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毕业生就业

论文摘要:高校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高校就业工作只有与时俱进,在保证“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的基础上。实现目标具体化、工作全员化、服务全程化、指导专业化、资源信息化、市场扩大化、跟踪调查制度化、评估俸系科学化,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的一件大事。几乎每所高校都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工作来抓,是整个学校办学的重要环节。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变得越来越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家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彻底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过去。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已经基本完成了由计划分配模式向市场配置模式的转变,形成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趋向市场化。并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另一方面,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经济发展同步增加,而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就业群体呈三峰叠加之势,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促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大众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精英与大众共存,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同样是精英与大众共存,并且更多的是大众的。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从低端到高端,是一个正三角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正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三角形靠近顶端的层面向下移动。这种就业层次的下移和位移数量的增加,必然使大学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引发质的变化。|2就业大众化的急速来临与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精英认识的惯性矛盾,造成认识与现实巨大的差距,以至人为造成“大学生就难”。正是这种认识及培养的错位造成了部分大学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的共存。

(三)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创历史新高。国家实行并轨招生后,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从2002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以每年平均增幅33.8%增长,到2005年9月。毕业生人数突破了300万人,达到338万人,这是中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人数,2005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会突破400万。而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O万人,增幅达2O.7%。再加上近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的激增,就业竞争更趋白热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关注的焦点。如何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应对市场化条件下的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主要集中在经验层面上,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专门化、专业化的工作程序,部分高校的就指导工作仅仅发挥了行政管理、信息收集和的工作职能,而没有充分地将就业指导、就业教育、就业咨询、职业测评及理辅导结合起来,因而就业工作的层面、深度、广度、力度都不够,既不科学,也不规范,往往使就业工作陷于被动。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就业工作也要走向社会、走向市场,适应新就业形势的需要,实现就业工作的“八化”。

(一)目标具体化,是指各高校应该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就业率)管理,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各高校可以主要针对各系(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在每届毕业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末,通过综合论证,对本校各系(二级学院)各专业确定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并由校招生就业工作领导部门与各系(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推动和督促各系(二级学院)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二)工作全员化,是指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也是高校所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更是所有教职工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为:建立校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下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处管理。二级系(院)的就业指导工作由党总支办公室兼管,具体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直接抓。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行政、教学人员参与程度不高,相关人员工作变动较大(如辅导员),很容易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造成信息反馈不及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转变就是要将就业指导工作渗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建立一支包括学校、系(院)领导机构、各级管理指导部门以及专业教师、班主任、导师在内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强调每一位老师和员工都要关注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千方百计地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鼓励各学科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联系社会实际,渗透教以致用的思想,让教师参与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为学生就业提供最佳机会。

(三)服务全程化,是指高校就业工作要从大学生入学开始,贯穿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走出简单认为就业指导的对象仅是毕业班学生,内容上单纯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和条件的误区,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大一主要开始就业生涯设计教育,对学生进行意识和方向上的培养。大二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知识储备教育。大三主要是专业上的指导,实习和工作经验上的积累,大四则应偏重于择业技能培训和择业指导咨询。高校的就业指导除了目前我们所进行的就业政策指导和择业环节指导内容外,还应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职业测评和职业心理辅导等,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

(四)指导专业化,是指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既要有行政管理职能人员,更要有懂得人力资源管理、生涯辅导、职业测评、心理咨询的专业老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队伍,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都由专家来进行,就业指导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在我国高校,以前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数是学生工作干部,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这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就业市场日益复杂的变化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必须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广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熟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专门人才,打造一支既有行政管理职能人员,也有懂得人力资源管理、生涯辅导、职业测评、心理咨询的专业老师的队伍,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五)资源信息化,是指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就业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完备的就业信息资源库,要及时公开地通过多渠道向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保证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第一时间公平分享需求信息。各高校都应努力建好两个库:一是毕业生资源信息库;二是用人单位信息库。各高校将每年毕业生的信息输入毕业生资源信息库,同时将全国就业市场的信息进行整合,统一录入到用人单位信息库中,建立两者互相交流的信息平台,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合适的雇主,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所需要的人才信息,挑选毕业生。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每年为招聘人才而耗费的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同时也可以减少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盲目投送求职书和奔波于各类人才招聘会而花费的大量金钱和时间。

(六)市场扩大化,是指各高校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努力使校园就业市场经常化,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各高校应首先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努力做到校园招聘会经常化、小型化和规范化。在每年举行一定的比较大型的供需见面会(招聘会)的基础上,积极为毕业生和不同层次的用人单位举行一些中小型专场招聘会,这样既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了学校的信誉度,效果又不错。此外,各高校还应努力巩固老客户,结交新朋友,不断拓展新的就业市场。目前,部分高校通过与各地的人才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向特定地区派驻专门人员、建立就业基地等方式,拓展了新的就业市场。

(七)跟踪调查制度化,是指各高校要建立一套持续、完善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对本校的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更好地掌握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社会各界、用人单位、校友对本校的评价。各高校可以通过发调查问卷、电话采访、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了解社会各界、用人单位、校友对本校人才培养的评价,毕业生就业后的各种状况和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在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应建立一个客观、科学、符合本校实际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体系,展开相关课题研究,得出较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八)评价体系科学化,是指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体系应该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及其主要工作。主体框架为:设置五个一级指标(工作定位、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参与度、工作绩效),每个一级指标下分别包括若干二、三级指标,每个指标按照不同的权重设定具体的分值。整个体系涵盖工作目标、领导重视度、工作经费、专职机构、人员编制、办公设备、课程设置、人员参与度、就业率、就业结构、用人单位的认同、毕业生主体和社会美誉度等多个观测点。在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就业与经费投入、与招生数量、与专业、课程设置挂钩、与各院系、各部门考核评优的“四个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