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农业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农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江西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途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关键词江西;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江西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业大省,深入认识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农业是江西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实质是建设新产业、新环境,培育新风尚。而无论是新产业、新环境建设,还是新风尚的培育都要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基础。没有现代农业,江西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1.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因为,现代农业是以要素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经营管理一体化、资源产出高效化、生态环境持续化为主要标志的,能够满足人类食物需要的发达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现代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

2.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使农民增收。虽然近几年来江西农民收入扭转了多年低速增长的局面,2006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85元和4098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9.8%和14.3%,但2007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2.7384:1。从长远看,解决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外乎两条,即农业内和农业外。从农业内增收条件来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开发研究,转变农业结构升级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农业内增收的前提条件,这些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从农业外增收的条件看,这就要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实际就是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协调发展,而现代工业不可能与传统农业和谐发展,它只有与现代农业才能和谐发展。此外,现代农业是高效益的市场化农业,产业链延伸,一体化经营,产生巨大的利润,促进农民增收,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3.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保障

现代农业在突出高新技术先导性、农工贸一体性产业开发多元性的基础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实现生态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种生态农业,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以不破坏农业再生资源、不降低环境质量换取农业的高效发展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它将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村容整洁”的实现。

4.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实现“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

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农村就有能力发展歌舞、戏曲、电视电影、民间娱乐项目以及教育、培训等事业,促进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实现“乡风文明”。

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更加强烈,参与民主管理的愿望会日益增强,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各项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使农民享受到更多、更充分的民主权利,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管理民主”。

二、江西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

(1)资源日益紧缺,约束因素越来越大。从耕地资源看,江西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低于全国平均1.41亩的水平。近年来还出现大量减少的情况,2005年比2000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了8%,且耕地质量总体偏低,高产田只占30%左右;从水资源看,不仅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缺水问题,而且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水资源平均利用率只有40%~45%。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紧缺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趋势不可逆转。

(2)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水平偏低。从农田基础设施看,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主灌区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难于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土地经营规模偏小,规模效益较差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土地由农户分散经营,使土地经营规模缩小。据调查,江西有88.1%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在0.6公顷以下,其中经营规模在0.2公顷以下的占29.19%。农业用地经营规模小,不仅难以使农民走上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之路,而且形成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使农民无法获得规模经营效益。

3.龙头企业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江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出现较早的省份之一,早在1990年代,各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就开始大量涌现。进入21世纪后,省委省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与周边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也处于末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仅在0.3左右,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仅有8家。这说明江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小、规模小,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4.农业科技投入少,产品科技含量低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有的县、乡农技部门根本没有资金用来进行农技推广。目前江西省农业科技人员仅有4.5万人,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5.7%,与农业发展速度和农业经济规模极不相称;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产值的0.1%,不仅远低于国外2%的比例,也低于全国平均0.2%的水平;农村人口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03%,仅为城镇的25%。由此导致全省科学技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适用率仅为30%,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支农力度有待加强

(1)财政支农政策不够完善

近年来,江西财政支农支出在总量上虽然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达到85.82亿元,与2000年的38.89亿相比,增加了一倍多。但是,省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并且,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的同时,支农资金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用于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建设的比重较低。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粮食品质改良、重大病虫害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2)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弱化

江西的农村金融体系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在农村没有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投向受到严格限制,农业保险在农村基本上是空白,为农业生产提供直接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虽然不断增加农业贷款比例,2007年农业贷款余额达到459亿元,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5%,但由于其资金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需要。

(3)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现代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融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对于现代农业来说,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意义十分重大。然而,江西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在有些地方,市场基础建设差、市场机制不健全、现代流通组织发展缓慢的现象普遍存在。江西有不少农产品,比如赣南的脐橙,产量和质量都很不错,却由于流通体系不完善,致使产品销售半径不大,价格上不去,影响了效益。

三、江西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条件,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要下决心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①打好农田基本建设的硬仗。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通过加强水利抗洪设施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洪抗旱排涝能力。②打好耕地质量建设的大仗。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重点产粮区的土地整治,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③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仗。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保障农用生产生活资料运输畅通和农民出行便捷。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江西发展现代农业,应当结合江西的实际,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基本思路,优化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巩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供给。江西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国家粮食供应安全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使用耕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推进优势粮食工程,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巩固江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其次,根据江西山地资源和水域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山上办绿色银行,水面兴特种养殖”。江西的国土面积有2/3是林业用地,2/3的县是林业重点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5%,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大做强林业,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和社会发展的“绿色银行”。江西的水域资源和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水域总面积达到2500万亩,其中可养殖养殖面积540万亩。只要加大开发力度,坚持科学养殖,水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江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可根据水产资源保护与深度开发并举的原则,建立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四大家鱼和特种养殖,使水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再次,大力发展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兴赣富民的又一支柱产业。江西畜牧业中牛、猪、家禽养殖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可以养猪为中心,积极发展集体及家庭养畜业,打造畜禽产业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畜禽养殖加工生产基地,加速畜牧业区域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渠道。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现代农业产业运行的基本方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以产业化经营促进江西现代农业的发展。①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各地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能够真正发挥优势的主导产业项目,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在全省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积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②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目前,江西的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不仅低于全国的45%的平均水平,与农业大省河南60%的水平更存在巨大的差距。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突破口,加大对赣南果业、汇仁集团、煌禽烤卤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③要积极引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4.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江西现行的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目前,江西可按照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江西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大力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用现代科学技术大面积地改造传统农业。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和强化适应江西省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重点是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疫病防控、防灾减灾、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6.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的服务支持体系

(1)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阶段。因此,江西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

(2)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①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信用社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②鼓励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为农业综合开发和特色农业、区域主导产业、农业基础项目进行信贷支持。③鼓励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调整职能,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④鼓励创新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争取在发展小型民营及合作金融机构方面取得突破。

(3)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实践证明,只有流通活,才能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繁荣。因此,江西必须尽快突破流通体系建设滞后这个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和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另外,还要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关心和支持农产品经纪人、运销大户、流通组织等流通主体,鼓励他们把农产品流通进一步搞好。

7.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人多地少的资源特征,决定了江西建设现代农业时应注意发展以节约资源和综合高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利用植物、动物与自然界之间及其内部的相互依存、转化关系,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杜青林.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李炳坤.发展现代农业支撑新农村[J].瞭望新闻周刊,2006,(7).

[3]刘战平、蒋和平.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J].农业现代化,2006,(9).

[4]石庆华、潘晓华等.江西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冷淑莲、冷崇总.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价格月刊.2006,(7).

[6]刘瀑.基于产业支撑视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