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农村信息化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作为全国首个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其农村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其中地域特殊、基础薄弱是制约重庆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人才是推动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城乡统筹;政府主导
Abstract:TheAgricultureofInformationisaveryimportantcontentofconstructionofnewvillage.Beingthefirsturbanandruralharmoniousdevelopmentinformationtestzone,ChongQingcountryinformationcomparativelydropsbehind.ZonespecializationandbaseweaknessaretheimportantfactorsthatrestrictChongQing’scountryinformation.Strengtheningthebasicestablishment,increasingfundsandtrainingcomplextalentareefficientapproach.
Keywords:CountryInformation;UrbanandRuralHarmoniousDevelopment;GovernmentLeading;CountryCommunication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谓“农村信息化”是指网络设施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终端提供、信息内容整合、信息人才培训等在农村地域的集成运用。
一、农村信息化的基本要素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若干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的统一,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因地制宜地科学发展。基于各地的不同特点,在建设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应考虑到以下基本要素:
1.地理环境:宏观看分为东、中、西部,一般指平原、丘陵、山区。
2.经济状况: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用GDP值来衡量。
3.产业结构:以什么产业为主及产业构成,各县、乡、村均有不同程度差别。
4.人口密度:是指居住在定义范围内的人数,以多少人每平方公里为单位。
5.文化水准:是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受文化教育的平均水平(以中学、高中、大学生多少评测为宜)。
6.信息意识: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人员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需求、运用情况。
7.网络条件:是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是否有了电信、有线电视、电力等网络设施。
8.组织管理:县、乡级政府对当地农村信息化发展如何组织、落实。
二、重庆农村信息化的特点
应该指出,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是项长期的工程,其重点在山区和西部地区的边远村寨。
西南重镇重庆,近年来,在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其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已经大刀阔斧地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重庆实施的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使3836个行政村结束了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历史,使广大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6年10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在重庆建成,它整合了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农民日报社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业信息服务商的信息资源,汇聚全国各地的涉农信息。目前已形成了政策法规、新闻快讯、农业科技、价格行情、农业气象、市场动态、供求信息、农家百科、预警信息等10大类近200种涉农信息内容,每日信息更新量超过5000条。主要向农村地区提供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及其他特定应用业务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并推出了“农信通”业务品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移动信息化支撑。与此同时,利用中国移动农村信息机,不仅可以方便地查阅农村信息网的信息,行政村还利用信息机将信息直接到广大村民的手机上;通过农村信息机连通广播,可以用手机随时远程进行广播,方便了基层政府政务管理。将低廉的农村信息机作为终端,充分利用了移动网络覆盖优势,低成本地解决了农村基层信息落地的难题。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是中国移动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业务支撑平台,是中国移动为三农服务的首要入口。另外,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重庆电信的目标就是要把信息服务工作做到农民家里,切切实实地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在通信建设中,重庆电信紧紧依靠当地政府,按照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三部曲”,即信息帮扶、信息小康、信息全面小康,一步一步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让广大农民有电话打,打得起电话,会打电话,并逐步过渡到能上互联网,用得起互联网,会用互联网,从而彻底改善农村现状。
然而,重庆市农村在信息化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自然条件的不足。应该指出,广袤的西南热土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优秀的条件,同时,地理位置的特殊以及自然条件的不足也为农村信息化建设设下了重重障碍。
2.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较差,导致信息资源粗放增长与有效信息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目前虽然各种涉农信息资源丰富,但由于资金投入低,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农林牧渔业的网站信息难以最终传递给用户。据统计,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城乡“数字鸿沟”巨大,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城市的0.13%。农民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示范户获取服务,农民上网的平均比例只有0.2%。
3.广大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信息接收能力较差。同时,农业生产个体经营、小农生产为主的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农业生产者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农民多样性、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强烈。
4.农民的购买力不足,信息产品的价格过高。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作为消费主体的农民消费能力较弱,而信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这也是导致农村对信息产品的享用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
5.目前既懂农业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信息人才匮乏也是制约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障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懂信息技术、农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缺失则严重影响我市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三、发展重庆农村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工作
由于农业信息化推进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单纯市场化的行为难以推进新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政府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处于主导地位,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农村地区扩展的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把政府的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资金问题上,制定扶持政策、落实资金来源,可实行政府补贴或社会资金投入方式,通过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来解决信息服务资金需求巨大与农村财政能力不足的矛盾;在组织运作上,通过政府、企业、社团之间的协同服务来解决农民对信息的全方位需求与农民社团经营能力不足、服务层次不高之间的矛盾。要建立信息化领导常设机构,以便实施目标规划。
2.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信息鸿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网络覆盖产生的差距,在信息化产业链中,电信网络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它是互联网与终端连接的主要接入方式之一。因此,农村通信网络的覆盖是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电信运营公司有必要向没有通电话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农户扩建网络,奠定信息进村入户的基础。在农村信息站点建立中遇有网络覆盖不到位问题时,由政府出面协调指定相关电信运营公司及时解决。
另外,为加快信息化建设向农村地域推进,缩小信息鸿沟,农村信息站点上网费应予以优惠,由政府会同接入网提供单位商定宽带上网、拨号上网收费标准。根据各地差异,鼓励灵活经营,但对收费标准上限应予以严格规定。对地处深山、边远乡(镇)少数民族地区,这类的农村信息化站点建设应纳入市级目标规划,在通电话后解决上网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应对这类地区的经营管理、收费标准等,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倾斜政策和规定。
3.各电信运营商和IT企业应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业
在信息服务上,电信运营企业、各类SP服务商、软件企业应根据农村的现实需求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增加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内容,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信息。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应研发和推广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软件产品,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实惠。以人为本,以农民能够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形成持续、稳定、长效的发展机制。与此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
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发展农村信息化,可以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发挥科学指导作用,降低农民的损失,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信息化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只有真正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真正享用由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效益,达到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广大农民应加强培训。由于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培训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让农民尽快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打造复合型人才
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既懂农业知识又懂IT技术以及法律知识等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学科间交叉较少,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加快改变高校培养模式,有目的地为农村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综合素质,是当前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邰羽,杜宏伟.推进农村信息化相关问题探讨[J].世界电信,2007,(12).
[2]徐莉莉,姜冬梅.农业信息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促进作用[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