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人性观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人性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人性观

[论文关键词]性善性恶自然佛性

[论文摘要]本文对儒家、道家及中国佛教理论中有关人性部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对中国传统人性观进行梳理,为此后的人性假设提供参考。

在中国古代,儒学、道家、佛教对人民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影响。在此,笔者将对这三种主要流派中的人性观点从其研究内容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与比较。

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哲人无外乎从人性起源、人性结构、人性价值、人性属性和人性发展等几个范畴来讨论人性问题的。

一、人性的起源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口、目、耳、鼻、四肢之“性”,是人的先天的、自然的属性,二是认为仁、义、礼、智、信、天道等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殊属性,主张以道德心言性。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主张人性是自然生成的,而非后天学习和人为所能有的。

道家则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性即生,是人生之初,人之性不过是道性在人身上的表现。

佛教之人性论有二大不同的学说派别:瑜伽唯识系和真常系。前者主张五种种性说,后者则主张人人本具佛性。唯识家将种性的意义分而为二:一是“本性住种性”,亦即一般所谓的“本性”。一是“习所成种性”,即经过不断熏习而成就的种性,亦可称“客性”。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思想,认为“众生悉有佛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说,对于佛教而言,无论是唯识系还是禅宗都认为人性是先天而有、与生俱来的。

二、人性的结构

人性结构是指人性的要素及其结构。同为儒家代表,各哲人见解亦有不同。孟子认为“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将人性分为口、目、耳、鼻的生之性和仁、义、礼、智的德之性。荀子则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将人性分成了生理之性与心理之性。

佛教五种种性说依众生中有钝根性、中根性或利根性之差别,而分成:(1)声闻种性,(2)缘觉种性,(3)如来种性,(4)不定种性,(5)无种性。不定种性者可透过“修而得佛乘”;“不修”则不得。唯识者认为受熏者必为不含善恶的无记性。人性善恶的消长,全靠善或恶的外在熏习力。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禅宗将佛性分为正因佛性、了因佛性和缘因佛性。其中正因佛性为天然性德,是人天生就具备的;了因佛性则是正因佛性所引发的正智;而缘因佛性则是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禅宗所将佛性一分为三,但其根本仍是正因佛性。

三、人性的价值取向

儒家学者对人性的善恶并没有统一的意见。孟子是主张性善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犹是也。”(《孟子•告子上》)。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认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非相》)“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告子则综合了孟子和荀子的观点,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微量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

道家的人性观是建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基础之上的。性即生,是人生之初,道或无是始,是宇宙之源。人性由道所生,得宇宙的本根“自然”,人性中既无仁义,也无情欲。真正的人性是无知、无欲、无争、无为,抱朴守素,谦下柔弱的状态。因此,道家的人性论,也叫以说是无善恶论。

天台宗认为佛性中善恶兼具,其性中有善有恶,有纯净有龌龊,佛性与人性没有不同。性中有善有恶,修行才更具有必要性。华严宗认为,一切众生无不完全具有如来智慧,佛性纯善,众生与佛一样,本质上都是清净圆明的;由于有种种妄念,从而产生四圣六凡、大千世界之种种迷幻来,所以修行就是“离妄还源”,断除心中妄念,明白众生即佛的道理。禅宗认为佛性就是恒常清净的真如本性,是众生本有的,佛性不在人的本性外,人不可以离开自身去求佛,见性即可成佛。

四、人性的属性

人性的属性是指人性中的动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问题。

孟子看到了人的生之性即人的动物性,但更注重的是人的德之性即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性是二者的混合体,但以社会性更为重要。而荀子主张人既有生理之性,又有心理之性,既强调了人的生物性,又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孟子和荀子在这一点上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是一致的。

道家的人性观则强度人性的自然性,但这种自然性不是纯粹的生物性,而是天性,是虚无的,更接近于是一种精神状态或思想状态的表述。

佛教各宗均认为人性与佛性处于同等的地位,甚至人性即是佛性。佛性强调的即不是人的动物属性,也不是人的社会属性,更倾向于是指人性的精神属性。

五、人性的发展

人性的发展观是指如何看待人性的发展变化。儒家观点认为人性是随着环境、经历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道家则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是逐渐沉沦的,希望人性能够回复至初始状态。佛教观点则有所不同,认为佛性是一成不变的,但每个人佛性显现程度却各有不同,随着个人的不断修行,抚去心上的客尘,佛性也不断显现。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不同而使人的本性有所差别。孟子在分析人由善向恶变化时强调生理的作用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荀子强调在人性的发展可以化恶为善,人性本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的(《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就要通过学、事而改变“性”,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礼论》)。

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并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

佛学中的佛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诸家所说的人性。这里的“性”,原义为本来具有、不变不改的东西,《大智度论》解释说:“性名自有,不待因缘。”

虽然佛学中强调了佛性的不变性,但对个人的修行及修为的发展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众生的佛性显现的过程就是不断修行的过程。禅宗提倡的见性成佛、佛性平等、自心即佛,因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人性有客尘的烦恼所覆盖,禅者修行的目的无非要去染显净,体悟本具的佛性。在对后天人性的发展方面,禅宗肯定了人性的可塑性和向善性扩展和生长的潜能。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取向、属性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是比较朴素的人性观,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其中,儒家和道家均是为古代中国土生土长的学派,而佛教则是由外传播而来,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发展出符合中国大众心理的佛教文化。从中国佛教人性观的发展轨迹可以明显看出儒家和道家的影响痕迹。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老子.《成唯识论》卷五.[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工弼注.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张岱年.中国哲学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