998,(1).

〔33〕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34〕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10).

〔35〕林万龙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诱致性变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4).

〔36〕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37〕李秉龙等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8〕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1997,(5).

〔39〕张军,蒋维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8,(1).

〔40〕刘书明统一城乡税制与调整分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新论〔J〕经济研究,2001,(6).

〔41〕雷原农民负担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建〔J〕财经问题研究,1999,(6).

〔42〕赵丙奇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经济问题探索,2002,(11).

〔43〕苏晓艳,范兆斌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J〕管理现代化,2004,(4).

〔44〕李燕凌,李立清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5〕葛云伦,王学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增加农民收入〔J〕,天府新论,2005,(2).

〔46〕张启明论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J〕财贸研究,1998,(2)。

〔47〕张忠潮,刘德敏论传统户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1999,(1).

〔48〕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J〕经济学家,2002,(5)

〔49〕吴朝阳,万方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转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

〔50〕徐秋慧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J〕经济与管理,2004,(2).

〔5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52〕刘汉屏乡镇财政与基层政权运行研究〔Z〕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报告,2004.

〔53〕Samuelson,PA“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4,(36).

〔54〕Mursgrave,RAandMursgrave,PB“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McGraw-HillBookCompany,(1984,FourthEdition),1959.

〔55〕Tiebout,CM“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6,64(5).

〔56〕McquireandAaron“Efficiencyandequityinopticalsupplyofapublicgood”,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Feb,1969,(51).

〔57〕Oates,WE“Fiscalfederalism”,NewYork,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