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社会实践结构管理和运行体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利化倾向
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砥砺才干、炼就本领。但由于经济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运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集中体现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是以考核评优为导向的实践模式。部分高校从学校管理者到指导老师再到学生一致的思想是注重实践活动的“短平快”、注重考核评优指标任务的完成,同时试图主要通过宣传来展示实践的成果,而未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人民群众中、深入生产一线体会生活、培养品质、锻炼技能,没有去教育引导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提升认识,这势必会弱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盲目化倾向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理念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时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指导,较少考虑具体的内容和方向,目标不明确,甚至认为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就可以,而不去深入思考自己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其实,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前应与指导老师充分沟通,要做好必备的功课,思考自身的定位并努力找到自身的兴趣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力争做到知行合一,避免出现盲目跟风现象,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运行存在问题原因探析
(一)传统观念与家庭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由于精英教育思想和长期的应试教育的诱导,高校的教育教学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对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等因学生安全、经费不能保障等原因而持消极的态度,未将社会实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也对社会实践存在认识误区,未能将其真正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途径,缺乏主动融入的信念,认为社会实践只是好玩或因怕吃苦而产生回避的态度,这些现象在“90后”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并没有真正体验过独立解决问题、直面困难和挑战的经历,导致其在个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定位上存在认识偏差。
(二)高校对社会实践的统筹力度不够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参与社会实践还需要高校多方聚集资源,从实践内容、基地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创造条件。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对诸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等传统的社会实践项目较为重视,但对诸如科技创新、社会热点调查、就业实习等新形式、新领域关注较少,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社会实践环节的具体计划安排和实践育人工作思路。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多来源于学校团组织、学生会组织,而来源于社会组织的机会则较为有限。内容的空洞和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势必会使大学生更多地局限于学校设定的狭小范围里,目前社会实践的内容和领域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导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当前,社会实践评价更多的局限于单纯总结材料的报送、实践成果的简单展示等结果性的评价而忽视过程性或全程性的评价,没有去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实践的环境和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收获,同时对参与指导社会实践的老师也缺乏相应的工作量认定和必要的激励措施,实践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导向不明、认识不清的问题,进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能。调查显示,认为社会实践考核机制较不完善的比例达48.7%,而认为考核机制较完善的仅占15.5%。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的路径
(一)提高认识,充分理解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价值
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是连接大学生和社会良性互动的纽带,对大学生了解国情、铸造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部分高校存在着投入不到位、管理不严格、指导不科学等问题,使得不少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未起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甚至导致他们产生了错误认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学习风气的养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严重背离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价值,真正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教育和培养完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社会实践开展的必备力量和条件;要把教育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作为社会实践组织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是单纯地把学生推出校门,而是要真正将其作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选树优秀典型,宣传优秀成果,让大学生交流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所看、所思、所想,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逐步转变全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上的偏颇,使有思想、敢行动的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潮中立潮头、展身手,彰显青春风采。
(二)积极协调资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应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正逐步向常态化、社会化和项目化运作的趋势发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所需的场所、经费等也亟待通过“高校-社会”双向互动来解决,这就需要高校在资源整合上有更大作为。高校要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加大对社会实践专项资金的划拨力度;要积极集聚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社会交流合作领域,加强同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的合作,寻找互利互惠性质工作的契合点,努力构建多模式、多生态、立体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逐步实现实践基地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实践经费由“等、靠、要”向多元化筹集的转变。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和承办者,高等院校应注重内部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加强大学生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为逐步丰富社会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运作提供理论支撑;要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科学分工,建立起运行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协调机制(如图1)。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思路的谋划、活动的组织和问题的解决,使社会实践得以有序进行。
(三)创新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就必须敢于突破常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制订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大学生所学专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运用最新的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宣传媒介开展针对新农村建设、企业转型升级、社区志愿服务、普法宣传等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强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应针对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所侧重,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社会需求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使社会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社会的需要,并能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最基层去体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了解国情民情,感受市场竞争,磨炼意志和品质,从而使个人品质和专业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
(四)健全评价机制,提升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调动专业老师、辅导员指导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科学认定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到实践基地去实地了解、召开返校后总结交流会等,通过“三比一评”(即比成绩、比亮点、比体会和师生互评),获取对所有实践服务队及其队员较为客观公正的认识。评价除了肯定成绩,还要善于指出学生的不足,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发展过程。高校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中社会实践所占分量、参加社会实践和学分的互换、专业老师和辅导员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的核算以及后续的总结表彰等。对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高校和地方政府要进行褒奖,新闻媒体加以宣传,对他们的工作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鼓励,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构建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追求社会实践活动的效能。总之,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路径。通过近些年的探索,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思路逐步明确,实践内容日趋丰富,但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激发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还需要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的共同推动。
作者:张育广王新伟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