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韧性思维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韧性思维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韧性思维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探析

今年主汛期,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在我国多地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看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种灾害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叠加,人类越来越频繁地暴露在极端气象事件的严酷挑战之中。事件发生后,要认真分析复盘整个过程,全面总结教训,以“韧性思维”加强防范措施和提升应对能力,以在未来有效应对防范自然灾害事件,减少其对人类的伤害。

一、何为“韧性思维”

传统的风险管理范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在灾害等应急事件发生之前就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风险管理。而“韧性”概念更重视灾害管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强调不断提高自身性能和适应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的“韧性思维”,就是一种不断应对变化的动态属性,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系统漏洞的变化做出反应。

二、“韧性思维”对现代城市安全的启发

现代城市人多、物多、管线多、活动多,其风险源也具有多样性、交织性、衍生性和动态性。城市基础设施容易受到风险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暴雨、洪涝会导致通信、电力、运输系统局部或整体瘫痪。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分散式的应急基础设施配置应该更具有韧性,且提高基础设施的冗余度很有必要。如供电设施、供水管道的备用配置设施,要遵循“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其次,“韧性思维”融入城市规划很有必要。应对极端灾害时,“韧性”关注的应该是功能维护而不是特定的损失,是要确保极端情况下的城市功能运转有效。一方面,通过脆弱性评估找出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薄弱环节,并就此作出改进。如,做好城市生态功能区修复,增加城市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保障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另一方面,在新建城市规划的前期,全面充分考虑历史气象、水文、气候及地理条件等因素,提升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如,做好地下空间的综合使用,地下停车场、地下车道等功能区在防汛应急时,快速清除人员和车辆后可作为应急雨水调节池。同时,也可以考虑通过发放许可证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再者,要畅通公众有序参与城市安全治理的渠道,赋予社区、居民群体更多的权利和义务,让其参与决策过程,增强城市灾害风险的社会应对凝聚力。

三、加强教育,强化公众风险意识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民众在享受信息化、数字化便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危机和忧患意识。当前,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亟需提升。一方面,要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培养“极端天气不出行”的意识,在灾害到来时保持沉着冷静。另一方面,在应对大安全、大应急的全方位挑战时,家庭应急物资储备也显得十分必要,应该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还要反复“练习”,实实在在掌握使用方法才是应急逃生的关键之所在,要多实战演练让更多人真正掌握逃生的本领。

四、完善应急预案,注重防范应对的灵活性

首先,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明确回答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并且要管用。从应急动员时的警报通知,到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预警与公众撤离的指挥、协调与控制,再到应急公共信息的,全流程必须衔接流畅有序。其次,防范要坚持“以人为本”,任何应急物防、技防都是为了确保人的生命安全。一方面,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新型管理手段,确保预警预测的精准性。通过多频次、不间断、多维度发送预警信息,提示公众有效应对变化,不盲目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日常要加强对市民的宣教。预警信息后,人们接收到预警要有自然的“条件反射”,以确保自身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再者,灾场就是战场。灾害一旦来临,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要有“非军事作战”的应对思维。推动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向基层下沉,基层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集结应急队伍,相关专业救援力量“闻令而动”。同时,整合社会、民间多方应急力量,协同推进参与式风险治理,有力增加应对的力量,与时俱进地提高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

五、结语

要清醒地看到,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科学工程、长期工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能够有效预判未来突发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不能有效阻止灾害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提升城市建设的“韧性思维”,切断自然灾害发生的“灾害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与此同时,要不断强化有效措施,做好超前防范,提升民众的安全素养和应对准备。那么,在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和不确定处境时,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其对人类的伤害。

作者:李卫 单位:宜昌市夷陵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