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章以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选择广东省范围内624家民营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有223家企业设立了内审部门,401家企业未设立内审部门,内审机构设置比例偏低。文章首先从区域、行业、类型、时间四个方面了解分析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差异;在进一步分析民营企业设立内审部门动机,通过数据发现广东省民营企业设立内审动机主要是管理动机还未上升到治理层面;同时对223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设立的效果进行分析以及401家民营企业不设立内部审计的原因分析。最后通过调查分析,揭示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广东;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查报告
一、引言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民营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了解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和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对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次调研针对广东省范围内民营企业,一共发放调查问卷842份,收回调查问卷808份(其中面谈372份、邮件268份、电话168),样本回收率为95.96%,剔除信息不完整及错误问卷,保留有效问卷624份。此次调研范围广泛,企业类型众多,能够真实反映广东省民营企业内审设立现状。
二、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设立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区域、行业、体制、成立时间对民营企业设立内审的影响,调查问卷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收集了民营企业设立内审部门的相关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区域差异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民营企业内审的发展水平。从表1可见,不同区域民营企业设立内审机构的比例略有差异,但整体都偏低,特别是粤北地区,设立内审机构的比例仅为25.81%。粤北地区包括了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河源市和云浮市五所城市,主要是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据2016-2018近3年广东省21市GDP排名中,清远市(14位)、韶关市(16位)、梅州市(17位)、河源市(19位)和云浮市(21位),云浮市连续三年排在最后一名,粤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从而企业内审部门设立比例偏低。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行业差异
本次调研的624家企业中,一共涉及了58个不同的行业,行业涉及面十分广泛。调研民营企业中数量排在前三的依次是:商务服务业(23.24%)、批发业(17.31)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97%)。但从内审设立占比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工程建筑业(100%)、金融服务业(100%)、汽车制造业(100%)和保险业(100%)。可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行业风险会决定企业是否设立内审部门,从调研数据分析可见设立内审部门排名前面的企业都是行业风险相对较高的企业。说明设立内审部门能够对企业起到风险管控作用。内部审计可以直接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检查和评价的对象,通过审查、评价帮助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优化。
(三)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类型差异
企业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设立内审之间的差异。从调研数据发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审部门的比例最高为84.6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股份制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审部门并配置单独的审计人员。剔除20家上市公司因素,比例降为66.67%。股份制企业股东较多,股东一旦没有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又有监管需求时,就会选择设立内审部门对企业进行管理。股份合作制企业一共有1家企业,设立内审部门为零,原因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特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行民主管理,企业决策体现多数职工意愿。这样的企业大家共同监督共同管理因而设立内审部门的需求较低。
(四)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时间差异
随着经济发展的推动和相关政策制度的日趋完善,内部审计在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调研数据发现,近5年成立的企业设立内部审计的比例最高。可以看出越是新成立的企业越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同时也是近些年内部审计的发展和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广泛,因而对新成立企业的影响较大。
三、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设立的动机分析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经营层次上的审计监督。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动机一般有两种治理动机和管理动机。治理动机是出于管理者更好的管理公司,有效的把控风险,是公司治理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内部审计发挥治理作用,能够减少企业报表错误、改善内控环境提升公司业绩。管理动机是出于所有者监督管理者,或者协助管理层对下属组织进行监督和控制,是对经营权的监督,能够提升公司的绩效管理。通过对广东省民营企业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民营企业设立内审部门的动机出于管理动机还未上升到治理层面。管理层为了有效实施管理控制,而通过内部审计来监督较低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履行情况,并借助内部审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本次调研我们从总经理是否为股东、监事是否为股东、分支机构汇总数几个方面了解到,当总经理为非股东、监事为非股东以及分支机构数量越多时,民营企业越会设立内审部门。从表2可见,股东出于对企业管理的需要,需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监督管理层,此时设立内审部门的比率最高为77.92%。相反如果总经理为最终控股人,说明股东有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进行有效的日常监控,此时设立内审部门的比率最低为27.08%,设立内审部门的需求大大降低。监事作为公司的监察成员,主要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可以起到防止董事会、经理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作用。从调研数据可见,当股东为非监事时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比例最高为49.12%,相反如果监事为股东,设立内审的比例就比较低为24.24%。企业为了更好的管理分支机构和对外投资企业,通过设立内审机构,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企业管理。从调研数据可见,当分支机构和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达到50个以上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比例最高,为94.74%;当分支机构和对外投资企业数量为0的,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比例仅为26.75%,两者差距较大。同时我们还发现,当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小企业,老板即经理,管理需求较弱时,企业是不会选择设立内审部门。相反,当公司规模越大、资产总额多、营业额越高时,越会设立内审部门。从调研数据可见,企业为大企业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比例越大(73.33%),企业为微型企业时,设立内审部门的比例为(11.34%)。公司资产总额越大的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越高,资产总额为120000万以上的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为77.78%。相反当资产总额少于300万元的企业,比例仅为21.61%。从营业额上同样也能体现相同的情况,当营业额为100000万元或更多的企业设立内审机构的比例为77.05%,相反营业额少于100万元的企业,比例仅为17.81%。说明规模越大、资产总额越高、营业额越大的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越复杂,越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企业。相反规模小、资产总额低、营业额低的企业设立内审机构的需求越小,受企业规模各个方面的限制,企业可能并不会考虑单独设立一个内部审计机构。
四、广东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设立的效果分析
本次调研的624家民营企业中,有223家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了解这223家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本次调研从设立内审原因、内审人员招聘条件、内审隶属关系、内审职能四个方面分析内审设立效果,从而发现内审设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建议,更好的指导民营企业内审工作的展开。
1.设立内审原因分析
从调研数据发现,民营企业设立内审机构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自身管理和进行市场竞争的需要,占比37%;其次是解决受托责任关系进而完善治理架构的需要,占比14.77%;第三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母公司、集团)要求占比10.99%。可见设立内审机构的民营企业都认识到了内审的积极作用,认为内部审计机构能够有效管理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组织治理结构。同时也说明民营企业设立内审的“管理”动机是远远高于“治理动机”。
2.内审人员招聘条件分析
内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其工作能力的高低水平,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水平。为了了解广东省民营企业内审人员的具体素质,我们从企业招聘人员条件的角度去分析广东省民营企业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条件和素质能力。从表3可见,民营企业内审人员中具有高职称高学历水平的较低。企业看重的是内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看内审人员是否具备相关从业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内审的更高发展,企业应该在人才招聘和激励上给与更多的优势,争取留住优秀人才。
3.内审隶属关系分析
内审隶属层次越高,内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越强。内审的独立性越强,越能发挥自纠自查发现企业问题的作用。当发现不当行为时,也更能够提出质疑,达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的目的。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4种。内审机构隶属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占比最高,为32.74%。这说明大部分企业能够意识到独立性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这样设立能够保证内审的独立性,赋予内审机构相应的权利,能够有效的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但是调查数据发现有60家(26.9%)的民营企业的内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经理,这样设立将大大降低内审的独立性,导致内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内审工作的开展。
4.内审职能分析
内部审计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固有内在功能,能反映出内部审计的本质,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从调研数据发现,广东省民营企业内审机构的职能主要是:检查各项业务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效率、效果占比51.66%,其次是保护财产,查错纠弊占比33.58%。可见广东省民营企业的内审机构还是监督主导型,侧重于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内审治理层次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总体上来看广东省民营企业设立内审机构的比例还是偏低,整体比例为35.74%,也就是10家民营企业中才3.5个企业设立了内审部门。同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门民营企业不设立内审部门的原因还是出于成本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问题,导致民营将成本问题看的比较重要,同时部分管理者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无法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导致了民营企业内审设立偏低。民营企业本身优势不足,不能吸引住优秀人才,导致内审员工难招或者内审员工岗位胜任能力差,进而导致内审人才匮乏,内审机构设立不足。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对内审工作的认识
国家、政府或者相关职能机构,可以通过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效用,利用报刊、电台、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来宣传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进而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促进民企健康发展。同时民营企业内部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相关的宣讲与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内部审计相关知识,帮助内审人员不断成长。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实现内部审计的实际有效性。
2.规范审计机构设立、提升内部审计地位
民营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特有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政策和制度。其次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应增加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注重工作安排、机构人员设置,企业决策和考核应以内部审计的结果为依据。民营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更有效地实现审计意见或决策,并进行独立的监督活动,内部审计机构应处于比其他职能部门更高的地位。为了保护其独立性,在开展工作业务时不应受其他职能部门的约束。随着民营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民企最佳的管理模式是实施董事会制度的管理模式,设置审计下属委员会,设立内部审计规则,提升相关制度的公平性及合法性。规模比较小的民营企业,也可以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管理组织的监督下设置审计小组,监督和规范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而促使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以及审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童蕾.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4(10).
[2]周勋英.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财经界,2015(12).
作者:张丽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