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实习论文:师范体育实习优化初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实习论文:师范体育实习优化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体育实习论文:师范体育实习优化初探

本文作者:赵永峰温搏梁俊雄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内涵与实验

1“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的内涵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模式是将集中和分散二者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习要求而组织实施的实习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统一的实习时间内,一部分学生集中实习,一分部学生分散实习。该模式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的不足,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缺点是实习效果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而且实习成绩的评定也因标准不一而无法比较。“选择性集中与分散”模式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模式的优化。它是指在统一的实习时间内,派遣学生前往有可能就业的学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的一种模式。选择性:包括实习学校的选择、派往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多个方面。首先根据以往实习信息,选择真正能够提高毕业生实践水平的实习学校前往实习。其次,根据了解信息,该实习学校或实习地区在未来一年,有招聘体育教师的计划。学校根据所需专业,选择性派出该专业优秀学生前往实习。第三,本着宁缺勿泛的原则,选择对中学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研究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第四,实习学校的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院择优录取。集中分散:学生采用集中实习模式,但又具有分散实习的特点。规模较小,一般8-10人为一组,学院安排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不长住实习学校,而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等通讯工具和实习学校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按照规定指导教师定期前往实习学校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2“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的实验

1)实验对象与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53名实习生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校内见习阶段(2011.09.19-2011.10.30)时间长度为2周,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进行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校外实习阶段(2011.10.10-2011.12.05),时间长度为8周,分别进入各自接收学校进行实习。实验分组:根据接收学校下年度能否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接收实习生人数计划将53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21人),对照一组(15人),对照二组(17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各包含两个实习学校。其中,实验组采用选择性集中与分散模式;对照一组,采用教师带队的集中实习模式;对照二组,采用小组分散实习模式。实验地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六所中学为实验地点。其中实验组在顺德一中实验学校(9人)、顺德郑裕彤中学(12人);对照一组在顺德工业中专(6人)、顺德一中大良学校(9人);对照二组在顺德华侨中学(6人)、顺德杏联中学(11人)。

2)实验效果的检验

实验前的检验:在校内实习结束前两天内,组织专职教师对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以下六个指标的检验:指标一,思想行为表现;指标二,技术课教学;指标三,理论课教学;指标四,课外体育指导;指标五,班主任工作;指标六,教育调查报告。说明,由于校内实习的特殊性,指标四、五、六分别选择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熟悉程度、教育调查的撰写能力等进行评分,通过检验,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的检验:在校外实习结束前一周内,再次组织教师对三组同学相同的指标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实验组各项平均得分为96、89、87、88、92、83;对照一组1平均得分84、84、81、82、80、90;对照二组平均得分80、81、77、80、85、75。通过方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一组P=0.022,说明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二组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105,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除了指标6,教育调查报告得分较低外,其余五项指标得分均远远高于其它两组。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前五项指标是实习生在未来实习单位有可能获得就业岗位切身相关的实习内容,因而学生主动性很足。实验组指标六成绩较低,因为该项成绩的获得,是在实习结束后,返校后由各带队教师给予评分的,对其竞争就业岗位帮助不大。因而,学生主动性较差。说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未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指标一,思想行为表现方面,实验组远远高于其他两组,说明,因为实习与自身就业挂钩,实验组的同学认识到了实习工作对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因而在实习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能始终严以律己;而其他两组同学,刚开始实习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疲劳与松懈,不能始终如一的完成实习工作。教学工作方面,指标二和指标三,各组均技术课教学得分高于理论课教学,说明在实习工作中,同学们“重技术轻理论”。当然教学中技术教学时数远远高于理论教学时数,但两者实验检验的评分标准也不一样,技术课教学评分更为严格。另外,从某种角度来说,对照一组,由于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的双重指导,教学实习得分应当优于其他两组,但实际情况是实验组两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一组,结合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之间的差异性检验,说明能动性是实习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保姆式”的集中实习模式和“放羊式”的分散实习模式,对学生实习帮助并没有差异性。指标四课外体育指导和指标5班主任工作,数据说明,这两项指标带队教师的过多指导,会起到一个相反的作用,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不能使同学们放开手脚,从而影响实习的效果。指标六教育调查报告,由于对照一组,在带队教师的不断地督促和随时随地的指导下,实习效果较好。所有得分中,对照二组该项成绩最低为75分,结合实验组较低的83分,说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在实习工作中学生中间普遍存在“应付差事,完任务”的特点,这种现象应当在今后的实习中引起重视。

“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作用与意义

1实习为择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和条件,缓解了就业压力

在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知识改变命运”个人笃信的励志名言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高校在校生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1年,全国不少省市的高考统招录取率达到创纪录的80%,因此,只要你不放弃,坚持参加完高考,基本上都有希望上大学。据最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201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校规模与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与大学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奋斗了多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甚至是更高的学历与学位,到头来却落得“毕业等于失业”的无奈境地。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甚至出现恶化。[5]“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就是通过实习以获得实习单位对学生的了解,同时它也是实习生进行自我推荐的一个机会。在实习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从而达到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的目的。“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能选择到能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机会的单位,然后再去实习。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就业一般由本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管理,但庞大的工作量,使得各高校的这类部门,很难真正走出去寻找就业单位,“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就是在实习前,发动本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各方面渠道,收集下年度各用人单位的详细情况,然后汇总,比较,作出选择,决定前往实习的单位。因此,这样实习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这种模式,深化了学校在学生就业中的位置,将学生的就业细化到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扩充了教师的职能作用。

2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竞争是一种文明,社会因竞争而进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演进的法则及基本动力,也是人类生活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处于一个强者的时代,竞争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对人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直接会对这个竞争的时代。2002年,我国第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竞争力,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人的竞争力。[6]因此,我们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竞争力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要使学生知道竞争能力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要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参与竞争、培养自身的竞争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实习的改革理论是:通过实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门技能的人才。[7]“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就是在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可能上岗的单位去实习,先通过校内学生之间的竞争,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前往实习学校,通过实习学生之间的竞争,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一种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模式,使学生在未走出校门前,就切身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性,感受到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通过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将压力转化成动力,进而形成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形成,将是他们未来在社会获得较好发展的宝贵财富。

3完善了教育实习理念,充实了教育实习的目的

现代教育具有实践性,教育应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并逐步得到加强。[8]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目的不仅是检查学生大学多学的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完成他们从学生到教师的过度。[9]传统的教育实习,它就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一种教育过程。1957年《教育部颁发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暂行大纲的通知》中,对教育实习的目的规定为,“使师范生把平时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地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使他们基本上具有在中等学校独立从事教学和教育工作的能力”。我国现行的几种实习模式,基本上能完成上述的教育实习目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我国各行各业广泛进行。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接连颁发多项文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发展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在教育部没有出台新的实习的政策前,“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在原有的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教育实习目的中加入择业,即响应了国家文件精神,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新时期教育实习目的的一种探索和完善。

4深化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对我国的教育来说,过去成功的教育理念就是未来教育的最大束缚和障碍。简单的来说,我国传统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大量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来培养人,把人变好。“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这种在很强烈的功利性的环境下的教育,一直不为我传统教育所接纳。当代中国推行素质教育,阻力重重,很难突破,症结在哪里?就是我们没有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墨守成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百家争鸣,才有诸子百家,才有当时的繁荣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有推翻重来的勇气,让学生在有压力的实践中去学习,在有压力的学习中去实践,从而真正实现“要我实习”到“我要实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