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

摘要:为了建立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我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已有100多个区级预算单位纳入了国库改革,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建议。

关键词:完善;国库;支付;建议

1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

现行的国库改革顺利,运行良好,任重道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财政资金调度能力显著增强,从根本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财政资金拨付程序由层层转拨变为实际需要发生时一次拨付,使未支出的大量财政资金不再沉淀在各预算单位的账户中,而是统一集中在国库或财政专户内。改革后,财政资金调度更灵活,财政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沉淀的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最大限度地将可支配财力用在刀刃上。

(2)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显著增加,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财政性资金都必须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在源头上堵住了逃遁于国库监管之外的财政资金,进一步规范了收支管理,强化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财政资金的使用也就实现了“计划有预算,申请有依据。支付有标准”的改革目的。

(3)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满足了社会的公共需要。有效整合了财政闲散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门根据国库资金使用计划,在保证政府财政正常支付需要的前提下,对财政存量间歇资金实行集合理财。提高财政资金的元风险效益。

(4)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促进财政国库改革不断规范完善。由于建立了严格的支付审核制度,规范了支付审核内容和程序,使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得以进一步规范,增强预算单位依法理财的意识;并通过用款计划的要求使单位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加强。

2改革存在的问题

(1)现行事业会计制度不能适应预算管理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给供应商或收款人。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资金,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费用的增加或非货币性资产的增加。这些新情况提出了收支确认的基础如何改变的问题。预算资金拨付方式的改变,改变了财政支出的列报口径,会计制度上应做出相应修改。

(2)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系未能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控。财政部门只能依赖支出机构和银行部门事后提供的报告来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报告往往滞后,而且既不全面也不可靠,因此财政部门无法根据这些数据来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而充分的分析。现行国库与预算会计系统未能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控。

(3)预算会计核算的内容未全面反映单位资金运动。预算会计没有全面反映单位的资金运动及结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预算单位的所有收支已统一纳入综合预算编制,基本建设、事业费和行政经费的会计核算实行两套账,与预算管理口径不符。预算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和自筹基建款如果分别核算,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

(4)会计科目功能不足、会计报表信息不完整。按经济性质分类设置的预算科目已经不能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应按部门统一安排预算的要求进行重新设置。改革中提出的新举措、新要求以及由此引起的财政资金流入、流出的变化,现行会计科目体现不出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过于简单,随着资金来源的多渠道,现有的一些科目,已不能满足核算的需要,必须增设相应的会计科目。我国的部门预算会计报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制的会计报表。另一个是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目前的预算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年度项算收支情况及结果,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缺少反映政府债权、债务等财务状况的报告制度,不利于人们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政府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反映的信息过于简单。政府会计报告项目列示不科学,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3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建议

(1)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发挥沉淀资金的最大效益。随着国库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暂时闲置的资金不断增加,强化经营财政的理念。在确保财政支出需要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财政闲散资金,通过对财政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快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清算效率。要实现财政资金支付及时、快捷应从简化清算环节方面着手。减少财政直接支付清算环节,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由清算银行办理,取消财政零余额账户的过渡,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

(3)加强对财政资金支付方式、规模的监控。财政直接支付有利于实现对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控;授权支付方便单位用款,提高支付效率。在相关的监督机制未完善的情况下,应侧重于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现时应以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同时,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就应明确预算单位各项支出的支付方式,提高集中支付的效率。

(4)实行预算外资金实行集中支付管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应参照预算内资金的管理模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在商业银行或人民银行设立预算外清算户,用于办理预算外资金的财政直接支付和与银行办理授权支付的清算。同时,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快全口径预算改革的步伐,逐步取消按财政资金收支一对一的核算方式,实现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和综合使用。

(5)规范历年结余资金的使用。为减轻震动,减少改革的阻力,取消旧账户,设立“历年结余账户”,将历年结余的资金如数转入此账户核算。按照“只出不进”的原则,单位每年编制历年结余账户资金的用款计划,由财政部门审批后下达用款指标,预算单位使用资金时按用款指标执行,原则上不再从零余额账户归垫资金。另外,对于单位的往来款等业务可通过零余额账户核算。实行“一户两制”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减少了单位账户设置,又加强了财政部门对所有资金的监管。

(6)加强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管理。年终单位结余资金应采用规范管理与保护积极性并重的原则,一是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结余建议全部留给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草案时做到心中有数,统筹考虑;二是项目已结束的专项经费节余,财政部门可以收回;三是未完项目的专项经费结余按规定缩转下年度使用。

(7)建立健全的国库管理信息化系统。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现依赖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电算化水平的高起点、高质量。因此,必须以构建完善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以软件开发应用、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为重点,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为实现规范理财,科学理财,高效理财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一是加快整合国库管理信息化的内部子系统,建立统一的系统运行平台。二是尽快建立国库集中收付硬件网络连接。实现财政局与预算单位及相关金融机构组成的广域网,达到对预算指标、用款计划、支出拨付、收入收缴、总预算会计核算、预算执行报告及分析等工作的网络化、一体化、动态化的联动高效管理。

(8)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体系。完善责任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是有效发挥国库职能的重要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建立收支审批权限等制度,加强对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二是在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还要和审计等外部监督做好协调,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