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道德文化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道德文化的发展变化已经引起了社会各阶层最为广泛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和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的方向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共同存在,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面对日益增加的涉及道德价值的社会事件,当代中国人普遍感受到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步履艰难,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体验着一种充满了困惑和恐惧的危机感。
我们的社会道德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即将步入21世纪的中华民族又将意味着什么?在新的世纪,这一代和下一代中国人能否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参与国际竞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统能否在未来世纪中发扬光大?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引起了以传播媒体为代表的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教育界和理论界人士的深刻思索。
就目前中国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的实际而言,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社会的道德生活领域正在出现以下诸多方面的变化:
1.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热情正逐步减退,“普遍化的道德冷漠”不仅使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难以体会到以往的岁月所经常能够感受到的温情和热忱,同时也促使人们学会了冷静地观察和思考各种社会道德现象和其中孕含的深刻道理;
2.公共生活中人们公德意识的普遍缺乏不仅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道德评价的感情天平倾向于充满温情的过去时代,也促使人们跳出“良知”型的思维模式,并开始以理性的方式思考社会赏罚措施对于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现实意义;
3.社会生活中涉及道德价值的恶性事件不断出现,社会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的乏力和舆论导向的混乱状态,反映出目前社会生活中道德建设目标不清,用于进行善恶评价的标准在价值取向上的混乱;
4.社会道德要求的原则化,使缺少实际内容的道德教育无力承担起铸造现代人灵魂的重任;普遍存在的民众道德责任感低下的状况深刻地反映出社会道德教化力量的薄弱。人们很难直接从现成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寻找到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变化的行为依据,因而常常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引导自己的行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为个人主体道德的建立创造了重要的主体前提;
5.职业生活中,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岗位职业责任不能得到很好履行已经成为普遍化的问题。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规范意识和遵守规则的精神价值很难建立起来;
6.“个人意识”的“超水平”显现:个人至上和“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以往人们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个人价值“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道德价值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7.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的膨胀性发展,并且有“合理化”的趋。只要为了这种利益,人们可以任意破坏现存的社会规则,同时这种“理直气壮”的行径还能赢得较大范围的理解和认同;
8.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无序状态。由于缺少公开、透明、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规则,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手段措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无序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对以往秩序的破坏,又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的建立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9.个人的、职业的、行业的、特权的极端表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各种职业的、行业的特权成为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基本路径和手段,社会各层面也逐步适应了这种状况,并且学会了主动迎合这种“需要”。而这种“自我取利”的做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中“利益重组”时不得不考虑的“合理前提”;
10.社会道德准则软弱无力,以致于它可以肆意被破坏。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保障措施,使本来就较为抽象化、原则化的社会道德准则更显得内容空泛,面对滚滚而来的各种冲击,表现得格外软弱无力,任何人都可以在各自理解的范围内随意地怀疑和破坏已有的社会准则;
11.由于社会精神生活正面临着重大的改变,在新旧价值转换的进程中,任何社会成员都可以直截了当地对传统价值观念提出质疑,敌视甚至否定传统道德价值在一定范围内演变成为一种时髦和风尚。这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重新估价传统价值的理性化态度;
12.大众道德评价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使人们越来越怀疑道德价值的高尚性和现实性。现代传媒中缺乏深入分析的揭露性报道和随意性的道德谴责客观上强化了这种现象的发展过程;道德价值追求和现实道德状况的尖锐冲突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和估价既成的道德价值,开始学会用社会学的眼光在现实的生活过程中寻找道德价值的依托;1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道德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都面临着挑战,孕含着危机。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使管理者和教育者在社会剧变面前显得软弱乏力、束手无策,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依然停留在数十年以前老一辈管理教育工作者所达到的水平上,新时期的道德榜样在大众层面多少显得有些孤独、柔弱,难以得到普遍化的社会认同;
14.由于社会经济在其运行结构和方式上的变化,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地位逐渐凸现,传统伦理生活中集体(家族)——个人互动的伦理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活动中个人主体地位的建立使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社会道德,社会道德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开始由集体向个体转化,个人作为行为和评价的主体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15.传统的社会伦理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正逐渐走向枯竭,以集体作为个人行为价值归宿的状况正在成为历史。人们开始学会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在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在逐步接受金钱作为新的价值标准的过程中、在市场竞争和公平交换的现实活动中、在对个人的精神归宿和终极关怀的追求中——寻找建立新型道德的源泉,新的道德富源正随着人们精神追求的深入和个人生活的不断丰富逐步显现出来。
在上述挂一漏万的概述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道德生活的深刻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们的认知程度和这种深刻的社会变化相比较而言差距实在太大了。理论家如果和普通群众一样简单地用旧价值的尺度去评判衡量这种现象,一味去指责当事人的不负责任和大众的道德麻木和冷漠,而忽视研究这种变化的深刻必然性和引导建立新道德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只能被视为失职,至少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究其根源,这实际上是那种“与己无关”的“看客”心理在作祟。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道德生活的剧烈变化和社会失范现象普遍化的发生,社会管理者缺少约束、管理无措,人民大众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失却信心等等,不能不首先归咎于理论工作者。不正视现实,缺少对现实社会变迁关注的意识和勇气;不思进取,不敢擅越传统价值准则观念的雷池;不愿探索,满足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引用论证式的研究方法等等,已经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症痼疾。这势必会从根本上限制和影响理论教育工作主导社会价值、推动文明进步、为引导和规范社会服务力量的有效发挥,这也是理论工作者常常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被视为一支可以随意被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