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途径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越来越高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物流企业发展已经走入白热化阶段。众多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的大环境下只有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取市场立足优势,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在这种竞争机制下,成本控制就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制高点。本文希望从物流企业的供应链视角来看待他们在经营总成本方面的控制策略,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来总结经验,希望对物流企业未来的有效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成本控制物流企业供应链运营流程
一、物流企业的运营流程与成本构成
(一)运营流程
按照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流程来说,它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了物流筹划、研发、数据互换、信息管理服务报告、货物运输、海关、仓储管理、咨询项目等一系列专属业务。
(二)成本构成
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为企业所定制的物流成本核算统一标准,让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了可比性,这非常有利于促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国家标准将物流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从显性成本核算体系中予以分离的两种物流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对企业而言,显性物流成本要按照企业的会计制度标准即要求来进行常规化的成本核算,并同时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期中同步登记相关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最后基于账外核算部分实现对物流成本资料的获取。在项目期末再对成本费用类科目进行归纳整理,并从中分离出有效物流成本。相比较而言,隐性物流成本则表示存货占用自由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它会在期末根据有关存货统计资料进行物流成本计算,然后分离物流成本。由于隐性成本不涉及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变化,所以在国家标准体系下,成本构成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有效补充。它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巨大跨越,对我国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与宏观经济政策实施都非常有利。在发达国家,物流企业已经成为市场化竞争的主流行业,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物流企业的高度需求,一方面也因为该行业所具备的鲜明特征。它的成本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了关系契约、个性服务、功能服务、系统管理、物流产品管理等等。考虑到物流成本是由于企业履行客户订单或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所付出的支出,所以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成本就就此形成。
二、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
作业成本法,即ABC成本法,它的根本思路为: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予以对待。在物流成本控制中采纳作业成本法,可拓宽成本的计算范围,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也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物流的总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总结。落实物流成本的控制,可采纳作业成本法的分析控制。同时,还需拓展物流成本的概念,库存支出的存货应能占用资金利息。针对于创新的某些产品,应能衡量潜在性的过时风险。资金周转要加快速率,物流成本也应涵盖着库存占有的资金利息成本。在现今状态下,企业控制物流成本可采纳的途径包含了如下:
(一)作业成本法在事前成本控制运用
作业成本法依照的计算基础即为物流耗费的作业成本,这种方法采纳了集成管理及作业会计的计算方法。针对于事前的物流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可以回避不平衡的间接经费分配,也克服了信息失真的潜在隐患及威胁。在这种基础上,企业日常经营即可获取客观的物流财务信息。针对于事前控制,作业成本法妥善调配了总体的间接物流成本,成本计算设定的对象为作业,并非单一的某类产品。计算间接费用时,也衡量了多样的成本动因及多样标准。这样做,兼顾了各类技术要素表现出来的成本控制影响,从总体上提升了成本运算的精准性。当物流企业实施物流成本控制与分解后,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实施状况及反应作出下一步的规划与判断,为此要求物流企业能够具备较灵活、成熟且因势利导的成本控制能力。作业成本的设定其原则是要保证企业对物流成本与利润控制的双赢,所以它的设定是具备一定范围的。当作业成本设定以后,就要对整个供应链流程及设定目标成本进行基于时间约束环境下的有效分解。其主要原则是要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时间来实施有规划的分解过程。在作业成本分解过程中,控制过程对其影响最大,分解成本与控制成本二者呈现随时变化的正相关关系。物流企业会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作业成本法来对供应链中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监控,最终实现对成本资源库中资源消耗量、作业消耗量的相关计算,并适当分析其差异,再寻找差异原因解决问题。与之相应,客户满意度也会随之变化,当客户满意度最高时,也代表了成本控制达到最佳,如此持续下去就能促成物流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之间的互助共赢,使双方都能持续稳定合作发展,也更有利于物流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
(二)作业成本法在事中成本控制中的运用
在事中成本控制中,主要包括了订单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两方面,对这两方面的控制要达到统一控制、统一管理。首先要建立严谨的系统成本监控体系,对企业内部物流运输所造成的超额支出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然后通过净资产投资报酬率与成本利润率来对企业财务效果进行衡量,使成本利润能够明确反映出物流企业总成本与毛利润之间所存在的线性关系,研究企业成本利润率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总成本状况。根据上述计算推理来权衡收益,并做到对企业支出的有效控制。对于事中的物流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设定了成本驱动因素。在作业成本法中,物流企业直接成本的发生根源即为多样要素驱动下的作业成本。从核算程序来看,核算物流成本可分成如下步骤:首先,要确定主导的物流作业。详细划分间接费用相关的各步骤作业,设定作业中心;其次,资源成本应被妥善调配于各流程的物流作业,依照耗费的真实成本来妥善调配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最后将会被分配给各个产品,依照作业动因来做出这种分配。在汇总步骤中,还需汇总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分配至产品的总成本,这种基础上计算可得总体的物流成本。此外,物流企业与需求企业之间是呈现上下游纽带关系的,所以在实施订单处理过程中也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并以信息共享的形式缩短时间成本,建立基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与所发送产品信息之间的共享,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速率,进而增加订单数量,创造更大收益。订单处理成本控制也是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事中控制中的首个环节,它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接受来自客户的订单,并在与客户完成基于信息技术渠道的沟通以后保留客户物流信息,完成订单建立。在处理订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货物订单接受、货物发送、客户收货这3大主要步骤。在处理订单过程中绝对不能使其被处理的时间过长,因为这样就有可能提高存货的成本,使订单收益下降。所以应该考虑基于供应链的订单处理流程。物流企业要想提高运输成本控制效率,就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运输规划,并了解可能影响运输成本的相关因素。在现代物流企业中倡导快速响应型物流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就迎合了物流距离与物流成本之间的控制关系。同时,这种模式也消除了物流运输中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物流安全库存量正在不断向小批量货物运输方向转换。所以在基于时间和距离所产生的运输成本控制过程中,物流企业的管理层也在将企业自身的订单逐渐向小批量方向转变,实现对运输成本的合理有效控制,同时这也是为了避免物流延误现象的出现。
(三)作业成本法在事后成本控制中的运用
事后成本控制针对于物流企业,是尤为必要的。相比于常规方法,作业成本法设定了更多的运算对象,后续在核算成本时也设定了更复杂的较多步骤。最近几年,企业提升了根本的生产水准,与之相伴的客户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作业成本核算还需兼顾多步骤的物流作业,计算得出耗费的精准资源。事后成本核算应当整合效益及成本,依照真实的企业成本结构予以考察。作业成本法应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物流收益,有序管理成本。基于作业成本的物流企业在成本控制时会进行财务绩效考核,它所考核的不仅仅是物流企业成本,也考虑其他绩效指标,例如企业整体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目标。作业成本法可以精确物流成本信息,改善了经营过程,也为资源决策及物流定价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因而多数企业都采纳了这一方法。实施作业成本法,改善原有的物流会计系统,增强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物流企业的每一个经营运作动作都应该围绕供应链客户来完成,满足他们所有的物流服务需求,并保持与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物流企业应该设计并采用辅助客户评价的投诉率监测系统,并定期观测企业的满意率与投诉率变化,从客户接受服务后的反馈信息来对企业自身的运营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客户不满意投诉的原因所在,并快速采取相应对策,明确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控制企业总成本。
三、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物流企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逐渐形成了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这也在告诉物流企业,应该将自身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合理有效的合作、互惠互利关系,只有这样我国物流企业才能避免起步较晚,受跨国物流企业市场竞争等不利因素,在保证高水平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物流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力,实现对企业总成本有效控制的良性发展循环。
参考文献:
[1]张珂.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3(20):41-43
[2]许文静.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63-65
[3]朱铁松.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探究及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9):42-43
作者:马晓东 单位:东风捷富凯武汉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