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爱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爱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爱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

1.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生存的重要条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本身。而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体,是防灾减灾、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促进人类健康等特殊作用,是其他物种不可代替的。因为森林占地空间大,覆盖层厚,叶面积总和也大,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质的数量和功率最高。尤其是天然林,它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时间演替发展而成的其结构稳定,物种繁多,生态效益比人工林强,自然生长力及生长速度也比人工林快。可以说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储存库。人类不能没有森林,森林如果被毁,人类就难以生存。因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最重要的是保护森林资源。

2.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公认,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蓄积量,是控制温室气体减排重要因素之一。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

3.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采取保护性策略建设、经营和保护森林

现代自然保护是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维护和调节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的关系,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的经营。我们过去对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大都是单项进行的,如土壤利用、森林经营、森林工业、水源保护等,脱离了整体的经营管理方式,有极大的局限性。为了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就要按照生态的原则作为自然保护对策的主要基础。按照这种思想,我们应采取如下的保护性措施:

3.1抚育间伐防护林随着林龄增加,需要进行抚育问伐,以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使其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因此,抚育间伐在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3.2更新方式由于一般防护林只允许进行卫生伐、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不允许主伐。因此,防护林的更新方式应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为主。

3.3封禁保护造林后搞好幼树封禁是一个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护林的重点地区,应普遍进行保护幼林宣传教育,以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森林,爱护森林的自觉性。此外,为了有效地保护幼树,防止人畜破坏,各地还应组织专业护林小组,或承包到人、到户。禁止在幼林里放牧、割草打柴、放火,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对缺少烧柴的地区,可结合幼林抚育有组织、有计划地规定开放时期,统一进行打柴、割草,做到不损伤幼树,对于一些成林,也应进行封禁保护。

4.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生产高速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强化“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各部门都应因地制宜认真抓好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名优特经济林良种栽培技术;节水和抗旱造林技术;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应用生物及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保护原有森林生态环境不受药物的污染。充分应用自然力促进天然林的迅速发展,最有效办法是大量开展封山育林,是短、平、快发展生态林业的最好办法。同时,对现有大量的针叶树低产林、老头林进行技术改造,强度或适度间伐,套种适宜的阔叶树种,改变单一的林分结构,促进生长,促使演化近似天然林。

5.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

6.以林业为基础,多种经营,使山地综合建设与山区发展互促互进

“以林业为基础”就是要充分认清山区的自然经济特点,把林业作为山区生态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来看待,存振兴山区中把恢复、重建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放在首位,并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来规划森林资源的多元化系列开发利用,形成相应的商品生产系列和相关生产行业。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需要若干年,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期性与短期内山区居民要求增加经济收入存在矛盾,山区居民经济上要改善,长期的生态建设要为继,不重视长期的生态改善,眼前的经济利益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因此,“以林业为基础”和“综合发展”必须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7.结束语

长线着眼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短线着眼于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只有两者相得益彰、长短互补,才能协调人与林、人与环境的关系。林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提高林业产出的有效手段,将思维跳出林业就是种树、护树、砍树、卖树的狭隘思维模式,大力发展与林有关的多种经济形式,诸如发展林区旅游经济、特色林业经济等,使林业作业和经营形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