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镇化中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义乌2005年-2007年ECC计算
利用义乌统计年鉴、环境统计年鉴等统计调研数据,考虑区域在研究期限内所消耗的区域内外损耗的生态成本,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对义乌市2004年-2007年的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生态效益及ECC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ECC计算结果分析
由表1可看出,义乌市2005年-2007年的生态效益均大于生态成本,历年的ECC值均大于1。说明生态经济规模增长是经济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义乌的实际状况。义乌近年来一直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凭借商贸业的发展迅速崛起。同时近年来义乌积极推广“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积极发展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业基地。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义乌经济实力也迅速增加,2007年义乌人均GDP比浙江省高1.9倍,比全国高约3.5倍,仅次于上海,居全国前列。义乌相对低耗、低污染的产业特点以及高效的经济发展决定了经济增长规模相对较经济。由于义乌仍处于发展的初中期,故较长一段时间内ECC值可能都会大于1。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状况,需要选取合适的参比值。由于广东省各城市的城镇化率较高、产业结构均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增长速率较高等特点均与义乌相似,故选取广东省的两个典型城镇即以经济高速增长闻名于世,但是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的东莞市和2002年即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惠州市作为参照城镇,分别计算两城镇的ECC值,并将ECC值作为评价参比值。根据广东省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损耗价值核算数据[13],分别计算得出广东省各市2003年、2005年ECC值。由于缺乏连续年的生态成本数据,计算结果均以相隔两年的生态效益、生态成本数值计算ECC,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东莞ECC值均在2左右,而惠州ECC值均在8左右。由此可初略得出,当ECC值大于8时,表明生态承载力状况良好,ECC小于2则表明生态承载力状况一般。而义乌市2005年-2007年生态承载力值均大于8,说明近三年生态承载力状况良好。(见表2)但由表1也可看出,义乌历年的生态成本在逐年增加,经济增长规模逐渐趋向不经济增长,逐渐以过高的生态成本来换取经济增长,历年的承载力值在逐年降低也说明生态承载状况逐渐变差。这与义乌市近年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相符。义乌区域资源匮乏,尤其是对于限制区域瓶颈发展的水资源。按2007年统计人口数,人均水资源量672m3,如考虑约107万的常住外来人口,人均水资源量270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m3的13%,随着义乌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增加,义乌的水资源将更加紧张。2005年义乌市购买了东阳市横锦水库每年5000万m3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使得城区的饮用水得以保证,但也增大了经济增长的生态成本。过快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也给义乌市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义乌地表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根据义乌市环境统计公报,地表水水质以劣Ⅴ类水为主,在2003年-2007年的水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的共96站次监测中,劣Ⅴ类水检出率均在80%以上,且Ⅲ类以上水质几乎为0。污染物的治理以及由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成本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承载力值的大小。
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
从表面上看,义乌市历年的GDP是逐年增加的,如果仅根据区域承载的经济规模大小来判断区域承载力的大小,这似乎说明义乌市的承载力是逐渐增大的。这样的考虑显然是不全面的。区域所取得生态效益是在消耗区域内外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如果仅将区域取得的效益规模作为承载大小的判断,忽视对区域生态系统破坏,承载显然是不能持久的;同时,如果忽视区域外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无论对于和外界生态系统互相沟通的区域生态系统本身,还是对于整个外界生态系统,承载也都是不能持久的。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生态系统将会出现过度使用或者生态系统服务外部占用越来越多等现象,也将进一步造成城镇生态经济系统的破坏或更大尺度的生态系统问题。本文将区域生态系统置于更大的生态系统之中,来判断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大小,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则更真实地反应了区域的承载状况。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状况虽然相对良好,但是承载力值逐年递减,其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在逐年增大,其发展模式逐年趋向不可持续。在自然资本的稀缺性是一个全球性、区域性基本事实的情况下,义乌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清洁生产,提高产业的能源、水资源等资源利用效率。在居民日常活动中要进行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提倡生态消费,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加强循环利用等,同时当地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资源有效利用和技术革新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进一步提高区域自身的生态承载力。
本文作者:李爱梅1康蓉2杨海真2作者单位:1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