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文化建设探究(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文化建设探究(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文化建设探究(3篇)

第一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探究

1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同心圆、文化总和、精神文化、群体意识等诸多学说,企业文化一般被认为:一是萌生与企业的生产运作中;二是来源于传统文化与当代管理理念的结合,具有民族性、区域性文化特色;三是企业基层员工共同认可的指导方针、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四是企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职工的实践,更离不开企业领导者有意识地进行提炼、完善和宣传;五是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具体体现有企业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硬件设施、办公环境以及企业LOGO等;六是企业文化影响着每一位员工的思想观念,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活动中。

1.2企业文化的价值

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要素,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提炼者、宣传者,也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对象。大到改革的宏观环境、小到企业改革的具体实施无不跟人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对国企改革的认识决定了国企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取得何种成效。当改革成为共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具有的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协调功能有助于推动和配合企业改革,加强党建工作。

1.2.1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来源于普通职工日常生活的提炼,是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很容易让企业员工感受到归属感、荣誉感和目标服从感,能够确保员工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有助于员工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的理由和改革的必要性,并能够勇于承担自身的责任,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为企业的深化改革而奋斗。

1.2.2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表现为通过开展制度、道德和礼仪的建设,形成优秀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对员工发挥内在的约束作用。企业改革过程中,落后的思想观念、旧有的制度不断地被改革、被淘汰,企业要及时建立起新的符合市场规律的道德规范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良好的改革舆论环境,通过宣传教导,使员工接受、内化成自身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从而保障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1.2.3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的激励包括硬激励和软激励两个方面。硬激励是建立在企业职工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可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对职工进行鼓励,如职位晋升、加薪等手段。软激励是通过道德、价值观认同、信仰等精神层面来激励员工,这种激励是潜移默化的,时效较长,如个人价值的实现、宽容性创新文化氛围的建立等。

1.2.4企业文化具有协调功能

企业文化使得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加强员工之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形成交流感情和思想的良好氛围,减少各种摩擦和矛盾,使企业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密切,员工工作和生活更加愉快,员工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3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不是分离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企业中,要认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二者齐头并进,不能有所偏离。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最具相似性。无论是从本质上还是核心价值观上,都具有一致性。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党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为人民服务,是宏观的、是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四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繁荣,为股东创造发展”,是微观的、是具体的,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作用对象和作用目标同样具有一致性。作用对象自然是企业员工,因为企业员工是主体,所以应该从人为关怀的角度出发,努力调节企业内部人员的和谐相处,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作用目标相同,在现阶段,企业除了增强硬件的发展水平以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更应该成为重中之重,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从而形成企业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应达到的终极目标。

2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国有企业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或多或少的形成了符合自身气质的文化。不过,目前公司制改革成效并不显著,“政企不分”的状态对企业文化发展并没有指明清晰的道路,企业领导层的频繁更替更为其发展前途蒙上了一层雾。概括为以下几点。

2.1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针对性、目的性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不过很多企业并没有认清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没有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欠缺针对性、目的性的发展眼光,最终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削弱。

2.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一致性

目前,在国有企业中有相应的部门主管文化建设,而这部分人员之前一般是从事党政工作的。政治工作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试图影响人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观念性的方面,而企业文化本质上可以算是经济管理行为,其形成周期较长,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制定合理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挂钩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3企业文化过分形式化

国有企业往往认为企业文化仅是在各大场所花重金大作宣传,从视觉上影响企业员工,才能凸显企业自身对文化的重视或是彰显自身的文化基调,如此形式化的手段往往起不到效果,关键是一种企业员工达成共识的核心价值观,简单的口号和目标并非企业文化,真正的文化在于它的内涵性。流于形式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手段。

2.4领导者的“快餐式”行为普遍

企业文化是做给企业员工看的,而不是给领导层欣赏的。很多企业过分看重领导者的意愿,不顾实际的效果,采用一些短期行为,迎合领导者的喜好和观念,用广告的形式打造“领导式”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所应培养的企业文化差距过大,自然很难有成效。企业文化不能是快餐式的文化,其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果。

2.5管理层脱离企业基层

在企业中,管理层的职能权限相对较广,自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管理层的支持和推动。不过,由于事务繁杂,管理层很难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到亲力亲为,更不可能长久的、紧密的联系企业基层,自然企业文化也就很难和谐的与企业基层员工的理念融合,企业真正的核心文化自然不能很好地渗透。

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3.1思想建设———在观念一致性中解放思想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决支持者和拥护者。党掌握政治思想领域的领导权,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中,而且体现在微观经济中。因此,一方面,党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树立鲜明的旗帜,抵挡一切不良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在企业中更是如此,应该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才能取得企业发展的最终胜利。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国有企业的发展前途要紧随国家的战略步伐,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发现长远的利益,这是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中必须始终坚持的观念;要充分利用企业员工的力量,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内容,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思想,按照企业员工的意愿积极探索。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应该将其当作一份事业来做,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价值,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是企业改革应该选择的正确道路。

3.2组织建设———在转变功能中服务群众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说明,企业的组织样态、权力架构、运作方式由政治化向科学化转变,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由体制保证和制度支持向工作效能和权力体系重组转变。这就要求必须从完整性上重新界定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体系与体制安排,以科学的方式重组企业权力基础与权力体系。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由谁产生,对谁负责”的观点,基层党组织服务于上级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通过民主化、制度化的组织安排和正常化的管理革新,使企业党组织尽全力确保广大职工对企业改革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有效贯彻,从而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转变。

3.3作风建设———在体察基层中发扬民主

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四风”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建立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除巨额贪腐现象以外,“一把手”说了算的局面,使得企业基层员工没办法“开口”,表面看似是国企职工对企业的漠不关心,实则是企业内部的专权主义作祟,很多员工迫于管理者的威胁,不敢发声,又或是企业基层员工对企业重大事件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的丧失,虽然很多国企都有工会、党代表、职代表等沟通渠道,但这也无济于事,因为它们都是领导层的附庸。因此,党组织的作风问题应该提上议事日程,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起到桥梁作用,做好企业职工上传下达的任务;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企业内部,把中国特色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企业发展中,使党组织真正为职工群众说话;最后,应该坚持群众路线,树立公仆意识,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的实效性。

3.4制度建设———在完善措施中全力执行

企业内部措施和监督应成为党的制度建设的辅助,应该形成一套高效、科学、规范的执行体制,不仅可以提升生产运营的高度,而且可以提高企业重大事件决策的执行力和科学性,有效规避风险。例如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以创建“四好”班子带动党的制度建设,形成程序化、常态化、民主化和系统化的党的制度建设体系:在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完善4类16项百分考核细则,形成分层负责、三级联创的工作格局;每两年修订一次《实施意见》,完善创建标准,形成业绩、安全生产、干部绩效等考核机制,在考核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评价与职工评议相结合,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相结合;修订完善《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矿处干部管理暂行办法》《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等文件,严抓《党委议事规则》落实,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民主推荐、提任票决、任前公示,2012—2013年新提任的矿处级干部民主推荐占90%以上,党委扩大会议集体票决的占100%。目前,该公司已经全面启动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试点运行。

3.5反腐倡廉建设———在民主监督中正本清源

近几年,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涉案的广度、金额不断飙升,从而暴露出国有企业民主监督和权力制约的欠缺。十八大以来17位副厅级以上国企高管落马多因内部举报,2013年,近六成的企业家“事发”是由于“相关机构介入调查”导致的。所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应从两方面入手:强化企业内部的民主监督制度;引入相关监察机关介入调查。

4结论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凝聚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等价值,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同时,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其党建工作也是履行党的使命的重要手段。将国有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乐园 单位: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近年来,文化建设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地方探索从文化建设入手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但是,这些探索多局限于文化的外延角度,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产品品牌等等出发,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这一思路不可避免的有其局限性。只有从文化的本质入手,把握文化建设的灵魂,才能找准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劳动关系中的文化

因文化本质论之复杂,当前中国谈文化建设,多是回避文化的本质,从外延的方面着手。在谈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时,也是如此,如强调“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并且由这些环节出发,引申出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弘扬作用、教育作用、阵地作用等等。这一思维范式看起来无懈可击,企业文化确实包含这些东西,实际上以此着手来看待文化建设往往流于表面,这是不从文化本质着手的必然结果。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根植于人的生活,同时又指明文化的特殊性,不同的生活塑造不同的文化。回到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我们入手点一也应该放在职工的生活上,职工的生活方式是企业文化之根,没有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就没有企业文化的根本发展。如果职工的自身利益受不到尊重和保障,因为工作而使生活乐趣递减,那么无论是反复灌输式的说教还是精心提炼出来的理念、愿景、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只会增加职工的反感,无法进入职工的内心。

二、文化对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劳动关系从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的契约关系,它也是雇员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载体。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仅是保障职工的经济利益,还需要考虑到职工的文化趋向。关于文化对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性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一年的企业靠机遇,十年的企业靠经营,百年的企业靠文化。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参与,发挥文化对劳动关系的调节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谐劳动关系才能获得可持续性。文化的调节作用可以规避制度法规在调节劳动关系中过于刚性、成本高、失之变通等特点。因为制度法规总会留下空缺,而且其调节也在处理劳动关系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矛盾,而文化的调节作用能从思想和观念上规范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认可和自觉遵守双方约定的规章制度,在调节劳动关系时,如果能遵循文化习惯,则能够减少冲突的发生,而调节起来也具有高效率。因为文化通常以习惯的形式存在,凡以习惯形式存在的规范大都有很大的惯性,因而有很强的控制力。同时文化作为一个企业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能够提高职工对劳动关系主体目标的认可度,从而把职工努力工作的动机转化成内在的行为,这样才能够在宏观层面上,为职工树立共同的愿景,从而起到强大的凝聚作用,成为凝聚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的“粘合剂”,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和谐劳动关系的可持续性成为可能。共同的文化还能够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从而使职工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职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这种激励是基于共同的文化信仰,因此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会使劳动关系双方皆能从中获取满足,从而能够使和谐的劳动关系水到渠成。

三、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

基于对文化本质和文化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回避诸如职工生活方式等根本问题。

1.必须尊重和保障职工的自身利益。

职工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奢谈所谓理念,愿景,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恰恰背离了文化的本质。通过企业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等制度,督促行政,给职工一个合理的薪酬待遇,逐步缩小差距,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完善民主管理等制度,推进企业厂务公开,满足职工社交与尊重的需要,给职工一个舒畅的工作氛围、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职工的生活从根本上改观,文化建设才有了坚实的根基。

2.必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文化建设不能成为空中楼阁,必须通过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落地生根。如果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是割裂开来的,各是各,不掺和,结果必定走进死胡同。文化建设只有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才能使员工对企业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做到“知行合一”。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高度统一,一方面能够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从纷繁复杂的劳动法规和制度中解脱出来,建立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企业行政与职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使文化建设获得了持久发展的根基。

3.必须以职工为本。

职工是和谐劳动关系中文化建设的主体,以职工为本开展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在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具体体现。首先,必须反映职工群众的诉求,职工的利益诉求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用职工文化影响企业的利益格局;其次,要强化职工的道德底线,并以职工道德水准的提升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业和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三是要把文化建设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结合起来,与对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和培训结合起来,实现职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以共同愿景引领职工素质全面提升。只有以职工为本,引导职工群众的全面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才有实现的可能。

4.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群众组织,承担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工会基层组织不断扩大和完善,覆盖了广大的企业,有数目庞大的工会干部,在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有独特优势。要发挥工会的宣传优势,引导职工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并用之主导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职工感兴趣、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组织职工参加社区活动和各类创建工作,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要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文化素质,使工会干部成为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以点带面,通过工会干部文化素质的提高带动职工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要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职工文化品牌,开展“食堂变讲堂、餐桌变书桌”、“宿舍阅览室”、“车间书架”等示范创建活动,以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激发和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作者:张茂宗 单位: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浅谈

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攻坚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速发展的经济战略目标,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做好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地凝心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下面,笔者结合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实际,谈谈我对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一、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智力支持与基础保证。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可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势

2014年的5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新常态”一词,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由于中国目前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所以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常态”。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然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纵观世界成功企业,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长盛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就为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能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三、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一)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做任何事情,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取得好的结果。企业文化也一样,只有从上到下,思想上高度重视了,企业文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永葆优势。中铁一局集团公司在60多年的辉煌征程中,已经行了一整套完备的企业文化体系,如凝结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品质”和“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鼓舞着一代代一句人南征北战,为人类奉献了无数建筑精品。再比如,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在“南征北战”中提炼出“桥梁见品质”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来自广大员工中,高度凝练了桥梁人的品质,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每个桥梁人的血液里,成为桥梁人最朴实的价值取向。

(二)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要强化引导和教育

在企业文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员工工作的目的就是取得经济效益和获得个人发展。企业要强化引导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增强团队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等。通过学典型、学理论、学业务、对标学等形式引导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中,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强化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领会企业文化的重大意义。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要讲清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讲清企业的年度目标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振奋精神,让每名员工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企业发展的思路上来;要加强个人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促进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要引导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同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与企业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三)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要加强执行力建设

执行力建设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保证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中铁一局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企业文化系统和制度。为了确保企业文化在工程项目的落地生根,我们对每个新开工的项目在进场之处就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全方位的项目文化建设策划,包括驻地形象展示、工地标准化布置、新闻宣传报道策划等。建立从上到下,层层落实的监督机制,狠抓落实力,确保落实到位,落地生根。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是向心力,把整个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长期的时间概念,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不断总结完善,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涵,为企业激发更大的活力与生产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第五明辉 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