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低年级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主要目标,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创新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旨在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医学生;社会实践;探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专业参与社会工作及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已有30余年历史,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近两年来我院开展的低年级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不同的专业、组织形式,探索低年级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模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向技能操作转化的学习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增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提高学习兴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与团队成员以及指导教师的不断沟通、磨合,接触并了解当地的风情习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1调查对象概况
1.1调查对象
为2015-2016年我院接受的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共118人;以大二学生为主;
1.2学生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医科大学、宁夏医学院等11所医学院校;
1.3专业
临床医学、卫生事业管理、中西医结合、检验、药学、影像、康复、全科;
1.4实践时间
1~4周;
1.5组织方式
学校组织、个人联系。
2社会实践活动
2.1实践内容
实践活动方案制定、实践岗位计划确定、医院及科室建设介绍、社会活动、专题讲座、学生课题调研、教学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城市的人文介绍、师生座谈等;
2.2专题讲座主题
从医的思考、医院制度与规范解读、医患沟通与医疗安全、医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如何成为合格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志愿者服务、医疗服务、医院感染的防控、医保知识解读等。
3现状分析
3.1学生特点
3.1.1学生构成以大二学生为主、极少量的大一学生;专业涵盖了临床、医技、护理、药剂、康复、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及卫生管理等。
3.1.2除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外,学生多数正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的学习,尚未接触临床专业课程;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工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1.3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与不同人群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不够、适应社会的能力弱与锻炼机会少,初次参加社会实践进入临床后普遍感觉自信心不足,发现课本知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实践过程中较难将书本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
3.2学院存在问题
3.2.1没有专门研究社会实践的机制与机构;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社会实践工作。
3.2.2没有对实践活动进行完整的规划,没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对活动缺少有效的经费支持和过程管理,缺乏成熟的评价体系;部分高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内容设置缺乏创新性,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3.2.3教师、学生、学校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有部分学生只重视文化课成绩,带有功利色彩的去追逐奖学金和各类资格证书,对社会实践不愿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少数带教人员认为学生社会实践时间短,临床知识量不足,不存在不重视的现象。少数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监督及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学校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很难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指导与监督的平台,通常是发给学生社会实践等级表,要求学生在其实践单位签字盖章,这种方式导致许多学生对实践草草了事。
3.2.4不同学校时间长短不一致,有的学校、专业时间太短,造成教学管理部门安排存在难度,影响实践活动效果。
3.3医院(基地)存在问题
3.3.1管理部门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科室和医务人员不知晓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常用见习、实习学生的要求来对待社会实践的学生。
3.3.2临床带教人员理念没有改变:普遍认为这些学生缺乏足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时间太短,没有大用。
3.3.3培养模式不够规范:①模式多样:多科及多人带教、个体带教,存在自由参观的现象;②内容复杂:规章、制度、法律、医保、专业知识、个人规范、院感要求、医护的医学专业能力等内容复杂,重点不突出;③综合授课引导、座谈交流偏少,对学生的需求了解不够。
4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和教学计划外的一切时间活动。对低年级医学生而言,包含对医疗实践活动的熟悉以及与医疗相关联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医学院校、医院三方协调,医学院校在其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承担主要的职责。
4.1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医德和法律意识为首要任务
尽管医学生专业特色明显,但在学院的专业学习时间仍有三年以上时间,专业理论的学习有学院的系统安排,可以在学院继续学习。医德是医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法律意识是医生的必备素质,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医德的依法执业的医生是社会的基本需求。社会实践又是这些学生第一次接触社会、接触医院、接触病人,是真正融入社会的开始,因此打下良好的医德基础、培养敏锐的法律意识应成为首要任务。
4.2以培养大学生观察能力为次要任务
医学是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密切接触的一门学科,而病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经济基础的不同又会产生不一样的需求,良好的观察能力将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3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
虽然专业不同,但医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沟通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提高是共通的。
4.3.1引导与感悟结合引导:引导学生①如何看:看书(时间、地点、方式)、看工作方式方法、看工作流程;②如何学、学什么:规章、流程、人文、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学会整体思考与换位思考,③如何沟通:沟通的对象包含医、护、工、患、家属、老师、同学;沟通的方式包括头汇报、书面汇报、工作交流、座谈交流;沟通内容包含病情交代、人文关怀、提问与解答等;④参与志愿服务与宗旨服务,体验患者感受。感悟:让同学们从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里走出来,晚夜间适当安排急诊岗位、临床跟班,同时留出足够时间引导学生对全天的活动进行思考、交流与总结,感悟体会以得到改进与提高。
4.3.2安全与服务结合:医学是人文科学,随着社会进步,患者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加之许多疾病的诊疗行为是不可重复的过程,安全与服务是一种必备的基本意识。
4.3.3临床与管理结合:在临床工作中,将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应用于医院的管理,从绩效管理等的讲解看临床工作与管理的相互改进,从“用药监管平台”的演示看制度、规范与临床的关系,从工作流程再造看改善医患关系的探索,等等。
4.4基地双师培养
对低年级医学生医院的带教、指导能力的不足(理论的缺乏、实践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在知识结构、规范培训、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等诸多方面仍需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培训。
4.4.1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加强学习,不仅基础理论扎实、全面,同时及时了解国内外进展。提高学生专研医学的兴趣、进行创新活动的乐趣。
4.4.2提高教学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社会实践的调研或课题报告。
4.5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学院、医院、学生之间三方评价体系,组织座谈,评价意见修订、完善实践方案,改进教学计划。
4.5.1医院对学生进行事前了解、事后评价。事前了解主要是针对学院及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改进实践模式;事后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评价。反馈学院———改进教育模式、内容;反馈学生———弥补缺陷,改进提高。
4.5.2学生对医院(医护、患方)从第三角度看存在的问题(医患、教学),提出要求与希望;
4.5.3学院对医院(医护、患方)从第四角度提出教学改进要求、培养综合能力的要求。要求医院建立规范运行机制、建立标准评价体系,优化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实施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注重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再到自助式教学的转变。
随着大学生们的危机意识、成才意识越来越强烈,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生们的自我追求。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不断开拓新的实践形式,把提高责任感、加强素质教育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对自己、对医学院校、对医院、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113-115.
[2]杨佳佳,张硕.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以S大学为例[J].探讨与研究,2015,23(014):23-26.
作者:强翁,彤盛向明,吴云 单位:兴化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