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部门预算改革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部门预算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部门预算改革

摘要: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实行部门预算可以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当前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预算改革;财政;政府预算

1当前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1对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

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部分预算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认识不到位,认为操作起来太复杂,指标太多,比较麻烦;实行部门预算后,想要用钱不方便,不能打临时报告;也有些单位存在重支轻收现象,未能从观念上根本转变认识。少数单位财务人员认为,实行部门预算就是要满足单位需求,现实财源财力不允许。搞部门预算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而在社会公众眼里,部门预算是国家机关内部分钱的事,和自己无关。没有真正认识到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

1.2部门观念没有根本转变。部门预算编制开展的时间晚、预算编制时间短。预算编制质量有待提高

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必须以本部门的下年度的工作目标计划为基础,但由于部门预算一般是在每年的九月份左右进行,而且预算编制的时间短,整个预算编制过程只有短短的10多天,单位的财务人员无法预先掌握下年度的工作计划,对要预算多少经费才适合本部门单位的发展需要,心中没有底,在这种情况下编制出来的预算质量肯定不高。同时做预算细化方案时一些资金无法细化到具体项目。有一些部门对预算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中的各项工作准备不充分,不能适应早编预算和细化项目预算的要求。

1.3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同步、不配套

作为财政支出领域的三项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是政府财政支出体系的核心制度,该体系中部门预算涉及编制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涉及执行问题,编制与执行相辅相成、必不可少,是互相依存、共同的,但三项改革不同步,不配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晚于部门预算改革,而起步较早的政府采购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没有真正到位。

1.4有待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

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有些经费指标预算安排方法至今采取的仍然是粗略估算、简单平均、硬性包干的方式,此方法手段十分简单,虽然易于操作,但往往导致部门间苦乐不均的情况发生,合理性差。有些经费指标预算编制低标准或无标准,如业务招待费预算编制标准偏低,实际支出普遍存在超标准现象,现实执行中没有一个单位不超标。目前,业务招待费普遍太低,预算金额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兼顾标准与实际,一些单位多采取在会议费、培训费中列支,甚至挤占专项资金,造成会计核算资料不实,给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5目前缺乏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部门预算特别是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在具体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项目缺乏可比性,可行性论证也不够充分,难以做到分清轻重缓急,由于项目资金是财政无偿拨款的,只要有项目,即使浪费很大,仍然比没有项目要显得有政绩,所以部分单位都存在着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倾向,总要找各种理由、编出许多支出项目来获得更多的财政预算资金,结果造成财政支出仍然呈刚性增长,收支紧张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改观。

2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共同参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部门预算改革涉及到各部门既得利益格局的调整与财务管理权限的再分配,各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在编制部门预算过程中,各部门是预算编制的主体,财政部门参与其中,双方肩负的责任是同样重大的。编制预算既要统筹顾及到各部门的主要职能、任务,又要通过准确合理的政府预算给予这些部门实现职能、完成任务的财力保障。要加大宣传与普及力度,使公众广泛地参与进来,从而改变公共预算缺乏效率而少有人关注的尴尬局面。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预算制度,改革关系全局,意义重大,领导支持与否、支持力度大小是改革成败的关键。2.2充分保证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深度和精度

从外国的经验来看,要把预算做到合理、科学、细化,一般来说要用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要使预算做到合理、科学、细化,必须有编制时间保证,因此应提前部署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使有足够的时间编制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深度和精度。财政预算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预算一年,一年预算”的传统做法,扭转“重决算,轻预算”的状况,把预算编制开始时间提前到上一年,使预算编制时间起码在9个月以上,保证有充足的编制时间,只有提前预算编制时间,扩大延长预算编制周期,才能实现细化预算,才能为单位依法管理、依法理财提供法律保障,真正达到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

2.3坚持发展与创新相结合,完善编制政策和资料数据库

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搞好政府采购改革。明确项目支出的政府采购范围和资金规模。强调部门预算的完整性,一个部门一个预算。同时大力做好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加强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在预算编制中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预算改革服务。要严格遵循《预算法》等政策法规。财政相关部门应把各部门各方面与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规定整编收集入政策库,清理过时和不适合的政策规定;并要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政策库维护更新的连续性,对行业及部门出台的支出政策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要进行甄别,合理化、政策性的支出应给予安排,要防止留下硬性支出缺口,确保预算的可执行性。

2.4实行零基预算,确定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

编制部门预算,重在预算运行机制的创新,要不断完善零基预算等办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定额标准,实行标准化的定员、定额标准,使预算更加符合部门实际需要。对人员经费,按机构合理的人员编制及工资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归档,以合理的开支定额编制预算,要区分项目,进行合理的相关系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或一律按人均多少分配;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的或政策规定比较粗略的公用支出、少数人员支出,进行分类分档,并出台相应的标准和定额。

2.5完善绩效控制机制

在已经建立部门预算监督机制的环境下,将具体的管理责任与权力下放到部门层次,并赋予支出部门或部门负责人在部门内部进行资源再分配的自主权。部门必须对预算绩效负责,经年度审计,对达不到指标要求而又没有客观理由的部门实施整改,或罢官免职,或削减下年经费,对绩效良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对下年度的专项资金优先考虑。在绩效控制模式下,较低层的支出管理者可以被赋予更多的使用运行成本的自由,强调对产出、成本进行计量和绩效审计、评价,提高支出机构的公共服务效率。

2.6硬化预算约束。加大部门预算监督力度

实行都门预算后,一经人大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定约束的预算,除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调整年度预算外,不能随意调整和追加,确实需要调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增强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加大对《预算法》等法规执行的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约束,严肃查处违规事项。主管部门内部要本着分权制约的原则,设置内部监督机制,形成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监督的经常性、规范性,促进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使部门预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以实现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