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企业会计文化的界定
企业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者对它的研究还是很宽泛的。由于会计学的深入研究和对会计工作要求的增多,让我们继续去探寻企业会计文化的动因;这个动态原因是根据现代企业文化和企业会计文化本身的规律,及企业会计文化所获得的结果。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撞击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企业会计文化学的产生。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这两者在接触中共同前行,企业会计文化学就是在两者的相互摩擦中顺势出现的。企业会计文化在以企业作为基础,作为底层建筑,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的是将人本身作为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在现有的文字资料中检索,有关会计文化内涵方面的文献是比较少的。参考会计文化内涵的界定,本文将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能让企业全体员工广泛接受,并遵照的会计理念、和会计行为。其中,企业会计文化包含企业会计物质文化、企业会计行为文化、企业会计制度文化、企业会计精神文化。
二、内部环境构成对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影响
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书中,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了如下界定,认为内部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多个构成要素,如企业文化、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权责分配以及机构设置等,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本文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内部环境构成对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从公司治理结构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股权比较分散;另一种股权比较集中。如果公司的股权分散,那么在公司做出决策时,通常会经过层层决议,这样就会比较民主。在大多数股东觉得会计文化很重要,且很有必要实施时,那么这个决策就较为容易执行下去。如果公司的股权集中,那么公司就比较容易形成“一言堂”,很多决策由公司掌舵者的意愿决定。这时候,如果第一大股东认为建设企业会计文化很重要,那么这个重视会计文化的精神就会很快贯彻下去,如果他认为不是很重要,那么这个企业短时期内都很难重视会计文化。
2.发展战略的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激进的发展战略;一类是保守的发展战略。
激进的发展战略通常表现在:
(1)未来规划发展的速度较快,
(2)规则的意识不强,
(3)融资的杠杆比率较高。
保守的发展战略区别于激进的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
(1)未来规划发展的速度稍慢,
(2)规则意识稍强,
(3)融资的杠杆比率稍低。民营企业既没有政策的扶持,也没有加入国有资本,并且在中国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民营企业的工作效率较快,对工作时效性要求较高,它们往往采用比较激进的发展战略。民营会计文化讲求工作效率、沟通效率,有民营企业经常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甚至有通过违反法律法规来掩饰民营企业业绩的行为。激进的民营企业未来规划发展较快,有的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做的就不是很到位,有的企业的营业销售收入可能会偏高,有的企业内部管理环节比较薄弱,管理会计的职能会弱化。激进的民营企业规则意识不强,企业的盈利与否往往是掌舵者们更注重的。
3.人力资源与内部机构的影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和内部机构设置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会计文化。有的民营企业相对注重对外报账,有的民营企业注重对内报账。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要求不同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不同会计人员的职责范围。简单来说,去有的民营企业消费,就算消费者没有提出要发票,民营企业也会主动提供;而有的民营企业,就算消费者提出要发票,民营企业也会找种种理由只开具部分金额的发票。有的民营企业,在会计报账过程中,需要层层审批;而有的民营企业报账程序简单,有的甚至连凭证都不需要出具。有的民营企业有独立的融资部门,有的民营企业融资部门的工作是归入财务部门的。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内部环境构成中的人力资源、内部机构对会计文化的影响。
三、内部环境视角下的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现状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为民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企业会计文化探寻的深入,指引和推进了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在了解深入研究的同时,民营企业会计文化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企业会计文化包括了国有企业会计文化、民营企业会计文化、外资企业会计文化等。作者认为民营企业在会计文化中更有发展潜力,是以本文以民营企业会计文化为例,增强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使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可能达成可持续发展。本文所涉及的民营企业的概念,是指除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其他类型只要没有国有资本的企业,都属于民营企业。本文界定的民营企业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其中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关于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研究,本文在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内部环境的视角下来具体阐述。民营企业现状涵盖的面主要包括:核算、涉税、融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内部控制等。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具体分析涉税的现状、融资的现状和管理会计的现状。
1.涉税风险与税收负担的平衡。民营企业税务方面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企业各自涉税风险与税收负担的平衡。有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降低风险,有的更倾向于降低税负。更倾向于降低风险的民营企业在税务筹划时是规范的,是遵循着法律法规操作的。更倾向于降低税负的民营企业在税务筹划时经常“打擦边球”。例如,在很多民营企业,为了减轻税务负担,人员的部分工资通过费用报销而非正规的工资薪金来发放。还有的民营企业,通过所有的员工都领一样的工资来避税。这样没有体现出薪酬的结构差异显然是不合理的。由于民营企业掌舵者对公司业绩关注,对公司盈利能力关注,所以民营企业为了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会计文化也需要适应民营企业自身的特征。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下,其会计文化主要有灵活的特征和选择的特征,只是偏向规则,但是具体的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因为有可能对同样状况下,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民营企业管理中,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就可能做相应的变更。民营企业的会计制度,可能根据内外部的信息变化,而及时进行改变。部分民营企业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各自精明的头脑来确认经营成果及盈亏。这部分民营企业的账本,归掌舵者自己保管,不依照中国法律法规设置会计账簿,进行核算。民营企业没有根据法律法规建立账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民营企业怕把收入全部入账后,多缴纳税金;有些民营企业担心需要聘请会计,从而增加成本支出;还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反正是自己的公司,这是自己的钱,那么记不记账无所谓。
2.融资中可接受的融资水平和融资成本。民营企业中的融资杠杆和融资成本偏高。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倾向激进,发展比较快,资金短缺,因而很多民营企业的负债率都比较高,有的10%~20%,有的甚至超过了20%。如果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造成融资成本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合同上的利率较高;
(2)借款所需要办的手续繁琐;
(3)手续办完所需要的时间周期长;
(4)就是算成功,也会有许多附加条件,例如存贷挂钩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困难。
3.管理会计中运用水平的不足。民营企业中对于管理会计运用的差异很大,有部分民营企业比较精细,而有的民营企业还完全没有运用。以预算为例,诸多民营企业没有全面预算这个过程,就是有预算这个环节的,预算指标也不齐全。针对全面预算,民营企业花了大价钱、精力编制了,但是没有得到执行,预算的具体内容并没有落实下来,只是流于形式。民营企业中很多并没有结合适当的奖惩制度,来配合全面预算的实施。并且在企业的管理会计中,也没有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来实施。
四、内部环境视角下的民营企业会计文化对策
1.转变观念。
(1)从粗放到规范。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之路,应该是粗放化到规范化的转变。例如,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内部的管理环节较为简单,部分民营企业的老板只要控制住财务部门,他掌管的就是公司现金的流出。而且,财务部门的工作相当不符合法规,原因仅仅是因为有熟人关系,或者有亲戚关系。为了企业规模的更大发展,这时候民营企业就需要转变观念,公司管理越来越规范,财务部门的审批越来越规范。
(2)从人治到法制。民营企业挺过了艰苦的初创期,为了向规模更大的企业转变,就要经过人治到法制的转变。目前的人治民营企业强调民营企业自主决策,经营灵活,组织反应较快,但是它也存在着家族式管理,处事容易感情化的问题。一些职业经理人若是非家族成员,则很难在高管层留任,这带来很多问题,如民主性缺失、决策随意性太强,科学性不够等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权力及利益的划分及发展方面,民营企业家族成员容易产生分歧,进而使得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弱化,这种成员之间亲近的关系则会引起企业产生严重的恶果。这时就需要转变观念,民营企业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确实会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愿忍受这变革中的痛,就毅然将苦心打造的这些标准、制度、流程扔弃。企业管理者们在诉说制度、标准、流程难以执行和实施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从自身方面去寻找一下原因和答案,员工的不执行源于管理者的不执行。
(3)风险评估分类管理。民营企业在转变观念的过程中需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的分类管理。不同的民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管理要求的高低,对固有风险实施评估,在评估之后,运用分类管理进行操作。在分类管理时,合法合理的规避风险,分散风险。民营企业应注重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的设计,财产保护的控制,预算的控制,运营分析的控制,绩效考评的控制及合同的控制等。
2.建章立制。企业家应该认识到会计文化是可以引导的,并可以影响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行为。民营企业应该确立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要随意变更会计准则;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用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用制度指引会计人员。民营企业建立的激励员工的制度,通过激励会计工作者努力工作,以便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1)税务风险的管理制度。做好税收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根据民营企业自身不同时期的税收管理战略,制定分阶段的税收风险战略规划。在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存在差异,初创期的民营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大,企业往往倾向于减低税负。在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逐渐倾向降低风险。所以,民营企业要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因地适宜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2)融资项目的审计程序。民营企业在融资时,遵循以下的步骤:拟定筹资方案,论证筹资方案,确认方案是否可行,若方案可以则进行审批程序,决定方案是否通过,方案通过后接着筹资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确认用途是否改变。如果用途没有改变,那么接着拟定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确认方案可行后决策审批,决定此方案是否通过,方案通过后继续投资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最后投资处置。
(3)全面预算的管理。民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与经营、财务、投资等价值相关的总体计划,是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细化。对于全面预算的不足:首先,在预算时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意识。其次,编制预算必须适应自身企业的动态管理环境。每个民营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在不同的时期的表征不同,所以预算的制定要符合其当时的动态管理环境。接着,预算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的既定预算系统统一进行编制,以规范企业的运营。且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全员,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最后,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对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职责范围及员工间的相互关系都应有规定;所有责任中心也是依据可控原则进行的划分,也就是说要做到义务清楚、工作清晰、互相连接。
3.规范会计部门行为。
(1)事前行为的规范。民营企业会计部门在事前,首先,把握当前自身公司的会计现状,并且时刻有发现会计问题的意识、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其次,设定为了民营企业更好发展的会计目标,并分析可能会产生相关会计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各种会计预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区分导致这个方案成功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这是比较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制定适合自身企业会计部门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制定适合的计划。
(2)事中行为的规范。民营企业会计部门按照预定的计划、标准,根据已知的内外部信息,设计出适合自己会计部门的行动方案;再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操作,努力实现预期目标。根据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进行企业的整体布局,采取有效的行动。
(3)事后行为的规范。民营企业会计部门确认是否达到了目标。可以根据会计效果来检查会计目标是否完成。最终需要进行效果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将采取的会计对策进行确认后,再进行总结分析,把完成情况同预期的会计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预定的会计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会计结果,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对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那就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文化在企业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民营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会计文化方面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本文通过内部环境构成对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影响,以及内部环境视角下民营企业会计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首先,转变观念:从粗放管理到规范管理、从人治到法制、再到风险评估的分类管理。其次,建章立制:完善税务风险的管理制度、做好融资项目的审计程序、完善全面预算体系。最后,规范会计部们行为:做好事前的行为规范、事中的行为规范和事后的行为规范。
作者:王思梦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