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教学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环境艺术设计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培养环境艺术专业乡村建设人才,本文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的方式和实施路径及教学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建设人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已从精准扶贫走向全面振兴。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就意味着乡村全面繁荣不仅包括经济、社会的进步,还包括文化振兴、文明振兴、环境振兴,这些都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的助力。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1]其中指出:“要坚持服务导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需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产教融合。”因此,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响应时代的号召,是责任的担当,是培养高素质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意义
1.1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所高校设计专业参与乡村振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通过持续十几年的“新通道”“花瑶花”精准扶贫项目,共筹集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建立了7个非遗传承基地及特色农业合作社,孵化多家农村合作社及小微企业,帮助文坡村和白水洞村顺利脱贫,帮扶389名贫困户成功摘帽,[2]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师生坚持十余年,和土沟村村民一起,以艺术引进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方法,将土沟村建设成为台湾地区第一个农村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宋建明通过“农村文化礼堂”项目,成功地建构了当地乡村文化,丰富了村民精神家园;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的“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四校联合公益设计项目[3]荣获国内外四项大奖,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改变了人们的居住观念;同济大学娄永琪的成功案例“设计丰收”,为中国“三农”问题和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策略;华南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校企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景观设计教学质量;[4]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与多家校企签约,联手共建重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联盟,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高校环境设计类专业课程融入“乡村振兴”,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重塑衰败村落,提升乡土文化竞争力,助力乡村发展。
1.2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意义
1.2.1有利于加强民族身份认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民族身份认同、文化寻根是世界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回归土地,重塑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从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华民族自己的身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乡村文脉、民俗风情延续的关键载体。这里蕴含着先辈们久远的记忆、古老的智慧,这里有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与艺术,这里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这里有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保护和继承。1.2.2有利于优化设计课程知识结构。以往的设计课程基本以城市环境为模板,环境设计以居住区、广场、公园、道路等城市环境设计为主,设计的课程显得片面且程式化,脱离了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乡村和城市同样需要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大纲与乡村建设发展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乡村振兴实践人才的需求。乡村振兴融入设计课程多以实际项目来驱动,实践平台内容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将乡村振兴写入教学大纲,融入课程体系,将其作为环艺系学生的必修课程。
1.3加强人与土地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资源进一步集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土地的联系日益减少,城市面貌走向趋同化,失去了风土特征与人文价值,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也与土地相割裂,青少年对农业农村有距离感,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就业。让年轻一代重新建立起与土地和社会更多的真实联系,重塑大学生“大我”的责任品格,成为当下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5]教师将大学课程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拉近了大学生与农村的距离,加深了他们对农民、土地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建设乡村的热情。提高文化自信、坚定家国情怀,是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社会多以无偿的、公益的形式来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而学校发动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模式研究
当前,在设计类学科介入乡村振兴实践的过程中,国内高校按照介入方式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见表1)。
2.1高校直接介入
高校师生通过设计介入乡村,根据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改造设计乡村现有的环境。例如:2002年,中央学院的张绮曼在硕、博士课程中,安排了生土民居调研设计课程,广泛调研了陕西省、甘肃省、山西省、福建省等地的生土民居,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设计;邱晓葵指导了两届本、硕毕业生以生土窑洞为研究对象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2009年,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艺委员会联合中央美院等四所高校的环艺类专业,在陕西省、山西省等地开展农村生土住宅调研工作,无偿为当地村民设计改造传统生土窑洞。师生团队在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共完成了10组地坑窑院设计和7组窑院改造施工。
2.2地方自发、高校帮扶
地方自发是指“自下而上”的村民自发模式;高校帮扶是指高校作为帮扶的力量介入,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支持。这种介入方式的目的是,以本地特色文化和艺术资源为本,发掘和宣传当地的艺术文化,改造乡村人文风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让乡村村民受益。2002年,台湾地区台南市土沟村的年轻人自主发起环境改造运动;当地村民成立的文化营造协会以“水牛精神”为号召,带领村民从“空间改善”开始了社区营造。[6]自2004年起,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的社区营造组师生和营造协会的村民一起,提取本土文化元素,发掘乡土艺术魅力,对整个村落环境进行空间艺术改造。经过几年的精心营造,村落环境空间艺术团队于2012年提出了“农村美术馆”的概念。这里的美术馆非传统意义上的某一栋建筑,整个村庄即是一个开放的大型美术馆,大量闲置的私宅、仓库、合院被改造成展览空间,展场与艺术品散布于村庄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艺术与地域文化交融,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大学生与艺术家、当地村民共同创作(村民一直是建设的主要力量),“自下而上”地推动社区的营建。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院专家及学生自入驻以来,全程参与社区改造的每一项营造计划,对土沟村的艺术乡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2.3“校企地”三方合作
学校、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合作,统筹社会企业与地方资源,有利于高校基于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乡村建设人才。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地方政府及诺基亚中国研究院的支持下,发起了“新通道”项目。通过暑期夏令营、设计工作坊等多种方式,设计团队与当地农民、手工艺人合作完成了大量的包括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文创产品等文化艺术作品。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课程采用“校企地”三方合作模式,学校承担“理论教学”、企业指导“实践教学”、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实施”,多方协作、共建课程、共育人才。从2017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先后联合怡境景观、普邦园林等知名企业与地方政府,以大学生夏令营、暑期学校等方式,组织学生与地方政府、村民一起探讨乡村建设与规划,开展研究与设计工作。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与黄花镇、新兴县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协议挂牌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进一步扩展了乡建教学实践平台。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在高校环境艺术专业介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校师生都应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及村民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调动村民参与设计的积极性,促进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发展。
3实施路径与教学创新
3.1跨院校、跨专业、多学科协作,实施综合项目教学
乡村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实施乡村建设项目需要多专业协作。在新工科背景下,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跨院校、跨专业、多学科协作,有利于院校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湖南大学“新通道”项目组建了一支500多人的国际化跨学科师生团队,由来自本校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香港理工、米兰理工等15所院校的工业设计、环艺设计、建筑设计、环保、信息、影像、传播等多个领域和学科的硕博研究生、教授、高级研究员组成。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在广东省清远市沙岗村乡村振兴项目教学中,组建了经贸系、艺术系、环艺系等跨专业、多学科师生团队,助力乡建营造;经贸系与艺术系师生合作设计文案广告、产品包装,并且在各电商平台推广沙岗村清远鸡,成功吸引客户关注清远碧绿合作社淘宝店,促进订单销售,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环艺系与艺术系师生与当地村民一起制作彩绘墙,共同开展“四小园”(花园、菜园、果园、公园)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上海理工大学针对“乡村振兴”融入设计学范畴,采用“全局链”教学模式,弱化各个设计学科边界,明确各学科教学责任目标,分层推进并扩散知识;将环艺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教学体系深度融合,以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并实现各学科知识体系互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有效提出乡村问题解决方案。[7]高校应与企业、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采用跨院校、多学科联合项目教学的方式,多维度扩展教师人才队伍并重视师资能力培养与建设。在合作项目中,各方专家应为学生提供指导。高校可聘请行业专家、非遗继承人、民族技艺大师、乡贤、设计师、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开讲座、授课,参与教学科研,将行业最新的技术、理念、方法引入课堂。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设计行业一线知识,结合教学深入乡村地区调研、考察,并且为乡村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寻将专业与地区发展需求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8]
3.2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与专题课程联动教学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以环境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采用工作室模式开展项目课程、设计竞赛、课题研究,参与者以硕博士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为主,乡村振兴未系统地融入基础课程内容中,仅有部分在校学生能够真正参与乡村振兴,低年级学生参与度较低。因此,高校应将乡村振兴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写入教学大纲,融入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与专题设计课程)与通识课程,让乡村振兴教学面向更多的学生,让学生关注和学习相关内容。专业课程以项目实践方式参与乡村振兴,通识课程将乡村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乡村建设内容的兴趣。中国传统村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具有神秘性、复合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点,值得保护、探究与开发。学校应将乡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非遗传承等内容融入大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通识课程中,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加入乡村建设,培养学生建设乡村的能力。教师应在专业基础课程(如制图与表现、建筑构造、绿色生态设计等课程)中加入乡土建筑与环境等知识;在效果图表现、模型制作等课程中加入以乡村环境艺术的设计表现、模型制作等课程任务;在手绘速写课程中,带学生到乡村、田野考察写生;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系统地讲解传统地域性乡村民居(如传统夯土建筑、竹楼等)的建造方式,从专业知识层面来加深学生对乡村环境的了解。
3.3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共享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帮助学校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以丰富多样的、求新求变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尤其在疫情期间,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开设云课堂,让学生在线汇报设计方案,专家、教师线上交流指导,实现跨地区、跨院校的多方交流。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短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乡村振兴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各地区农村典型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广袤的乡土大地。
4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介入乡村建设,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有利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有利于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高校应将乡村振兴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并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与企业、地方政府合作,搭建优质教学实践平台,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作者:罗冠林 单位:广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