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伊斯兰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伊斯兰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和宗教思想
(一)伊斯兰文化中的自然观
《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创造的世界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真主的安排使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保持平衡,从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海、矿藏田园,到空气、阳光、水分以及地球上的人类、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伊斯兰文化中没有自然崇拜。根据伊斯兰的说法,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四季交替等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秘,确证真主的存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古兰经》中提到:“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在有理智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他们站着、坐着、躺着记念真主,并思维天地的创造。”伊斯兰教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并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生存的理念上的。人类和自然界是真主的造化,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伊斯兰教也反对顺天敬命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实质是对于自然力的“敬畏”。伊斯兰教认为大自然也和人类一样是真主的创造物,与人类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真主赋予人“代治权”和发展权。人是有智慧和能动作用的,人具有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自然面前采取消极、无为态度的表现,就是完全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否定了“代治权”的权利。
(二)伊斯兰文化中的人类观
伊斯兰文化一方面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从知能层面承认人类具有自由意志、能思维等独特灵性,是真主创造的最高典型,是天地间的精华,肯定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古兰经》第2章第29节经文说:“他已为你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安拉让人类成为他的代治者,替他治理大地。《古兰经》第2章第30节经文说:当时,你的主对众天神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人。”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清净,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人类之所以高贵,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认识和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指明,人类并不能超越于万物之外,人类也是万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和万物有共同的根源和归宿,属于同一的家园。《古兰经》指示道:“他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以免大地动摇,使你们不安”;“我(真主)在大地上创造许多椰枣园、葡萄园,我使许多源泉,从地中涌出,以便他们食其果实。”真主所创造的一切自然存在都是人类的用物、朋友,人类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依赖、密切相联的,正是在这人类与自然界同根共存、相互扶助的友好氛围中,大千世界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三)伊斯兰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伊斯兰文化将宇宙看成和谐整体,平视其中的一切存在,既重视人类的主体性作用,又肯定自然生态存在的内在价值,把天地万物视为人的衣食父母、生命的源泉。它的生态环保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也不能离开环境而发展,彼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古兰经》云∶“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应该保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观点,世界万物由真主安排,使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保持平衡,使人和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第二是合理开发自然。伊斯兰文化视自然如人类一样的有生命,主张人类不仅要相互仁爱,也要爱天地、爱自然,要求人们慈爱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伊斯兰文化主张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以调整自然使之适合于人类需要;既不屈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以自然与人类协调为基础。《古兰经》中多处提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破坏大自然所带来的结果,经云:“当穹苍破裂的时候,当众星飘堕的时候,当海洋混合的时候,当坟墓被揭开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前前后后所做的一切事情”。第三是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中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伊斯兰教是讲求今、后两世幸福并重的宗教,保持“两世兼顾”是伊斯兰教的重要特点。在伊斯兰教的信条中就有“信未见”一条,凡是今天、昨天之外的一切时间,包括未来、后世等都是“未见”的范畴。伊斯兰教自然观既要求考虑现在,更要求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伊斯兰文化中的生态环保思想贯穿在伊斯兰文化的具体生态环保行为之中。尤其是西北的穆斯林,更大程度上保持着伊斯兰文明中的许多优良传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伊斯兰文明中优秀的生态思想。具体有:
1.节约资源,禁止浪费。《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西北穆斯林社会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饮食道德圣训,例如穆罕默德劝告信士们饮食不可过饱。他说“:阿丹的子孙从来不应当在饭碗里装满撑破肚皮的食物。吃东西要少量,只须维持身体健康。充足的饮食只给肠胃三分之一的食物,三分之一的水分,留下三分之一的空间,让肠胃舒坦地呼吸。”(《艾哈迈德圣训集》)。穆斯林不但遵循伊斯兰规定的饮食法制,忠实遵守各种禁忌,而且对食物必须节约,严禁浪费。穆斯林对水是非常节约的,禁止浪费。《古兰经》云:“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生命是从水中诞生,万物都离不开水。《古兰经》指出:“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以便我借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作饮料。”
2.保护动物,禁止乱捕滥杀。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纳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不允许人们将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做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宠养取乐或以戏耍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动物表演等。他提出无论何种动物,只要对人畜无伤害的可能,就不要去伤害它们。
3.鼓励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古兰经》还号召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恩赐”。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先知说:“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明知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这些“圣训”通过阿訇的宣传,对穆斯林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其行为也有较强的约束力。在西北民族地区,伊斯兰环境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穆斯林的心中,并以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方式融进了当地居民的思维、行为、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之中。
二、发挥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环境保护
(一)在思想观念上吸收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伊斯兰文化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动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又是重中之重)、植物、微生物、土壤、大气、光、水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诸多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中都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双向制约,双向影响的关系,维护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必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切适用于人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都适用于其他子系统。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到其限制,若超出一定阈限,自然界就会以惩罚的方式来力求恢复原有的平衡。当代的能源危机、人口膨胀、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等,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系统平衡敲响的警钟。人类有义务有责任,而且也只有人类才有能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开发自然、变革社会、推进文明进程中要经常反思,不断自我调控,使自己的行为不超越客观阈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因此,在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寻找一个和谐的度,这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价值观念。借助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获得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
(二)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上吸收、发扬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
做好现代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敬畏自然、简朴等观念从意识层面上讲,与近代人类环境保护活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现代的环保理念可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而在汲取的同时,要做好现代转换,培育现代科学的生态文明。首先,应注意将传统文化中已经固化为习俗的各种传统生态文化结合科学知识的宣传转换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思想认识与生态实践模式,从未知的盲动的生态文化向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主动性的生态文化过渡。在转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正确评估传统力量在区域生态实践中的作用。其次,要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注意全民族生态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要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生活习惯,注意养成科学的、对生态负责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大自然回报人类的才将不再是洪水、酸雨与“非典”等。再次,要提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切不可“涸泽而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警惕“利益至上”主义的不良现象,要以发展的、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指导当前的经济发展。民族的文化未必就是落后的文化,应正确看待宗教中蕴涵的生态文化。不能因为一些传统生态文化在维护生态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神秘色彩与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断然地、武断地指责这种生态文化为迷信与落后。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将这些民族的这种传统的生态文化与当代的生态文明相结合,使前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下获得新的力量;更应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做好生态理念的转变,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法规。应注意将当地居民已经固化为习俗的环境意识结合科学知识的宣传转换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思想认识与生态实践模式,从未知的盲动的生态环境意识向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主动性的生态环境意识过渡。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尤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提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生态问题。
作者:张广裕马东平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