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期系统工程。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出具有美好蓝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反差很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以卫生事业为侧,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费用8988.31亿元,其中城市医院占73.74%,县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仅占12.47%、3.22%、9.97%。可见,卫生费用还是主要流向城市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所得较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存在巨大反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显得明显滞后。目前还有一些农村通不了路、打不了电话、看不上电视、喝不上干净水。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1990~2004年的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多年来,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65.7%,1990年为53.1%,2000年为38.2%,2005年为32.9%。也就是说,占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社会1/3的消费品。

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正如总理讲的,“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中国就不愁发展的空间”。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和扩大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创造对原材料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果农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3.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特征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3.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

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建设新农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期系统工程。建设新农村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推进。而有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仍然不足,把建设新农村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在有些地方,为了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前进,实行了县领导分片挂村抓新农村建设,把任务层层分解至乡镇,有的甚至分解到个人头上,有的领导为了使自己所挂的村办出亮点,极少数地方甚至以“大会战”的方式要求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把新农村建设搞成“达标工程”、“限时工程”和“指标工程”。

(2)偏重“村容”,偏重形象。

中央建设新农村决策给农村带来了春风和热情,农民确确实实迫切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命运。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而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的总体要求“村容整洁”片面理解为单一目标,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把建设新农村看成是搬新家、盖新房、修大道,有的甚至设想建广场等等。目前新农村建设在基层处于探索阶段,绝大部分安排的是当地相对条件较好的地方,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3)模式趋同、做法雷同。

建设新农村,引入现代文明与保护民族文化、彰显区域和地理特色并不矛盾,关键要把农村的建设看成是经济的,社会的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农村发展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自发变迁的一个必然过程。而一些地方在村庄建设和农居设计等方面,由于缺乏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盲目模仿城市建设的套路,把改革开放初期江南“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移植到本地。忽视农村特点、当地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生搬硬套城镇建设模式和标准,采用一张图纸、一个式样、一种格调,在规划和试点中就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实际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模式‘克隆’,如果按照城市的标准或统一模式去建设新农村,就有可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还会从根本上背离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引人现代文明与保护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在彰显区域和地理特色的新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