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界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和工程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工程教育应当从科学向工程回归。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大工程观念”,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2010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卓越计划”与CDIO教育模式有相通之处,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创新教学理念
卓越工程师所培养的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强、理论扎实,能够适应工程实践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师,而不仅仅是“简单操作型”的技术工。传统金工实习的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以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较低层次上,远达不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因此,需要改革传统金工实习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参与一个实际产品的设计,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团队讨论及自主思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入项目教学法,致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我校本科二年级机械类已经有机械基础知识的学生,根据具体的项目方案,采用“团队学习”的方法,通过动脑、动手、交流和合作,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以成果形式予以展现。具体过程:确定项目任务、实施方案工艺制定、加工产品零件图、装配各零部件、检查、考核、评估。
3.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3.1确定项目任务
金工实习时间为四周,4~5人为一小组,项目题材选用一套结构较为简单的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
3.2工艺制定
项目任务确定后,根据塑料盖产品图,绘制模具各板块的零件图,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模具各板块的加工工艺。
3.3加工零件及完成装配
根据制定好的加工工艺,分配学生在各个工种中进行加工,最后按照装配图纸的要求,将所有零部件组装起来。3.4检查、考核、评估学生完成项目作品后,首先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检查,互评打分;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制定的工艺合理性、零件加工精确度、装配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项目作品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完成项目验收。
4.运用多媒体教学及模拟软件,优化教学手段
4.1运用多媒体软件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金工实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也不可忽视,需要重视教学互动效果。教学互动关键在教师,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充实知识和开拓思维,更新知识。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进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深入,适时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保持学生的思维活跃和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4.2运用模拟软件优化数控加工的教学手段
我校建立了由1台教师机和20台学生机组成的数控仿真模拟实验室,配备了数控仿真模拟系统,具备多种数控系统机床操作全过程和加工运行环境仿真的功能,优化了金工实习的教学手段,有效的弥补了数控机床的不足,大大减少了设备、工件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了实习成本,而且也不存在安全问题,学生可以独立、大胆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有效保证了数控加工的实习效果和安全。
5.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方式
我校金工实习的考核方式一直都是采用出勤率(40%)和学生最后所交的加工工件质量(60%)作为考核标准。这样一来,一部分学生存在懒惰和应付考核的思想,虽然每天按时到达实习工厂,保证了出勤率,但是并不练习,到了交工件时叫其他同学代加工,甚至有的拿上一届同学所做的工件来应付考核,实习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考核方式,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为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出勤率占30%;加工工件占20%;小组互评占10%;实结占10%;答辩30%。学生需按时到达实习工厂,并认真加工工件,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打分,互相监督,完成实结报告。最后,老师对学生上交的工件及总结报告进行随机提问,综合素质的考核。
6.结束语
本文结合我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入项目教学法,打破了工种界限,将各个教学模块连接为一体,在实践技能训练中融入工程系统理念。在数控加工教学中引进了数控仿真模拟系统,优化了金工实习的教学手段,有效的弥补了数控机床的不足,保证了数控加工的实习效果和安全。在评价考核体系中,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判。通过金工实习的教学改革,培养了我校本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了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赖曲芳 付鹏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