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虚拟企业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引言
在全球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使企业组织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突破了有形的边界约束,虚拟组织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中一种广泛的合作模式。虚拟组织一词是由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Preiss)、史蒂文•戈德曼(Steven•L•Goldman)、罗杰•N•内格尔(Roger•N•Nagel)3人在1991年编写的一份重要报告———《21世纪的生产企业研究:工业决定未来》中首先提出,在1993年《商业周刊》将虚拟组织定义为“通过技术工具将人、财、思想进行连接的组织模式”,具有动态性、共享性、互补性、虚拟性。一些世界知名企业,如耐克、Callo、Boeing,都将一些非核心优势业务通过外包形成虚拟组织,达到提升管理柔性和敏捷性、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的目的。在国内,众多企业也在虚拟组织建设上开始了探索实践,如2009年广东移动客服中心建立了“虚拟企业大学”,实现多种模式以营造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氛围。2014年重庆将打造中国首个创意设计“虚拟产业园”,全国各地创意设计企业可异地注册,有效地提升了市场突破和资本启动方面的能力。同时,学术界在“虚拟组织”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飞跃发展,笔者以“虚拟企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进行搜索发现:从1999~2013年,共有相关文献2257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407篇。其中被引次数排名前5文献及被引次数分别为:《敏捷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研究》(500次)、《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过程及方法研究》(307次)、《虚拟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227次)、《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223次)、《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212次),说明理论界最为关注的是虚拟企业构建中战略伙伴选择与利益分配问题。1999~2013有关“虚拟企业”的总共发文与被CSSCI收录的文章数量,1999~2005年有关发文量逐渐增加到顶峰(240篇),然后又从2005年缓慢下降,截止2013年年发文量为35篇(其中CSSCI收录仅为5篇),体现了虚拟企业研究趋于弱化。
经过笔者统计,科技类CSSCI来源期刊刊登“虚拟企业”研究的情况是:科技进步与对策(61篇)、科技管理研究(45篇)、中国软科学(9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9篇)、科学管理研究(4篇)、科学学研究(2篇)、中国科技论坛(2篇),科研管理(7篇),共计139篇,管理与情报类CSSCI来源期刊发文情况是:中国管理科学(11篇)、情报杂志(24篇)、情报科学(14篇)、管理工程学报(10篇)、管理科学学报(4篇)、研究与发展管理(3篇)、情报理论与实践(9篇)、管理现代化(7篇)、软科学(5篇),共计107篇。上述15刊共刊发关于“虚拟经济”文章246篇,占CSSCI总刊文量的60.89%,所以目前我国有关虚拟企业的文献研究主要侧重在科技、管理、情报类期刊,而其他经济、社科、政治类的刊物发表虚拟企业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总而言之,在过去的15年里,虚拟企业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学者们从风险管控、利润分配、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等各个角度就虚拟企业的存在与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有必要从相对全面的角度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一个展望,这有利于揭示以信息为纽带而建立的虚拟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找出研究不足,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指出方向。
2虚拟企业产生与生存模式
2.1新企业模式产生的驱动力赵纯均(2002)将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归结为:①个性化的市场客户需求;②实现多元化经营以规避风险;③网络信息时代要求全新的信息沟通方式。张成考(2003)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开发风险高、投资大,企业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实现双赢,规模经济型降低了企业成本,并且存在资源共享效应。所以,比较优势是决定企业形成联盟的主要驱动力,每个虚拟企业伙伴通过发挥自身在价值链上最有优势的作用,不仅能够使产业群体欣欣向荣,更能够通过外包的形式大大地降低自身研发风险,另外技术联盟中各企业的“技术外溢”也很强烈,暂时的合作带来的是永久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企业中合作者间存在这价值观念、战略目标、经济利益间的矛盾,所以通过完善风险规避和信息沟通制度、加大治理结构的调整,是对这种新模式所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2.2生存模式虚拟企业因为行业特征、合作目的、技术类型上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生存模式。田歆(2009)以广东零售企业“美宜佳”为例,构建了基于服务能力的零售虚拟企业(RVE)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由服务团队搭建一个虚拟平台,负责项目开发、品牌提升和产业链控制,并通过物流网络资源的整合实现零售企业网络化、虚拟化。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根据合作伙伴的诉求与能力条件进行谈判协调,以实现既定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益边界的拓展。与上述具体模式不同,另一些学者关注的是虚拟企业组织资源整合的通用模式,如赵艳萍给出了核心企业、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流程,从而将虚拟企业生存模式归纳为:机会识别、虚拟组织形成、资源整合与交互等若干个过程。笔者认为:虚拟企业生存模式应当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成立之初,应当本着通用模式进行初始企业组织构建,随着虚拟企业网络体系成熟后,应当根据市场特性逐步形成符合本组织特征的生存模式结构并不断完善。
3虚拟企业运作的保障机制与管理
3.1虚拟企业形成的机制保障
3.1.1利益分配机制从经济学角度看,组织的形成是因不同经济个体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上的差异所驱动的。这意味着虚拟企业是由不同企业或组织因为技术革新的需要、将非核心竞争力业务进行外包的市场背景下自发的形成动态组织机制。和其他合作组织一样,成员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决定组织效率乃至组织存亡的关键,卢纪华(2003)基于混合模型和博弈论方法,从而对协议中利益分配系数进行确定,目的是对员工努力水平和要素投入产生激励〔4〕;叶飞(2003)从纳什均衡出发,结合满意度水平提出了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的协商模型、重心(加87权)模型〔5〕;王岳峰(2005)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贡献率、风险、投资因素进行赋权,然后使用Sha-pley方法对虚拟企业合作利益分配方法进行改进〔6〕。总而言之,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研究呈现出较强的“数理模型”特征,且目前研究成果较少(仅7篇),从研究方法上具有趋同性,均是从一般均衡角度出发、借助各类指标以确定分配原则。
3.1.2合作伙伴选择机制“能否选择对的伙伴”是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学者们对“如何选取伙伴”进行了较多研究,仅CSSCI刊物已刊发29篇,这里仅举出部分有代表意义的成果:卫贵武(2008)认为以往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模型存在不足,故提出一种基于语言有序加权算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的优势是减轻不公平语言评价对结果所造成的扭曲。侯俊东(2005)、江资斌(2009)使用多目标灰色优化模型和改进的蚁群算法参与合作伙伴选择,还有其他学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除了普遍使用的管理科学方法,数据挖掘角度的选择方法也得以出现,丁雪枫(2008)利用web2.0条件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伙伴选选择策略支持系统。根据总结,目前有关虚拟企业伙伴选取的方法类型非常多,除了上面列举的,还有模糊数学、粒子群算法、粗糙集、可拓理论、云计算分析、ASP系统、贝叶斯-Agent、可视化建模技术、免疫算法,等等。
3.2虚拟企业管理
3.2.1知识管理第一类侧重于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如李志宏(2008)提出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模式,通过internet的连接,知识交流根据交谈情境实现,达到知识聚变与新知识的创造〔8〕。该文根据Nonaka的SECI模型对虚拟企业中个人、组织间隐性、显性知识的转换模式有了一个清晰的说明;朱颖俊(2006)给出了虚拟企业知识创新的保证策略,认为核心组织与外围组织间的信息传递渠道的保证与完善非常重要,要存在技术看门人和“接受器”小组,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关注和吸收外界知识的能力,同时将信息转化成内部知识以实现虚拟组织内沟通〔9〕。任彦(2005)构建了虚拟组织的知识流向量空间模型,将螺旋模型和生命周期模型进行集结,刻画了知识从隐性发展成显性又发展成隐性的过程,也体现了组织形式化、分发、运用、发展过程,将两个模型集合和拓展后能够带来KSECIV状的知识管理生命周期型知识流与相应策略和流程〔10〕。综上所述,目前有关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均是从知识形成、转化、扩散等角度展开的,虽然没有指出其与实体企业间知识管理的差异,但是从模型构建上看均已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二类关注知识管理影响因素。此类研究从心理契约和制度建设角度出发,构建模型从知识水平、共享能力、转化角度对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分析。除了理论性分析外,徐升华(2011)基于知识转移理论,使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12个归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利益驱动、转移能力与动机、信任关系等因素是决定知识转移的主要原因〔11〕,此类实证研究目前比较少,是未来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所应当主要采取的方法,因为在理论成熟后来源于统计的证实更有助于发掘问题。另外,知识转移激励成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博弈论作为一种工具纳入分析范畴,杨波(2010)提出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的博弈模型,从而形成激励机制和进行知识转移时应执行的策略〔12〕,实际上不同执行条件下策略的选择也是一种因素考察问题,对于不同的虚拟企业,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之间的组织架构、信息沟通机制、组织目标的差异,考虑这些差异也是提高知识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3.2.2风险管理风险作为一项需要规避的目标,通常需要经历识别、评价、控制等几个阶段,具体风险种类包括知识共享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运营风险、信息风险、合作风险,学者们从各自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余鲲鹏(2009)使用Fuzzy和层析分析法(AHP)进行结合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进行评价。但该方法相对比较主观,通过专家打分形式获得基础数据,并不具备一般性。高长元(2012)基于高新技术虚拟企业的资本界定以及投资收益的计算,给出了一种能够表现风险程度和具体损益值的风险衡量模型。这种模型能够从经济意义角度给出风险评判的一般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不足之处在于仅以高新技术型虚拟企业为对象,且只从经济投入回报角度建模,没有考虑到其他风险。还有学者采用模糊线性规划、期望值模型、物元可拓、遗传算法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价,说明对于目前的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各类方法被较多引入。同时,识别技术被逐步开发,如状态空间方法、生命周期方法等。在识别的基础上,邱妘(2008)从内部、外部角度给出了虚拟企业风险的评估指标,包括自然、金融、政治、市场、管理/协作、信息、技术外溢、投机、道德风险等,共有11个指标。然后基于该体系,说明预警机制的功能为监测、诊断、纠偏、辅助、健全,预警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信息源、预案体系、辅助决策系统等部分组成〔13〕。除此外,基于智能算法的分布式决策模型、电子商务背景下蚂蚁决策系统、随机规划算法也被引入,可以看出,相比于知识管理,风险管理研究更具数学化趋势。
3.2.3人力资源管理人是技术、信息的载体,虚拟企业成员间的协同实际上是参与个体的统筹问题。虚拟企业中人力管理的难处在于沟通、考核、激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根据文献检索,2002~2013年仅有文献26篇,并且自2011~2013年仅有2篇。同时从发表的刊物级别来看,只有较少成果对此选题有过刊文,体现了在此方面研究相对弱化,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虚拟环境下多企业联盟通过网络技术为了共同利益走在一起,这种状态并非一直持续存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激励、薪酬、评价在各成员企业中呈现分割状态,如果为了短期的共同利益打造长期的HR体系,会造成过高的成本浪费,所以造成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不深入。钱黎阳(2011)将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组织虚拟和技术虚拟共存的管理。该文还通过问卷调研方式对管理程度进行调查,并揭示了目前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和程度,虽然是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技术管理程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还是缺乏一定的数理论证。
3.2.4战略管理目前对于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2005年以后,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贾旭东(2007)提出的虚拟企业战略结构的“导弹模型”,该模型主要在于设计导向战略,并以此为制导系统,然后打造核心战略,并由强大的子战略作为驱动力,从而形成虚拟企业战略体系〔14〕。沈江(2006)根据虚拟企业“维度-层次-属性”对战略行为关系中各种资源整合路径进行了分析。总而言之,战略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理念,它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其他管理的方向与模式,但不能否认的是因为网络迅捷程度的提高造成交易成本的缩小,同时需要利益为导向设置最佳的资源组合策略(战略),并以各辅助系统作为支撑,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研究都是一致的。
4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根据以上总结,对现有研究提出以下不足及展望:①现有研究侧重于微观机制探讨,但在宏观把控和虚拟联盟支持上还缺乏深入分析,虚拟企业是一个动态的组织联盟,具有暂时性和利益冲突性,仅依靠成员企业进行协调还是不够的,外部支持不可或缺,政府、信息网络部门的政策与技术支持,能够更有效的解决上述管理问题;②在伙伴选择机制和风险管理问题上,大多研究只是单纯地将各种管理科学工程知识和智能算法引入,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做法,但是该类研究和其他实体企业相关研究并无太大差异,体现不出虚拟企业的特性,应当在建模过程中设置符合虚拟企业的变量与指标;③微观实证的缺乏。现有研究均是从理论框架上对虚拟企业的各类行为进行约束或规制,却没有具体衡量可能的因素或行为所产生的效应与效应的大小,所以未来研究中基于虚拟企业案例的实证研究将会增多,一些调研和计量方法,如里克特量表、结构方程(SEM)、离散选择模型(logit)方法可能将会大量的被用于微观虚拟企业实证分析。
作者:吕卫华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