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发展低碳生态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发展低碳经济
1.1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2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1.4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2.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新的发展目标下,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时间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在空间上,既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兼顾整体利益。因此,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尽其用,城市群各种经济活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利用。城市群扩展的形式通常有圈层扩展、轴向扩展和位移扩展等形式,很难说哪种扩展形态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关系。
2.3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本人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2.4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提倡适度的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费,是对有限的空间资源的消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大部分资源的利用、废物和污染的产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城市所致,其责任应由具体的工业和商业、工业企业(或公司)、高消费生活方式的中高收入群体来承担”,高收入家庭常常拥有2—3辆小汽车,它们消耗的资源最多,通常比住在城内的同等收入家庭消耗的资源多得多。所以,要实现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小户型标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发达国家住房面积都低于我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反而逐步降低。现阶段,我国住房户型偏大,这与我国国情是不相容的。二是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占建筑总量30%,能耗70%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家庭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适度装修,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等,推动家庭节能减碳。
结束语
总之,随着中国低碳经济建设的进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已经逐渐转向高效率低排放技术的转让和创新。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改善根本的动力。因此,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