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外职教对环境艺术教学的启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英国—BTEC模式即商业与技能教育模式,该模式特点是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跨学科、跨专业、可变性,目的是培养个体自觉地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技能。BTEC课程教学强调以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作为教学基础,同时培养目标的成果和评价的标准及其严谨[3]。美国—CBE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它由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图表确定、学习包开发、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五部分组成。其中能力图表确定、学习包开发两项最重要,前者用于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和方法,后者依据前者要求开发出指导学生掌握此项技能的全部参考资料[4]。
澳大利亚—TAFE模式中文意思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它的特点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专业能技所进行的专才培养,目标极其明确、课程设置也极具专业性、实用性。由于专业性较强,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新学徒制”,即雇主与学徒之间通过合同注册约束,完成专业培训,并可根据级别通过参加国家考试[5]。韩国—“产学合作”模式韩国职业教育具有强制性,根据政府规定,不同的规模企业需按规模或自行负责员工培训,或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雇佣保险金,由政府培训。法制化职业教育,更加快了职业教育水平的发展,同时保证了国民整体的职业素质水平[6]。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即将实际的工厂环境纳入到教学环境之中。该模式是建立在现有教育系统基础上以学科为单位设置的有针对性的工厂,致力于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用于加强、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并使其应用更加多层次化。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柔性化、灵活性、开放性[7]。
外延性教学模式引入的具体措施
环境艺术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的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引入的过程中,必须对所引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梳理,以保证与现有环节紧密衔接、同时又对现有环节起到强有力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外延性教学模式中管理体系、教学大纲的修订、思维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更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体措施如下:
环境艺术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中管理体系的引入外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引入,与管理体系中两个关键点密不可分:(1)过程控制明确有力;(2)考核体系全面立体。过程控制要做到明确有力,阶段性内容细化是关键。设计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门类种类庞杂,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进行有效设计是个难点。其关键在于对设计内容进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精细化、梯度化、系统化统筹安排,这样才能避免简单、低级、无趣的重复。而考核体系也要一改以往以课程作业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及标准的这种方式,应配合前期考察、资料收集、组织应用等一系列内容作为考核依据,重点在学生对所完成作业的一系列“证据”的收集上,最终的成果以过程为依据,这样学生更重视过程的完成,更能够通过过程的体验掌握设计要领,提高设计水平[8]。
环境艺术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中教学大纲的改进以往,国内环艺专业环境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普遍存在专业主干课、实践课学时较短的问题。配合外延性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学大纲中各类课程所占的比重也应有所调整,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时整合所学的知识并达到综合运用的能力。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该校将环艺专业环境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这五大模块,分配学分、学时及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所占比重分别为23.2%、23.1%、26.9%,而专业主干课程、实践环节只占14.5%和12.4%。笔者认为,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跨专业思考、跨学科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长期的综合训练才能具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认为专业主干课程、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应达到25%、15%才更合理,其它课程所占比例如表2国内某校环艺专业课时分配比例所示。通过这样的调整,国内某校环艺专业课时分配比例既满足了公共基础课对学生通才能力的培养,专业课又兼顾了专才能力的培养。
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的种类及方式环境艺术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的种类及方式多种多样,在引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应配合每个阶段理论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安排实训内容应遵循形式不限、领域不限、途径不限、方法不限的方针。外延性教学模式的种类有:(1)观摩影音资料,这一过程教师和学生可对影音资料中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分析,增强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2)教师示范,以最直观的方式将设计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设计到底是怎么进行的;(3)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进行集团设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4)到设计单位进行参观、实习,通过近距离接触让学生了解设计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对能力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5)校企联合,将学生在学校工作室或实验室模型制作阶段转化为工厂企业的实物制作阶段,进而投向市场转化为实际效益,这种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敦促其更加努力学习的源动力,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6)国内、外各兄弟院校间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将有利于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优化;(7)游历式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对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的切身体验,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内在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8)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环境艺术大赛,这是一个绝佳的开阔眼界、扩大交流、提高综合设计能力的好机会。总之,外延性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并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和显效性,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而如何通过实践进行大胆尝试,是建立、丰富和完善外延性教学模式重要途径之一[9]。
环境艺术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中思维开发方法的引入环境艺术过程实际上是线性发展的抽象理性逻辑思维与多元交融的感性思维交织作用的结果,某些时候,同一个空间,理性分析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设计结果却天壤之别,实际上,他们的差别就是在于个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同。环境艺术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决不要去盲目选择,我们的目标就在于突破,在于创新,因此,创造性思维方法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走寻常路、不按常理出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造性思维实际上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它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分合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头脑风暴法、综摄法、类比法、联想法、移植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形态分析法、设问法、检核目录法、KJ法、功能思考法、模仿创造法等。每一种方法效果都非常好,例如头脑风暴法,它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与会的人员不超过10人,畅所欲言,针对某一个课题相互启发、激励、取长补短,引起创造性设计的连锁反应;而希望点例举法,它是按照功能空间使用者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各种各样的设想,可以不受任何现有格局空间的限制,这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型的创造技法;另外,KJ法也常用法之一,它是日本筑波大学川喜田二郎教授首创,以其姓名的首字母命名,以卡片排列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技法,此法的要点就是将基本素材罗列,通过整理、分类、比较、分析进行发现联想再创造;再比如设问法,即“5W2H”法、“奥斯本设问法”、“阿诺尔特提问法”等,这几种方法非常适合于改造工程的设计,如工程为什么改造{Why}?改造的具体对象和空间是什么(What)?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造(Where)?组织什么人来承担任务(Who)?什么时候进行(When)?怎么设计(How)?最终效果是什么样,程度如何(Howmuch)?环境艺术中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启发学生做设计时要不拘一格、灵活应用[10]。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环境艺术课程外延性教学模式改革的保证德国职业教育中所采用的“四步法”教学模式非常成功,“四步法”即(1)准备阶段;(2)教师示范阶段;(3)学生模仿阶段;(4)归纳练习阶段。其中第(2)步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示范,直观的向学生们展示如何掌握技能、技法以及整个操作流程,了解作为一位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应达到的水平。这种以示范为主的外延性教学模式的引入,其可行性关键在于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多种模式给学生进行示范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业务水平精专、综合能力较强,只有这样,才有较强的掌握教学的能力,才能游刃有余的运作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环境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我们提倡上岗教师具备“双证”条件,一是“教师资格证”,另一个是“国家注册环境艺术师资格认证(CIDA)”。建议学校能够拿出一部分资金,每年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训练、专二、通过考核,实行优胜劣汰,进而督促教师不术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已经很明显的体现出了外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者:吴冬梅黄建军单位: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