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不强
在部分机械制造企业中,有些管理人员和职工只注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却忽视了产品的成本;有些机械制造企业面向订单生产,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导致其过分地注重销售,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对成本管理意识有一定的忽视。同时,部分企业仍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局限于生产领域,而忽略了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还有的企业在分解产品成本时,只凭主观印象算大账,将产品成本按工时、材料消耗、管理费用等几部分进行分摊。这些种种现象都是管理中成本意识不强的表现。
(二)成本控制管理标准不实
不少机械制造企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成本管理。尽管很多企业通过ISO-9001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但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有的企业甚至成本控制还是仅仅停留在成本核算上。要求企业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许多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造成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缺乏参考价值,更谈不上成本控制。
(三)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手段缺乏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现代化管理信息手段得到了提高,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不少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很多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程度不够、思想准备不足,造成信息技术在降低成本上的作用未能得到真正地发挥。机械制造业的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大量的信息交换存在于它们之间。然而由于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人工管理信息分散、各部门之间不及时共享,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大大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四)成本控制管理应变能力较差
现在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这就使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工具落后,削弱了企业应变能力。
二、机械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成本管理观念,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树立成本管理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将成本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成本管理的内容、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用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加强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同时,要不断加强员工的生产成本意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等管理制度,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时要尽量的详细,增强可操作性;明确经济责任制,将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具体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促使全员都能积极地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并加强考核,成本管理制度要适时修正、完善,以适应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二)降低材料成本,控制人工费用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在材料采购中,采购人员应掌握市场信息,多方调查,比质比价择廉采购,选择价格较低、质量较好、交货及时、信用程度较高的厂家,并与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批量采购时,企业应该采取公开招标形式,以获得最佳供应商。建立健全材料的入库、仓储、会计结算和处理等业务规程,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程办事;企业要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车间领用材料时,供应部门应严格按定额发料,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材料消耗。要对人工成本进行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无效部分,可以使用标准成本制度,事前制定相关指标的标准值,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分析,事后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达到合理配置劳动力,充分挖掘劳动潜力的目的。要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生产中人工劳动投入的无效部分,还可以采取薪金与绩效挂钩的管理制度,奖罚分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减少损失率,降低人工成本。
(三)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应当从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工艺设计制造成本。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加工件的工艺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所采用材料的性能等各种因素;在工艺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艺改进及设备、工序等的调整,通过工艺的不断改进,优化作业过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流程,在有效利用原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益生产,向管理要效益。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建立决策模型,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运行状况,决定投资策略和生产任务安排,形成生产系统的最高层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将原材料、客户、市场等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时反馈到企业各个管理层。
(四)强化现场控制,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的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减少不合格品的数量以及返修工作量,缩短交货时间,减少资源耗用,降低质量成本,从而使生产总成本下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将节约下来的人员作为其他的附加价值活动的人力资源。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就会降低。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五种管理手段,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及时清理整顿,逐步提升生产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可以采取挂牌制度,利用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的公开化、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工作流程的图表化,做到业务公开、管理规范,从而降低库存,减少生产环节的积压浪费。减少由于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一些损失性费用,有效地减少车间经费,使单位产品所分摊的费用额相对降低,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对各种开销进行关注,定期要求相关部门说明费用支出的原因,再决定是否签发。企业应建立定期检讨制度,根据企业目标追问某一支出、某一部门存在是否合理、某一岗位设置是否必要,通过不断检讨,迅速发现问题的存在,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本文来自于《北方经贸》杂志。《北方经贸》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韩玉芬单位: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