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广播城市化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广播
农民是对农广播永恒的主体。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去农民曾经因为生产活动的需要喜欢收听广播节目,现在如何让喜欢听广播的农民听得到、听得清,是一个不复杂却难以做好的事情。覆盖范围内的农民能不能听得到、听得清楚不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掌握和落实。目前,一个县域上空同时回旋着十多个甚至几十个较为清晰的广播频率,从中央级到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这其中县级对农广播作为最基层的广播媒体尽管随着发射功率的提高,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周边地区,但同时也面临着周边地区广播电波的冲击。以丹阳广播为例,目前,丹阳地区能清晰地接收到中央电台、江苏电台、镇江电台的频率,而且还可以接收到常州等周边地区的电波。上述电台节目优势明显,信息量大,可听性强,长期以来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稳定的受众,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县级电台的节目如果没有自身特色,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县域对农广播始终要牢记做给农民听,让农民听;要始终站在农民的位置上,把农民装在心里,播他们想知道的,播他们想听的。从农民的角度去想问题,站在农民的立场,才能真正受欢迎。农民听得到、听得清对农广播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进步,微博、微信、3G视频、电话、电视等各种手法,充分展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全媒体联动优势。对农广播的发展尤其是县域对农广播也是这样,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手机对农广播”正应运而生。置身融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新型农民正需要全新的方式来获取自己喜欢的对农节目,也是对农广播掌握对象宣传主动权和话语权的又一次历史机遇。
二、广播编辑、记者、主持人要放下身段,贴近农民,从农民的视角办广播,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
现在,农村的生产形势、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需要编辑、记者、主持人更多地俯下身、迈开双脚到农村一线。实现“本土化、平民化”就要求县域对农广播不仅要深挖本地新闻,挖掘一些发生在农民身边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发展变化、新农村变化、百姓故事等等,还要把一些全国性、全局性的热点新闻放到地方的视角上,以“本土化”的视角加以报道。例如:全国两会召开时,可以连线本地赴京参会的人大代表谈两会给地方带来的发展契机,等等。县域对农广播只有立足百姓视角,不断带给听众所需要的新鲜新闻,才能抓住听众的耳朵。让农民听得懂对农声音,从内容上讲,不仅将农村点点滴滴的喜人变化、涉农的相关信息说给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还需要播出有思想内涵的评论和深度报道,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厘清面对的各种农事问题,使农民朋友产生更多的共鸣。丹阳电台对农节目开设了《呼声与回音》专栏,每天的节目中都会报道群众的呼声以及相关部门的答复,真正架起了听众与政府的桥梁,道出老百姓呼声,解决老百姓难事,实现了对农广播的平民化视角。实践证明,县域对农广播有能力开辟自己的舆论监督阵地,以自己特有的报道方式增加对农广播的竞争力。事业的发展需要靠人来实现,县域对农广播的进步也同样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丹阳台的《新农村消费热线》是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每天接听电话都在40个以上,反映的也大都是农民朋友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调剂、消费投诉、家电维修等家长里短的琐事。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实在在地帮农民解决问题,所以一直受到农民的喜爱。在几次市场调查中,《新农村消费热线》的收听率一直名列前茅,节目的播出时间也由最初的半小时延长到现在的两小时。对农广播中需要主持人善于把身边发生的“小”事放到宏观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分析,善于从身边“小”事中发现有较高价值的新闻事实,用“小”事件说明“大”的道理。编辑、记者、主持人与土地贴得越近,与农民贴得越紧,才能与农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样的广播人,才会喜农民之喜、忧农民之忧。城市化进程中的对农广播需要更多的“贴近土地”的对农广播人。
三、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村广播节目质量,让农民享受到对农广播好声音
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曾经提出过两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讯息”与“媒介即按摩”,他的观点非常鲜明地提出了受众从媒介中寻求的两种东西,一种是信息资讯,一种是心理上的放松和抚慰。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是那些贴近他们心理需求、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东西。广播节目质量始终是广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是广播媒体的生命。农民收听广播,是想从节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满足自己的需要。媒体融合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新型农民收听广播的选择性更大,如何才能使对农广播节目听得美,让农民“乐不释耳”?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且农民有较强的被动、守旧习惯;关注农村广播节目质量需要在策划上下工夫,需要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的特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节目下乡活动带动栏目创新。如“科技下乡”“培训下乡”“医护下乡”“文艺下乡”等,切切实实地满足农民的需求,赢得农民的认可与期待。将栏目直播间搬到农村,将最新鲜、最真实的乡音、农事送上电波,请农民朋友做客直播间,与专家一起交流对最新涉农政策的理解、最新农村市场信息的掌握,都是吸引农民听众的好方法。现阶段,媒体传递信息的途径无非是“视”“听”两种方式,而广播有幸独享了这其中之一的“听觉”路径,媒介特点注定了必须要抓住农民的耳朵。让农民享受到对农广播好声音,首先要在“活”字上下工夫。丹阳电台《新鲜农村》,对农报道“鲜活”的背后是在农村一线“抓活鱼”。突出一个“新”字,新政策、新法规、新事物、新成就,都是农民应当知道、很想知道但还不知道、对农民有好处的信息。一个“新”字:新鲜事、新面貌、新观念、新追求,题材本土化;一个“农”字,农时农历,时效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其次,以“专”取胜。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是农村干部、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电视、报纸、杂志媒体和新媒体对农节目不多,即使有也不是专涉农业科技的。县域对农广播可以充分利用与当地农委、农科所、农林等部门合作或联办、协办节目的资源优势,进行专题、专项、专注的对农报道。报道中用故事引、典型串、农民说、大家议的方式,寻找最佳融入角度,寻求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合度,使对农报道人物化、故事化、趣味化,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第三,不同凡“响”,挖掘和运用各种音响元素来丰富对农广播节目的表现手法和传播能力。充分运用主持人点评、现场自然音响、人物谈话、音乐等把新闻事实的声、形、色、味呈现出来,把节目做得有韵律、有味道,入耳又入心。丹阳电台获得中广协对农报道二等奖的作品《播撒春天的希望》,一开始就以记者现场报道形式,展现了主人公——“草菇大王”农民姜小红现场劳动音响,还有反映姜小红生活细节的录音、村民的录音以及团中央书记视察时的录音,等等,引人入胜的音响,使得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拉近了和农民的距离。这种带“响”报道无疑也是对农广播较其他媒体所特有的竞争优势。本土化“音响”的大量合理运用,更是为对农广播新闻增添了亲和力和可听性。
四、总结
城乡统筹,城市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县域对农广播正高速迈入网络时代,这无疑增加了对农广播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了县域对农广播的生存空间。
作者:毛飞军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广播电视台对农广播频率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