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前人资开发和科教兴国的关系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人力资源开发新经济
论文摘要:随着新经济的到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特别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高新科技知识的智慧型人。如何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与管理,进一步开发其科技潜力与创造力,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栋梁之材,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任务。
一、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
在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的今天,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现代科技革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更高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对现代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其知识结构与技能的综合性。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直接依赖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传播和利用,而不是资金和资源的规模和数量。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是知识不断开发创新的结果,是高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结果。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科知识将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集成的深度与广度发展,如“克隆”技术和各种新材料的开发、软件的程序设计与硬件载体制造等。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总体化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表现在各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以特定的自然环境为客体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如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在以传统的“工业经济”向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的结构也随之出现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全才”,拥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通才”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栋梁。因为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直接依赖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传播和利用;而不是资金和资源的规模和数量。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是知识不断开发创新的结果,是高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结果,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划时代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的文科广泛开设了各种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理科学生必须选修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课程,必须达到总课时的29%的学分。另外,为了刺激“通才”产生,还设置了文科和理工科双学位的课程。最近,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关键是:(1)强调基础,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教育。(2)要了解行政程序即社会学。(3)发展集体技能,提高交流技能,以此培养研究跨学科难题并获得突破的能力。(4)认识人类活动的国际化。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大力实施“四合一”人才,就是在衷心报效国家,具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集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贸易、外语于一身,强调既有科学技术的内涵,又有文学艺术气质;既有经济贸易才能,又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综合性高层次人才。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理工科学部规定学生必须学习20学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认为这样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四合一”人才。
以美国的微软公司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为例,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以人为本,抓住“人才”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不断开发和创造新的产品,使公司保持一种旺盛的“生命更迭”。根据最新资料表明,西门子公司在世界上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商务代表,在50个国家建立了400多个生产厂家,仅在中国就有39家,业务已扩展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医疗、家电等巧个大的商业领域,从而实现了经济全球化战略。毫无疑问,知识经济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
目前,在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制度下,培养出的人才并不适应我国知识经济起步、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制约知识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是教育体制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学制太死,专业太窄,偏重理论,忽视能力。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中,真正能学有所用,适合企业、公司需要的并不多。其次是我国人才制度不适合鼓励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其关键是人才制度并没有把“人才”作为“中心”来认识,而把用什么样的人作为中心。当动机取代目的时,目的只能围绕动机改变自己,所以,我们的人才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即使有创新,也只是在规定范围内的创新。甚至有的人宁愿不创新,来迎合一些管理者对人才的要求。这必将阻碍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所以,在近期内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资金问题,因为国家会逐步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不是环境问题,因为适合发展高科技的园区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更不是条件不具备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等一系列人才资源开发问题。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我国实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务院总理朱铬基指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从历史进程来看,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人类进人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那些传统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正在被各种自动化的机械和计算机终端所代替,国民经济逐步转移到依靠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上来,与此相联系,为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力将逐渐转型为知识型和人才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贡献度,小学文化程度的为43%,中学文化程度的为108%,大学文化程度的为300。这说明,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欢迎。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心。有关资料显示,科技人员在一个国家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与其经济实力成正比,例如“万人科技率”(每万人中的科技人员数),日本为67,美国为66,中国只有4,相差巧倍以上,正因为如此,多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教育与学习,对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个人的就业和命运,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超级秘书网
教育是知识的传播系统,具有经济意义上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作用,它通过知识的继承、管理与创新来开发和利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人才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教育是对信息资源生产和储备的一种投人。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高效使用者,是国家的竞争之本。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材料,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控制着87.4%的科技研究与开发力量;80年代,发达国家每100万人中有2986名从事科研与开发的科技人员,而发展中国家每100万人中只有123名科技人员,是发达国家的4.3%。在全球信息化、知识化的进程中,世界科技将加速发展,一个缺少必要科技人才储备,缺乏对国际科技前沿动态的识别能力、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国家,将在知识经济这一浪潮中落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但要在这场竞争中站住脚,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去做,因此,加大教育经费投人,大力培养和训练大批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乃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的历史变革时期,由于历史上错过多次机遇和多次主观决策失误,使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历史遗留的沉重负担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留给我们选择的空间和时间越来越有限。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发展知识经济,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和教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和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更加积极地开发人力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的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实现我国科技和经济在新世纪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