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外事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外事工作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当今经济形态下更为重要。强化外事工作的价值,创新外事工作的模式,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动力。本文概述了企业外事工作的涵义,从创新发展视角出发,分析了企业外事工作在自身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从国际化市场开拓视角,分析了企业外事工作所应当具有的主要内容,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更好的开展外事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外事工作;企业经营;作用;创新发展;国际市场开拓
一、企业外事工作的涵义
从企业外事工作的内涵来看。企业外事工作是指企业对国(境)外工作中的计划、管理、指导、协调、服务和审核,以及国(境)外宾客接待与交流访问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编制企业外事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外事工作计划、负责企业因公出境人员的证件申办和管理、负责企业因公出境人员的安全和保密纪律教育、管理企业因公出境人员的出访总结、汇总企业管理干部因私出国(境)情况、接待境外访问交流的客人及团体、组织参加和承办国际会议和国际经贸展览、接受外国捐赠、对外籍人士表彰奖励和聘任、办理技术引进、负责进口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的现场翻译和外国专家管理。从企业外事工作的外延来看。企业外事工作的外延泛指企业的一切对国(境)外交流活动,涵盖涉及对外工作的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做外事工作的大外事格局。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深化已建立的友好企业关系、发展新的国际友好企业、用好国际友好企业资源、编制利用外事资源计划、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以利用外事资源、建设外事资源、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和建设外语翻译队伍等。
二、创新发展层面的企业外事工作的价值
传统的外事工作研究认为企业进行外事工作是想要利用其特有的优势来节省交易成本,这些观点说明企业为何要外事工作但并未解释外事工作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表现。有些学者从追寻策略性资产观点解释外事工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认为外事工作可以产生知识外溢的效果,也就是从外国得到知识外溢的利益提升本国企业的创新表现。外事工作可以增加企业学习的机会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外事工作可以使其营运形成跨国的网络体系,这种国际营运网络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表现。外事工作所形成的外部网络使得企业更容易触及创新的关键资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跨国创新活动,通过企业的外部网络可以取得企业所需的研发资源。外事工作所形成的网络系统可分为两种型态,即本国公司的网络系统及外国伙伴的网络系统。这两种网络系统的知识可以促进国际合资企业的技术能力。有学者认为外事工作与创新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外事工作可以使企业更具创新能力,而当企业投入庞大的资源来从事创新活动时,企业必须面对高度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一旦有创新的成果出现时,企业必然会竭尽所能地利用该创新优势来填补先前的外事工作投资,如果企业只局限在本国的市场,则其所获得创新利益必然有限。企业只有大力开展外事工作,才能从国际市场中取得创新利益。创新活动通常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持,而企业的外事工作则可以提供足够的资源以支持其研发创新活动。企业外事部门可以从位居于不同国家市场的子公司获得其创新所需的资源,进而扩大其资源的基础。企业通常是在不同的国家中投资营运的,由于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市场条件与文化背景,这些多元知识增加了创新想法的来源及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外事工作的程度增加之后,企业的经营范畴扩张,可以增加学习与创新的机会,且随着产业全球化的竞争愈趋激烈,企业也愈强调创新来发展并维持其市场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外事工作程度愈高时,企业营运地理范畴也愈复杂,跨国市场的经营使得企业直接感受到全球的竞争态势,驱动企业不断地追求创新;经营的触角也愈能深入不同的地理市场,企业也就愈能感受到市场的竞争压力,而这种市场的竞争压力会加速推动企业进行创新以响应竞争者的挑战,企业的外事工作程度将会影响其创新表现。国际扩张将经营的地理范畴延伸到其他的国家市场,外事工作程度愈高时,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愈多元化,这些多元化来自于外事工作所面临的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多国消费者偏好的刺激且具有多样技能的员工以及面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供货商及竞争者等因素,这些跨国的多元环境可以提供企业许多创新理念与技术的来源。当企业面对着不同的国家经营环境时,国家市场多样化可以帮助企业与外国做知识的交流,学习当地的知识(localknowledge),通过这种学习的过程可以提升企业知识存量。外事工作可以为企业增加知识存量,通过组织的学习过程,学习海外投资地区新的知识与技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外事工作可提升企业知识基础,进而启发员工的创意想法,因而企业的外事工作程度愈高将愈有益于其创新表现。
三、企业国际化市场层面的外事工作内容
1、外部因素
(1)外国的市场因素。
一是规模。外国的市场规模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若市场规模较小时,会偏爱采用出口或契约进入模式;若目标市场销售潜力大,则会采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竞争结构。目标市场的竞争结构是一项重要因素,当目标市场的竞争者很多时,通常采取出口进入方式,而在寡占或独占市场中,会以权益投资方式来对抗强劲的竞争对手。二是渠道情况。若当地的营销渠道已被其他企业掌握或商、配销商不存在,企业会通过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态进入市场。
(2)外国生产因素。
原料质量、数量、劳工、能源、其他生产的动力、经济基础建设的成本和质量与进入模式的选择有明显的关系,若当地的生产成本较低,则企业会倾向于在外国设厂生产,而非以出口的方式进入。
(3)外国环境因素。
一是政治因素。外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性,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有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在政府的政策和管制方面,外国若是有进口限制、投资限制,则采取权益进入模式会比出口进入模式有利。相对地,若是外国有投资奖励条款,给予租税上的诱因,则采取投资进入模式会较其他进入方式好。二是地理距离。本国和目标国市场的距离太远,会产生较高的运输成本,以致无法和当地的对手竞争,因此采用出口进入方式将较为不利。三是经济因素。目标市场的经济规模大小会影响进入的方式,动态的经济情况如投资率、GDP的成长率、个人所得、失业率等必须加以考虑,外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例如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等,一个持续入超的国家可能会采取限制进口的策略,此时,采用权益投资的进入模式会比出口进入模式好。四是社会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文化距离如价值观、语言、社会结构和外国的其他生活方式等,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当两国的文化距离较大时,本国对外国的信息获得成本较高、管理者对于外国的管理知识不足及能力有限,会使得他们采用非权益进入模式(如出口进入模式)。文化距离也反映选择外国的时机顺序,通常会倾向先选择文化距离最接近本国的国家。五是政策风险。当管理者察觉外国有较高的政策风险,例如政治不安定或有被征收的威胁,企业会限制资源的承诺;相反地,较低政策风险的国家会选择权益投资的进入模式。
(4)本国因素。
若本国的市场规模很大,则容易产生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会偏好采用权益进入模式;而本国市场的竞争结构也会影响进入模式。在寡头市场中,企业会去仿效其他竞争者的移动,通常当其中一家到海外去投资时,其竞争对手也会随之前往投资。另外,当本国的生产成本较高时,企业会采取在地生产的进入模式,如技术授权、契约制造和直接投资等。
2、内部因素
(1)产品因素。
一是产品差异程度。若是产品高度差异化,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就算必须负担较高的单位生产成本和进口税,但仍在外国拥有价格上的优势。因此,会倾向采取出口进入模式;相反地,差异化程度较低的产品,必须在价格上和其他对手竞争,通过在当地生产制造来降低成本,而倾向采用契约制造或权益投资的进入方式。二是是否为服务导向产品。产品若需要大量事前与事后服务,在有一段距离的情况下销售产品是较困难的,因为产品服务需要靠近顾客,所以,对非常需要服务的制造业产品,企业会倾向采用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方式;若产品的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则出口的进入方式是不可行的,必须采取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形式来直接提供服务。三是产品属性。一般而言,工业性产品和消费性产品相比,企业会倾向以技术授权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若是产品必须不断地改变以适应当地情况,则采用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或在当地生产是较好进入方式。
(2)资源承诺程度。
公司的规模大小是一个关键因素,当公司有很丰富的管理资源、资金、技术、生产技能和营销技能时,就有多种进入模式可供选择。而只有资源并不足以解释一家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还必须加上承诺的程度。较高的资源承诺程度,表示管理者在选择进入模式上有一个较宽的范围。因此,高承诺程度的公司,不管其规模大小如何,通常会采取权益进入模式。对大部分的公司而言,他们会随着国际经验的成长而逐渐增加他们的承诺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建克: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J].经济师,2000(6).
[2]张耀平:解析中国企业入世后的提升问题[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
[3]舒少泽: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初探[J].理论月刊,2002(2).
[4]欧庭高:论企业孵化器的深层含义[J].广西师院学报,2002(3).
[5]李玉英、洪金:国际化人才培训与企业国际化之路[J].珠江经济,2002(6).
作者:黄才龙 单位: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