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文化的适应性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价值观念的改变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统一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企业氛围。良好的企业氛围可以对职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到激励、导向、维系和约束的作用。
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意义
1.凝聚组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当一种价值观念成为整个企业的群体意识时,就被认为是企业文化。企业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和创新方面的竞争能力,也体现在文化领域的竞争力度。企业拥有由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有着一个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团队。在学生入职前就把企业文化灌输给他们,形成与该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是高职院校育人过程的重要任务。
2.协调文明,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尽可能调整自己情绪,面对企业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既要尊重服从企业领导的人事安排,又要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处理协调上下级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3.激励工作,发挥社会文化的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的理论力求员工把生活和工作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工作并不只是谋生方式,还要使工作成为一种兴趣,满腔热情投入本职工作。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之后,使新员工自觉地融入企业,有主人翁意识,忠诚于企业,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趋势
1.企业文化的认识阶段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软力量,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高校的重视。高职院校认识到输出的专业人才不能只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后,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就从简单的实操转化为深层的文化教育工作。当然,高职院校增加企业文化教育与企业长远发展价值观的转换有着很大关系。只有高职院校在教育上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2.企业文化的演变阶段
起初,高职院校在开展企业文化教育中,教育学生必须从获取最大利润这一标准来勉励自己,在工作中,符合的就值得推崇,是好的;不符合的则是不好的,要加以约束。一次次经验总结研究后,企业文化教育中出现了一个新词“经营利润合理价值观”,这一标准在原先的要求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必须为企业长远发展和员工自身价值实现做贡献。3.企业文化的创新阶段企业从社会中获得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做法渐渐地不被认同,企业对社会应负责任的价值观日趋成熟。高职院校授课中倾向于在确定的利润水平上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考虑,即把社会责任看作企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教育就不只是凭空捏造的一个口号,它是一项需要长期教育、培养、改进的学习进程和实施过程。
当前高职教育中企业文化教育的缺失
传统职业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自身发展要求联系不紧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各行其是的弊端,严重制约了相互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弊端不仅在于加重了学生负担,更主要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事业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至21世纪初基本确立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二十一世纪“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的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战略发展思想。从宏观上来看,这一战略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职业教育培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二是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途经是要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岗位操作型技术工人,知识面窄,缺少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的弊端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需要在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具有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中企业文化适应性教育措施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应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发展能力。
1.弱势文化错误导向,摒弃偏离经营战略的企业文化
尽量化解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引导新员工以发展的眼光、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努力在消化和吸收新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有所突破,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在教育中,高职院校如一味地用那些常常以“团结、严谨、创新、求实、服务社会、争创先锋”为文化口号的企业为例,那么这些千篇一律的口号,不仅没有特色,也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感悟,也就不可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成为自己的行为价值取向。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时就该主题突出,特点鲜明,让求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快速理解、掌握,进行企业的每一个活动都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
2.企业文化教育的强度尚欠,必须引起学生的重视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开发、生产环境、服务质量、文化设施、产品信誉等物质现象进行表现的。实现企业的最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前提。高职院校的企业文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出能用文化的思维预测、解释,以文化的眼光引导、控制企业内外一切活动的有用人才。从企业文化教育的细节出发,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才能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要持之以恒。每一个受到公众和社会认可的百年大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作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对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视,当学生意识到企业文化这门课的受益度,就会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
3.企业文化课程实用性有待加强,发展实际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工作中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弊端,部分高校过分地注重理论的灌输,而缺少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学生缺少系统的训练,就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文化的需要,也不能使用岗位能力的需要。
4.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要积极培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学习企业文化的过程是学生对企业价值理念、自身的综合素质的认知理解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就业后的最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企业支持,开展岗前培训,使学生了解中外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并把学到的东西带到企业中去,直接缩短了作为新手对企业文化不适应的过渡期。高职院校有效地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是对社会、教育、学生的负责,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面向生产管理和商业服务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5.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的体验
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除了要不断提高学生求职技巧之外,还要重视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以达到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实习、实训活动中,除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以及职场角色的意识和规则等方面的体验与反思。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对实习人员的具体要求,并且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并反思各种角色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时找出差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自己能尽快适应企业要求。总之,在高职教育中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找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真正发挥高职教育“半壁江山”的作用。
作者:邓素霞单位:辽宁盘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