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景观水质污染现状及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景观水质污染现状及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景观水质污染现状及策略

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各大城市都已相继推出相关条例,要求生态环境用水应当优先使用雨水和再生水,禁止使用地下水和自来水为城市景观水体补水。而再生水水质自身较差,COD,BOD5,TN,TP等污染物的含量较大,即使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景观水水质的要求,一段时间后景观水变浑、变绿[4],将会严重影响景观水质。

鱼类养殖、水生植被的影响城市水景中,水生植物、动物都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元素,设计师往往也尽力通过水生植物、动物的合理搭配形成小生态环境,以期能够创造更好的景观,如花港观鱼、菖蒲河公园的天妃闸影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但在很多城市景观水体中,尤其是景点中水体面积小、流动差,投入的过多的食料,鱼类排泄物无法及时清除、水生植物季节性死亡后滞留在水体中,都给景观水体带来污染,导致水体发臭、富营养化。

景观水富营养化通常景观水体为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的小面域水体。因其与外界大面域水体缺乏连通,水系统缺少循环,所以水源交换困难,水体静止且流动缓慢,无自净能力,受周边环境污染,水中藻类和菌类大量滋生造成富营养化,加之水体面积较小,水面面域有限,不能形成有效的重力流、风致流,水体自身动力条件较差,往往成为一潭死水。同时由于受场地限制,在水景设计中景观水体往往出现水体流动性差的死角,死角部分水体易恶化,污染物也易在死角处沉积,成为景观水体的内源污染,加剧水质污染,从而影响整个景观水体,见图1。

管理维护不到位在一些居住区内,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清洁工为了方便,直接用景观水洗拖把或是冲洗地面上的污迹,用完后再直接将水倒回景观水景中;另有一部分尘土、枯叶和垃圾被风吹到景观水域中,日常管理清理不及时,导致池底被浮土覆盖,池水逐渐变得浑浊,

水面悬浮垃圾和水底沉积物增多,也会严重污染景观水。材料工艺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某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用不合格的材料或是施工工艺不到位,也是景观水的又一污染源。

城市水治理方法

定期补水定期补水主要针对封闭型景观水体,尤其是面积较小、流动较弱的居住区水景,能起到稀释水体中有害污染物浓度的作用,延缓水体水质变坏及水体富营养化。定期补水的处理方法是一种管理操作便捷、积极有效的方法,但此种方法成本较高,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机械循环过滤机械循环过滤方法较适用于广场喷泉、叠水等景观,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想要达到的景观效果,相关专业配合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水泵,并且预留预埋循环用的管线,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这种方法虽然治理效果明显,但前期投资较大,机械运行成本也较高。

截断水污染源截断水污染源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城市景观水的污染源除去或阻断污染源与水体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水体不再受到进一步的污染。对城市内的大型景观水体应首先考虑用此种方法来保证景观水体的洁净。

自然曝气技术此种方法在中小景观水域中经常被采用,实质是向水中补充氧气。可以避免水体发黑、发臭,能延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曝气方式可替代增氧机,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景观水体治理方法。但此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些城市公园的人工湖体中,由于早期对水体设计考虑不足,缺乏相应的机械循环过滤设施,后期常加入曝气机等设施进行被动式补氧及增加水循环。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通常针对水质污染严重,已经发生富营养化引起水质变臭的景观水体。常用硫酸铜和漂白粉等化学药剂,直接投放到景观水体中,然后采用自然沉淀后清除淤泥层的方法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例如,硫酸铜用量为每升水投加0.3mg~0.5mg[5]。此方法立竿见影,但需注意药剂投放量,量小起不到杀死藻类的作用,量大也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方法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来进行转移、转化以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且恢复水生生态系统。

生物滤沟法此方法常用于城市厂区附近、水源较差的水体的前期处理。生物滤沟的特点是在常温下处理受污染的城市景观水体,能够很好地控制水中的色、嗅、味等等感官性状指标。具体方法:将砂石过滤与生物塘床相结合的复合处理方法。原水经格栅除去大的漂浮物后通过水泵提升,然后经跌水盘跌水充氧后由跌水槽进入生物滤沟好氧段,之后是植物床和生态净化沟,再经清水槽外排[5]。

生物接触氧化法这种处理方法在微污染水的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微污染状态的景观水体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是使微生物和原、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污泥,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使微污染水得到净化[6]。

生态修复法生态修复技术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中,使之成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生物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这种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水景设计尤其是湿地公园及湿地展示园中。但应注意在引进水生生物时应以本地生物为主,避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如华东地区引入一枝黄花,由于缺少天敌而形成了生物入侵;同时还需要控制水生植物的密度,以防过度繁殖,影响水体质量。

建议

景观水体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应当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在治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如何预防景观水体污染。针对目前景观水体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4点建议。

规范行业设计标准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原因有很多,在规划设计层面,建议制定水景设计的规范,更好的指导景观水体行业的发展。规范设计规程,合理有效的指导设计景观水体的同时,也要在设计初期就把如何解决景观水质易受污染的情况列入设计范围内。

加强监管力度城市景观水质污染是有时间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加强水质监管力度,尤其是从建设初期就对景观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把握水质变化的过程,防微杜渐,一旦发现有污染倾向,第一时间进行治理,避免由于监管不力引起更大范围的景观水体污染。

加强环境教育城市景观水污染很大一部分是使用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地丢弃垃圾及生活污水所引起的,因此加强社会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加强环境教育的形式可以结合社会公益宣传、科普等重在吸引公众,培育社会认同感,从而减少城市景观水污染现状。

景观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解决城市景观水体问题,在明确管理权责、加强水质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应重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寻求更加经济实用、效果良好的处理方法或工艺是未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城市水景不单是水质污染的治理过程,更应寻求景观水环境的可持续的生态过程,加强生态学科的应用,开展景观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对景观水体的水质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曹旭丁晨旸单位:广州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