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谐企业构建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探讨和谐企业的构建,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企业可以从观念调整、经济手段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企业。然而,对于和谐企业的涵义以及如何构建和谐企业,目前尚属探索阶段。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探讨和谐企业的构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由于环境推动发展起来的。一直以来,主流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股东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企业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专用性资产投入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股东不再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惟一承担者。而且,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外部问题,比如,污染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漠视职工利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不正当竞争破坏社会秩序等等,企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传统企业理论提出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应运而生。
明确的“利益相关者”概念首次出现于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SRI,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的内部文稿,其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只是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债权人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了广义的定义: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克服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在实证研究和应用推广时几乎寸步难行的困境,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Blair)把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克拉克森(clarkson)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动的利益相关者和被动的利益相关者,首要的利益相关者(PrimaryStakeholders)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SeeondaryStakeholders);并将主动利益相关者界定为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拥有合法要求权的人或群体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区分,从而使狭义上的利益相关者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范围。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19世纪,是一种协作或者说是合作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企业是相互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的联结体,它通过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为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创造财富。
二、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来理解和谐企业的涵义。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儒家以个群关系、人我关系为出发点,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重要特征即是“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道家非常重视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出发点是主客关系、物我关系,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禅宗的出发点是理欲关系、身心关系,追求的是人自身内部的和谐。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而宋明理学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将彼此分离、各执一端的儒、道、释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传统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二层意思:一是指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在和谐的状态中,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不偏不倚,相辅相成。二是指新事物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由对立、冲突、斗争、走向同一、趋于融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由此可见,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的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不偏不倚,相辅相成,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构建和谐企业就是通过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手段,使企业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交融合一,员工自身得到发展并不断完善,从而使企业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显然,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和自然的关系上,要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上,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在人和人的关系上,要强调公正,为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在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上,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同时要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努力使员工各得其所,实现自我发展。然而.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形成这个合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营利,这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因为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企业是一种“关系契约”的网络,契约当事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区居民、政府及其他企业相关的个人或集体等,对企业拥有利益要求权。
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就必须协调好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关系。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关键的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不和谐,企业就难以和谐。由此可见,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
三、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实质就是处理好企业自身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就协调对象而言,有三个途径可以选择:一是通过对各方的利益观念和利益行为进行调整;二是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有效供给进行调整;三是通过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可以从观念调整、经济手段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构建和谐企业。
(一)调整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代表了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益,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意味着企业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伦理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企业伦理也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当利益关系处于矛盾和冲突的状态下,就需要伦理的调节与选择。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应该调整企业的观念,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贯彻和谐的理念。
一是调整短期行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二是调整企业环境,树立融合的关系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应明确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融洽合作关系。三是调整竞争理念,确立共赢的竞争观。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是绝不能把竞争孤立化、绝对化,应把自己的竞争对手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是自己的伙伴和战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合作追求一种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的和谐共进局面。四是调整管理模式,树立人本管理观,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二)用经济手段。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质是处理好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关系包括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关系,而企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大多表现在经济方面。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应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利用经济手段,满足利益相关者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冲突,创造和谐局面。一是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纳税,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与社会各种慈善事业,扮演好社会角色:二是利用价格手段,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和竞争者之间的共赢关系;三是调整分配政策,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使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三)进行制度建设。从宏观层面上看,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从中观层面看,制度主要表现为行业规范;而微观层面看,制度则指的是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治理机制。和谐理念需要通过制度的硬性规定与模式强制来保证实现。构建和谐企业,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可以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一是国家从利益相关者社会的角度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制度建设,为和谐企业的构建创造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二是通过规范行业的竞争行为,确保和谐有序的市场秩序。三是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贯彻和谐理念,将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融入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企业治理机制,遵循“利益相关者”逻辑和人本管理思想,强调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目标中寻求一种平衡,以达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四、结语
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尽管在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界定以及如何评价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等实际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甚至许多企业正在实践中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方而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伦理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思想是一种协作或者说是合作的观念。显然,在和谐企业的构建中,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并贯彻到企业治理模式和日常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