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品牌气质塑造企业品牌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产品竞争要素论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品牌气质由“产品定位”、“原产地域”和“产品包装”等要素决定,应以产品功能特点、消费者使用价值来定义和塑造品牌气质,如海飞丝洗发水的“头屑去无踪”、农夫山泉的“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等都是从品牌气质来定义和塑造企业产品的。无论是产品功能、产地还是包装,都属于产品竞争要素,是出于市场竞争需要而被包装、策划出来的。因此,品牌气质塑造多以产品竞争诸要素为出发点进而不断得到发展。
(二)品牌核心价值论品牌核心价值特指品牌拥有的独特价值内涵。品牌的核心价值不但体现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也体现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品牌气质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如IBM公司曾是引领世界信息科技创新的跨国公司,但进入21世纪后,IBM公司经营江河日下,2005年被迫将主营笔记本业务出售给联想公司。时至今日,IBM品牌已经失去了在科技前沿锐意创新的品牌气质,成为“机构臃肿、品牌老化、产品过时”的代名词,与此类似的著名品牌还有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因此,市场竞争决定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决定品牌气质。
(三)品牌形象维度论营销学界普遍认为,品牌气质由多个维度综合构成,分别是企业形象、产品特征、品牌内涵和消费者认识。法国学者Plummer(普麦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一步阐明品牌气质:一是品牌的销售方式,如产品的传播方式、促销方式和销售区域等;二是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营销学界比较赞同用多维度论来定义品牌气质,认为品牌气质是由多项维度交叉形成的。
(四)品牌差异论品牌气质是消费者对品牌印象的一种拟人化心理认知。品牌气质尚无法对“企业产品卖点”、“企业品牌个性特征”及“消费者心理体验”作出一个明确区分。因此,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营销学学者在其专业论述中,都将品牌之间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定位作为定义品牌气质的首要条件。
二、品牌气质塑造分析
品牌气质人格化理论认为:人会有不同的人格气质,故品牌也具有各自的个性。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观恰恰是品牌气质衍生的社会基础,因为市场需要不同气质的品牌。那些毫无个性和特色的品牌,在生活中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经营者在打造企业品牌时,应当从正确的产品定位出发,与目标客户进行持续不断的有效沟通。一个家居品牌,可以为它塑造“关爱”的气质,将它形容为一位善于持家的太太,也可以为它打造“高雅”的气质,把它形容成一位雍容华贵的贵妇,还可以为它创造“坚强”的品牌气质,把它看作敢爱敢恨的硬汉,如消费者可以从“飘柔,就是这样自信”、“雅戈儿,不要太潇洒”、“沙宣,国际美发大师”等品牌广告宣传词语中,清晰地感受到企业品牌所传递出的品牌气质。
三、企业品牌气质塑造的渠道和手段
(一)口碑传播———转营销口碑营销源自于现代传播学,被业内人士称为“病毒式营销”和“转营销”。口碑营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优势,企业品牌通过口碑营销方式,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品牌美誉度,并开发和维护忠诚客户。
(二)形象广告宣传———媒体营销媒体营销在传统上是以视觉和听觉的区别来划分媒体形态。其中,视觉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和户外广告等;听觉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话和手机媒体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视听两用媒体逐渐占据了媒体营销的主流地位。
(三)公益事业参与———公益营销公益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慈善行为方式,向消费者和社会展示企业产品乃至让其共同参与企业公益慈善行动,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和营销行为捆绑在一起的企业营销策略。开展公益营销的目的是让社会和公众对企业产生良好印象,并将良好印象转移到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牌上来。如王老吉向汶川大地震灾民捐献1亿元人民币,媒体给予了大量报道,最终形成了几何级的口碑传播效应,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得到提升,王老吉在饮品市场中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因此大大增加。
(四)特殊事件焦点营销———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企业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的营销策略。事件营销一般有两种运作方法,一是借用当前社会热点或话题,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将两者互相嫁接、融汇,最终达到企业营销目的,这被称为“借势”;二是企业通过有意识的组织和策划,使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产生良好印象与积极评价,从而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空间与环境,这被称为“造势”。将焦点营销中的“借势”和“造势”运用得当,可以使企业品牌营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星代言———名人营销名人营销是指以社会名人作为企业品牌代言人的一种广告表现形式和营销策略。名人营销可以迅速扩大企业产品知名度,对企业产品推广和客户开发十分有利。企业在请名人做品牌代言人时,必须注意代言人本身气质和企业品牌气质的吻合性,否则是达不到好的宣传效果的。如雅戈尔西服聘请费翔作品牌代言人,就很好地传递出了企业产品高贵典雅、卓尔不群的品牌气质。
四、中国企业品牌气质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定位不准确导致品牌气质模糊企业产品定位对企业品牌气质的影响巨大。如王老吉在进入市场进行宣传之初,由于不能确定王老吉究竟是属于药还是属于凉茶或饮料,品牌定位一直模糊不清,导致王老吉的市场销售一直局限于闽粤地区。自从明确王老吉“预防上火”的市场定位后,其市场销售迅速从闽粤地区走向全国,年销售额也从1亿元上升到90亿元!
(二)品牌气质粗俗,缺乏美的形象金立和小米同属于国产手机中的知名品牌,但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金立手机的市场份额,并成为世界第三,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在于二者的品牌气质有着较大差距。金立拥有金立待机王、金立太阳能充电、金立手机抗摔防水等特色产品,但整体上金立品牌气质略显粗糙。相比之下,小米手机的品牌气质更现代、更时尚,因而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
(三)品牌气质虚浮,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国内企业往往致力于品牌宣传而忽略产品品质建设,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蒙牛牛奶黄曲霉毒素M1抽查超标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都从实践角度印证了这一观点。由于企业产品品质不过硬,令企业品牌呈现反向效应,即企业品牌越响亮、知名度越高,企业品牌受到的伤害越深。长此以往,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会逐渐消失。(四)品牌气质老化,知名度和识别度下降当企业品牌给人以“老气、过时、模糊”印象时,说明该企业品牌的气质已经老化了。企业品牌气质老化的直接表现是:(1)产品销量下滑,市场占有率下降;(2)产品陈旧,技术落伍,企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3)产品造型古板,使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产品宣传和包装没有新意;(4)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识别度下降。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市场营销要深入研究目标消费者需求,准确把握消费者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优化企业营销策略,如中低档白酒如果不断宣传“奢华享受”,不但无法打动高层次消费人群,还会丧失原有的中低端消费人群。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如果在市场上听不见企业品牌的声音、看不到企业品牌的身影,那该企业品牌很快就会被消费者遗忘。企业应加强市场营销,采用密集投放广告方式,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以通过新闻炒作方式,“提醒”消费者记住企业品牌,如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这则新闻,就让消费者对联想刮目相看。强力事件和强势声音在经过媒体连续报道之后,会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实力及其成长性。
(二)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运用、不断对产品进行换代升级可以给消费者以更强的信心,如康佳电视“裸眼3D”技术一扫该品牌一贯的低档、落后形象,在消费者心里留下了时尚和高科技的印象。世界最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谷歌不断有新产品推向市场,塑造了网络技术领导者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应在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提升的基础上,保持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出频率,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不断扩大企业品牌的宣传面。
(三)加强产品策划和包装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来策划包装企业产品,如食品、保健品和日化品等行业可以通过更新产品包装方式来提升客户识别度。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适当改变产品外包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普遍存在求新、求奇和求特心理,尤其是在礼品和食品方面,更换包装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企业所使用。
(四)加强宣传和服务虽然品牌的内涵和诉求应保持连贯性,但宣传和服务必须与时俱进。要善于运用各种传播媒体来传递品牌信息、凝聚品牌气质。在保证品牌战略定位准确、稳定的前提下,企业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应顾客审美偏好,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如在影视广告画面、声音和氛围营造方面,一个金碧辉煌的画面和场景往往能暗示出企业品牌高档、高贵的形象;一个欢快的背景音乐往往能体现企业品牌的情感属性。同样,模特表演、人物设计乃至文字旁白都能赋予企业品牌时尚、亲和、温馨、古典、传统的品牌气质。此外,企业要做好产品后续服务,建立产品售后服务和重点品种使用跟踪档案,实施高层领导定期走访客户制度,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五)加强品牌管理和延伸一是不断向社会、目标客户和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努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优秀企业总是非常强调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沟通,以便对品牌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只有与公众建立了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关系,企业才可以塑造出积极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气质。二是积极拓展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活力。有些企业品牌气质之所以老化,就是因为品牌自身市场占有率相对过高,企业品牌成长遇到“无形的天花板”。如随着空调市场的成熟和稳定,美的公司就遇到了发展瓶颈,但美的公司通过品牌延伸,在厨电、卫浴等家电领域相继发力,进而赋予企业品牌以新鲜、时尚和充满活力的元素,极大地提升了美的品牌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作者:邓婕杨娟单位:赣州广播电视大学赣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