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文明下环境问题治理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党的报告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经济发展,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整治环境的整个体系中,进而把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处。本文以生态文明思想为背景,梳理和分析当代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分析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问题发出警钟,从而有利于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环境需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治理;根源;意义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①虽然环境问题在近几年的治理中颇具成效,但仍存不足,这些不完善之处致使政府环境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如何贯彻和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们构建美丽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将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一)就全球而言。“生态文明”是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在思考全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时,就经济发展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做出的合理选择和科学回答,是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新前沿和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指向。
(二)就中国而言。“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基本方略其中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造性成果。即,可持续发展,既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又要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又要保证后代子孙的永续发展。这一阐述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囊括了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又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
(三)就理论而言。生态文明既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养分,也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需的环境和条件。既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产业良性增长,又表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健康有序,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价值科学向上,又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协调创新,借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就实践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正确处理各自的关系中,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实践成果的总和。
(五)概括而言。生态文明是涵盖一切与生态问题有关联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的“集合体”。既要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又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一起来,在相互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来理解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国家在治理生态环境时应在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中,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落实性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二、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经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第二产业占相对较高的比例,伴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初期,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和环保意识性不强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我国空气污染来源主要来自工业企业、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交通运输、由其他环境介质转入等。加上我们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众多的现状,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较发达,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成本也较大,致使空气污染程度较高。2.水污染。经中国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水资源不足,水灾害频发,排污量增加,人口压力对水资源的要求加大的现状与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的矛盾在加剧,水污染的问题亟需加大。3.垃圾污染。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在城区乱堆,脏、乱、差的污染场面,呈现出“垃圾围城市”的现象。
(二)生态问题。大自然是善良的,也是冷酷的。人类看似是世界的主人,但是无节制的破坏自然生态,最终还是被生态问题遏制住发展的脚步。网络媒体上铺天盖地数据显示出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构想,但同时也反映出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总之,要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形成各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
(一)物质根源。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们为了谋取物质生产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虽然物质极大丰富这表现为正效应,但是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破坏这表现为负效应,在生产活动中,正效应和负效应是辩证统一的。正效应:生产会创造很多的物质财富,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负效应:这种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负效应有可能会导致大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加剧。正效应和负效应的矛盾,完全说明了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实践维度看,自古以来,人们都过多地看中正效应,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发展,为了谋取自身利益,只知道向自然索取,而不去补偿大自然的漏洞。在生产活动中把物质利益当作发展的中心,而忽视负效应产生的影响,片面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生态环境问题真正的物质根源。
(二)认识根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建立起来的,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在狭隘的观念里,对于自然的征服感,人类总是把自己立于自然界的顶端,对自然万物缺乏敬畏之心。他们也错误的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任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②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以由原始的恐惧自然、敬畏自然转到现在的统治自然,勇于向自然界进军。人类为了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就大肆地向自然界掠夺,人为了实现对物质自身的价值,一味地索取、掠夺、挥霍大自然对于我们的恩赐,这就会越来越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这就会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性,加速自然界的破坏。
(三)社会根源。生态学家汉斯·萨克塞指出:“当今时代,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生态危机的存在及其严峻性,但是,人们却并没有去改变它,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活动仍普遍存在。”③进而可以证明生态环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对立和恶化。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恶化可以推断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和恶化。虽然值得承认整个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但是彼此都从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进军自然、占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短损长,以局损远,这种颠覆价值观的思想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中,在这样社会利益背后,必然会带来全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的相关生态性问题涌现。
四、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我国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既为了把我国建成天蓝、地绿、水清、优美的生态涵养带,又要把我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走廊,更要以清新的生态环境惠及广大人群民众,又能为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提供绿色支撑。
(一)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民如今正在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全面建成小康不仅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小康,更是生态文明的小康,小康全面实现的衡量指标中,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对于生态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迄今为止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之后,表现在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的成本高,已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我国为了落实党的精神,把污染防治作为一个重大攻克的难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别是环境目标的实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在理论维度上,更加落实到实践维度,有助于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更有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侧重于对优美环境的热切渴望,也是对生态环境的高质量要求,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水、优美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响亮。随着经济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民把宜居的生态环境作为衡量幸福指数的标准之一。只有着力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以环境治理为辅,把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统一起来,争取在行动上做出成效,以打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以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有助于满足保护生态的客观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表现在两个重要维度:一是保护生态系统;二是治理环境污染;要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在把握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对环境进行治理既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又有利于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提供时间保障;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赖以存在的环境,这样既有利于环境越来越良好、又有利于为环境治理工作减压,有效的节省治理成本和财政开支。但是特别强调要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作为主要矛盾,在实践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里体现的是加强对生态的系统保护更是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重要举措。
(四)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问题追本溯源是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经济模式和消费模式不合理性的问题,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经济质量是统一的。着力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为切合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既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又要因地制宜不断倒逼经济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进而有助于推动该地区加大力度解放产业结构、能源体系、空间布局等涉及到环境的问题,进而可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⑤
作者:杜玉娟 任汝通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