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居民安全感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关键词]外汇储备居民存款安全感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首先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及居民存款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了政府和居民安全感的缺失以及这种状态对外汇储备和银行存款的影响,最后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提高政府和居民安全感的必要性。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多年来外国投资的涌入和外贸高速发展,使外汇收入大量增加。为了维持人民币的稳定,央行几乎买下了全部流入国内的外汇,这些外汇最终变成了国家外汇储备。近两年,我国外汇储备以每年2000亿美元的速度不断攀升,2006年2月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外汇储备2663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额2473亿美元。截止到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33万亿美元,且增速迅猛。
一般认为,外汇储备以满足进口需求、偿还外债和干预汇率需要为主要目的,要满足这一目的,我国大约只需要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现在,每天仍有大约10亿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央行为此每天需要投放70多亿人民币,这些钱最终流向银行和市场,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矛盾。“1万亿元是个大数目,但也是块烫手的山芋。”当2006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如是说。同时,国务院总理表示,“外汇储备的增加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过他也承认,“外汇储备流回地方金融系统,助长了经济结构的扭曲”。
二、我国居民存款的发展情况
在外汇储备激增的同时,居民存款也持续飙升。2003年9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5年12月末突破14万亿元;2006年2月份突破15万亿元。居高不下的人民币储蓄规模,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老虎”。银行资金过剩不仅考验着商业银行的运作能力,也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伴随着2006年以来的股市复苏及投资渠道拓宽,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10月人民币存款月度减少76亿元,这是自2001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存款下降。2007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存款继4月锐减1674亿元、创历史月度最大降幅后,5月减少数额再度刷新历史记录至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创下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记录。此时,人们又形象的用“老虎出笼”来形容居民储蓄连续两月大减这一现象。
储蓄持续减少,与居民投资股市理财等行为密切相关。股市的火爆行情,催生了居民存款的“大搬家”热潮。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最新估算,今年前4个月上海市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分流至资本市场的资金总额超过了700亿元。
三、政府和居民安全感的缺失对外汇储备和银行存款的影响
银行存款居高不下,并不是大家钱多得用不完了,而是居民安全感缺失的表现。从商周直至新中国建立后,几千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使然,人们历经战乱、旱涝和饥饿,饱受折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总之,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内心就容易恐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潜意识里都会去寻求防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储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需要,而这种被动储蓄实质是对残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消极应对,政府实行低利率想“挤”出一些钱来扩大内需,可存款者意志坚定,照存不误,大有“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
同样,国家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因为贫穷和战乱让人们刻骨铭心,政府在解决人民温饱后仍然不忘忆苦思甜、未雨绸缪。如果遭遇天灾****,为保证13亿人不饿肚子,需要储备粮食。如果遭遇能源危机,为能源战略考虑,需要储备石油,等等。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而且不断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排挤。如果遇到金融危机,如何抵挡外来侵袭?如何保证人民利益不受侵害?外汇储备的首要任务是维系金融稳定,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后盾。所以政府对外汇吸收重于支出的观念使得外汇储备规模持续递增,这点和居民储蓄不谋而合,说明居民以及政府在安全感缺失的情况下,储备仍然是一个最现实的选择。
四、增强安全感,建立和谐社会
让居民拥有充分安全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储蓄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的危机意识,而储蓄率保持较高水平和居民的预防动机密切相关,政府曾经连续11次降息,也未能拖住储蓄快速增长的步伐,这说明居民安全感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居民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改革转型期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缺乏稳定可靠的金融投资渠道等因素,是老百姓不敢花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把未雨绸缪的谨慎动机作为储蓄的原因之一,这种谨慎动机在我国储蓄增长中起了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解决温饱后,人们把节余的钱小心翼翼的存到银行里,以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发生的风险,银行存款由此连年递增。由此,社保问题、对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再认识问题、高房价问题等等引起政府和各方面的关注是必要的。
要使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让广大居民真正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政府必须加快养老、基本医疗、教育、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等领域的改革,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减少居民的被动预防性储蓄。同时,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规范、壮大和不断成熟,提供更多稳定可靠的、效益明显的投资渠道,让更多的居民通过金融投资渠道分享资本收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钥匙。无论如何,靠个人存钱构筑安全感是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符的。
在复杂的世界关系圈里,国家像自然人一样需要安全感。美国拥有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准,美元是全球通行的霸主货币,所以美国只有极少量的外汇储备。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转制时期,社会问题较多,为了稳定,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力,提高其它国家对我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和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当前的形势下,为备不时之需,政府过于重视储备而忽视收益以致出现过度储汇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提高政府的安全感,需要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设想,如果我国各方面均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币国际通行、社会保障体制完善、法制健全等等,势必会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同样,政府的安全感也会得到提升!国家安定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刚,《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已经够了”》[N].中国青年报,2007-01-16.
[2]邓瑾,《通账之症》[N].南方周末,2007-08-16.
[3]《中国居民储蓄狂“入股”上月银行存款锐减320亿》[N].联合早报,2007-05-14.
[4]宋养琰、宋洁尘.《对17万亿居民储蓄的冷思考》[N].中国证券报,2007-06-13.
[5]高储蓄与民众安全感[N],华西都市报,200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