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协商体制是市场经济最良性的体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协商体制是市场经济最良性的体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协商体制是市场经济最良性的体制

有好的影片影城就能够有好的产出,而纵使有好的档期,制片方也未必拿得出好的影片。让日趋规范的一方不断让利与对市场规律仍旧远远隔膜一方,这叫什么事呢。这一定不是市场经济,说不好这是什么经济。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道理的割肉补疮。把好肉割去补烂疮,身体能治好吗?听说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院线和影城的点数应该补在好片子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每张票5%的专资资金,拿一半来奖励那些市场化的优秀影片,这一点相信院线和影城不会含糊。任何产业链所以称之为产业链,就是缺了一环都不行。中国电影改革开放走过了成功的二十年,就是产业链上下团结勇闯难关的二十年。可以预料,当着产业内部开始你争我夺的时候,一定就是利益空间开始变窄、格局出现重大裂痕的时候,首先就是不合理诉求超越公平的时候,当然,更是要借助行政力量干预市场、改革倒退的时候。最好的结果是上下游协商,市场化调节;最不好的结果是院线、影城和制片业一拍两散,产业发展从此走向不再信任与彼此对抗的格局。

世事如棋的三段计算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兰州华影西固影城在《1942》上映的第三天(2012年12月1日)发了一条微博:“华影西固影城《一九四二》上映反响热烈,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看完《一九四二》潸然泪下,激动地拉住影院职工的手说:我就是当年的亲历者,1942年我就是从河南逃荒出来的,影片拍得太真实了!影院职工搀扶着这个饱经沧桑老人走回了家!”之后冯小刚、王中磊都转了这条微博。冯小刚为此发表了评论:“挑了十九年的担子,交给了观众,心里很不踏实。单子里的货色不同往常。影片上映两天,观众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踏实了。从今天起,每天转几条,表示敬意。”之后这条带冯小刚评论的影城微博,瞬间就转发了5000多条,一时间转遍全国。这是《一九四二》上映后最热烈的市场反应,从无数转发和评论者的声音中,可以看到影片的口碑效应正在发酵,华谊兄弟和院线方几天前的策划正在得到市场和观众的呼应。这部沉重的影片(冯小刚称不求掌声的影片)首周已经轻松过亿元。而星美影业出品的《王的盛宴》,开画首周在很多城市影院中的排片量并没有被前者落下。这次贺岁档影片的分账之争与市场上映的结果也因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索。其中有我们预料到的,也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我们回顾一下这次影片“分账”博弈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就像一部精彩的大片。以纯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次博弈经过了三个计算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家制片方和院线方之间的争执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而激荡于雷电之巅。五家公司向院线方发出通知后,双方隔空发出经济账的成本计算呼声。制片方的成本计算以粗略的方式希冀社会理解制作费用和明星酬金的日渐高涨,已经成了制片难以克服的障碍,要么分账比例再向制片方倾斜,要么无法保障制片业的发展。院线方则通过电影发行放映协会血泪倾诉,关于影城的租金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同样无法克服,同样困难重重,认为以成本上涨不能说服彼此。尽管这时电影局紧急出台对双方利好消息,但是制片方没有因为将会得到奖励而感觉轻松,院线方更是因为降点首先直接减少收入而对专资新政能否落实不置可否。

在后来的谈判中,一方坦诚导演和明星的个人酬金已经以千万元计,一方计算如果减少2%,员工的年终奖和优秀经理人员都将双双丧失。这个阶段从2012年11月13日五家公司发出通知,至院线方于11月23日联合发表《中国电影市场协商宣言》,大约有八天时间。第二个“计算”阶段则接着开始,到11月25日下午。这个阶段成了业界高手过招的炫目华彩乐段。这个时候院线与华谊谈判成功,制订了将永载中国电影史册的合乎市场规律的梯级分账办法。双方约定:《一九四二》票房三亿以内维持原有的分账比例,华谊与院线之间43:57分账,三亿以上部分则调整为华谊、院线按照45:55比例分账,而超过八亿元部分华谊、院线按照47:53比例分账。这个办法华谊和院线方均承认向对方善意让步,是市场机制下协商之结果。但是关键点却是三亿元之后的分账如何操作。2011年弄得极不愉快的《金陵十三钗》分账之争,虽然以五亿元为线,但怎样计算五亿当中各院线的调整,却是做出了根据院线在全国份额年初占比,各自划分比例的方式。很多院线对此不服,因为这个占比不一定对,也因此还有一个公平与否的问题。加之院线对新画面公司已经有看法,希望院线和影城很给力几乎不可能。这一次当王中磊问及这个三亿元后的调整怎样办时,我提出了一个办法,以国家专资办的数据达到的次日为调整的时间。就是说,在三亿元数字达到之前,谁家影城努力去做,谁就可能得到多些。因为这之前和这之后的分账比例不一样。这就有可能充分调动院线和影城的积极性,也实实在在帮到了华谊兄弟,这是一种在合理让步之后给制片方的一个更好的支持。王中磊当即称好。

2012年11月25日下午15点,我们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当这个梯级分账办法公布之后,星美影业董事局主席覃宏总很快作出了回应,其提出的《王的盛宴》分账办法也是梯级分账,而且更合乎国际惯例,即每一周向院线退两个百分点,首周43,次周41,第三周39直至下画。这一招十分大胆,非有过人胆略不敢为。更重要的是,它和《一九四二》在第二周是反着来。《一九四二》冲击三亿元应该没有悬念,因此第二周它的分账比例调整在所必然,而《王的盛宴》则迅速开始降低分帐比例,院线和影城的场次力度正常将相应提高。这就是商家的快速反应,是很凑巧的给与院线影城的近乎天衣无缝的商机,是真正的商战剧情。第三个阶段因此而展开。它的计算已经由制片和院线双方变成了纯原先影城了。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依据是上映三天之后各自的口碑,尽管根据分帐比例谁都知道怎样更划算。但是,市值的实际兑现必须看影片的上座率。更靠谱的计算是参照分账比例,算算上座率,找到影城赢利的绝对值。但是,这一次出了一个我们不曾料到的情况。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个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得再上IMAX的通知,相对本文上述的五家制片公司向院线发出的《通知》,这个当然带着绝对的执行力。不幸的是它同时也被误传(有意地误传)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将停止漂流。媒体很给力地放大这个流言。这无疑给影片做了一次“悲情营销”,观众突然加快了向这部本来不去期待的影片集结,使得预计不到的压力骤然加在《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上!我们不能去评价这次相关部门决定的妥否,当着市场的进程受到非市场因素干扰时,我们唯有等待命运的判决。

《少年派》第二个周末突然发力,这是在《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上映之前所没有的,它起码在同一档期中占去了35%以上的场次空间。在院线和华谊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分析过它的存在影响,但没有作为真正的筹码。院线甚至准备低票价放映它以填补没有《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时的场次。真正的赢家是谁呢?还是观众。三个阶段都已经过去和正在过去。市场正在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院线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一样。市场不可欺,企业不可欺,观众不可欺。但纵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行业市场化能够成为我们行业今天的共识吗?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尊重市场靠本领。云卷云舒难论定,世事如棋局局新。市场机制是剂良药这次五家公司要求提高分账比例遭到院线方极力反对的事件最终以院线与华谊兄弟单独签约而告一段落。大家都明白了:市场的事情终归要由市场的机制来操作。什么叫市场经济呢?市场经济就是尊重客观存在的交易双方的利益。从2012年11月21日到23日整整三天时间,全国三十条主力院线的代表们汇聚北京,专门为贺岁档的国产片把脉,研究市场、档期、打法,细致到海报、宣传词、预告片和未来的市场表现。这种对国产片的热忱应该得到尊重。但是,除了华谊兄弟到会与院线代表们沟通外,其他几家发起提高分账比例的公司置若罔闻,以为凭着一纸“通知”就能解决问题。

这就是强权意识的恶习干扰了正常的思维。华谊兄弟的诚恳赢得了院线的欢迎。院线一方提出了解、理解、谅解“三解”沟通模式,在情在理。华谊兄弟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压力。中国电影人要团结不要分裂,上下游齐心合力确实是眼下的必需。经过友好的协商,院线和华谊兄弟达成了谅解,华谊兄弟不坚持简单提高比例的做法,而院线也同意梯次提升片方的比例。这就是一种经过协商之后达成的谅解。这是市场的做法。在谈判当中,院线希望彼此能够用文明的方式说服对方,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纠结,用合作的精神面向未来。在院线和发行公司最胶着的时刻,由浙江时代院线副总经理伍少康撰写的一篇表明观点的文章《行成于思,毁于随》受到全体院线代表的拥护,这篇文章清晰地分析了产业上下游各自的问题,提出换位思考,平等共赢而非单赢,特别是从自身方面检讨了院线的问题,也呼吁片方认真坐下来探讨如何合理地梯次分账。文章很自然地成为了后来将留存中国电影史册的《中国电影市场协商宣言》。这份《宣言》中说,从中国电影的全局和长远的发展来看,提高片方分账比例,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应该承认,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小影片的市场空间越来越窄,不得不迫使制片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几千万的投资已近常态,上亿元的投资也不为奇。且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产电影的回收主要靠院线放映,制片方的压力客观存在,诉求提高分账比例可以理解。适当提高比例,使利益相对趋衡是可以协商的。但是,今天中国电影的利益分配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或者改革初期时代,由哪家公司说了算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终端也不是过去几亿、几十亿规模了。不仅民营资本比重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市场化道路早已根本改变了此前的游戏规则。因此习惯地沿用过去单方面提高分账比例的做法,让双方利益的诉求用简单的一纸《通知》来解决,你不同意就别放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早就过时了。如果这种被“通知”、被“协议”的做法大行其道,那么是否今后但凡涉及改变双方利益分配时,只需一纸“通知”就行了?

今天被“通知”45%,明天被“通知”47%,后天被“通知”50%,底线在哪里?规则又在哪里?《宣言》最后说,提高分账比例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切割问题。而是要有改革的思维,要把它作为深化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内容加以统筹考虑。中国电影业通过十几年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通过院线制建立和放映数字化的全面推进,使中国电影业驶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影片年拍摄接近600部,银幕达到13000余块,影院票房收入160多亿元,这无疑是改革带来的巨大成果。但是我们不能漠视,更不能随性的以违反法律法规的方法,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探索,才能更好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把握好全局前进的方向。一方面制片和院线(影院)要有包容,理解,照顾彼此的关切,另一方面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统领全局,远谋近虑,真正有序推进和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研究制定包括:合理的分账比例、演员片酬体系、市场管理、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等相关产业政策、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使中国电影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健康发展。

这个宣言得到了谈判对手的认可,院线和华谊兄弟之间很容易地找到了共同点。11月25日下午,用王中磊先生的话说,这一切将载入史册。在《1942》上映新闻会上,院线公司宣读了双方合作的新意向:出于我们对中国电影事业虔诚的追求,也出于对华谊兄弟影业多年来努力为中国电影产业作出贡献的敬重,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全力帮助下,经过双方友好平等,按照市场规则的深入探讨磋商,万达、新影联、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金逸珠江、浙江时代、广东大地、浙江横店、河南奥斯卡、重庆万和、湖北银兴、福建中兴、世纪环球、河北中联、武汉天河等全国三十条主力院线,决定与华谊兄弟等各家影业公司在此跨越年度之际,开展全新的合作。院线表示将全力以赴以宣传、排期、场次支持《1942》等各片方的优秀国产影片,努力实现国产影片的市场新飞跃,树立起新的市场标杆。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各种深层次矛盾确实在逐步展开,利益格局的调整十分正常。我们继续欢迎各出品方及发行公司与我们磋商,我们将按照《1942》的合作方式与各方进行友好平等的市场化交流。我们要有站在全行业全产业高度之上的认识水准,要有协商、创新、改革的勇气,要循序渐进地梳理好上下游之间的利益调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稳妥到位地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共同为广大观众奉献更多更好地作品,为国家的文化产业大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作者:赵军单位: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