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养老保障下的人口老龄化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养老保障下的人口老龄化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养老保障下的人口老龄化论文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状况近些年,新中国建国后出生的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不断增长,预示着老年人口高峰的来临。依据推测,我国老年人口在2012年和2013年的数量分别已经达到1.94亿和2.02亿,而老龄化人口水平已经占到14.3%和14.8%,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就占据总老年人口的60%以上。与此同时,劳动力人口却已经开始进入负增长时期,2011年到2012年的人口峰值从10.40亿人大幅度降到9.39亿人,而2013年峰值也已经降为9.36亿人,而农村劳动年龄人口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农村老龄化人口的生活状况

(1)收入无基本的保障。农村老年人大多没有固定收入保障,靠辛苦劳动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经济收入微薄且有限,不能积攒较多的储蓄,假如劳动能力一旦丧失,只能依靠外出打工的儿女和政府政策的帮扶救助。因此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存在很大问题,缺乏有力的经济保障

(2)农村的生活条件较差。农村居住环境差,居住相对不集中,屋舍环境差,基本的医疗、服务等公共设施比较少。农村有限的土地不能满足超量的人口,剩余年轻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致使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些老年人不仅负担对孩子的照顾,而且还要继续耕作来维持日常生活。不仅得不到完善的服务条件,而且业余生活也比较简单。

(3)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很多村民接受的教育文化较少,文化程度多是文盲和半文盲。

(4)受传统文化影响,思维方式比较保守。农村老年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甚至是根深蒂固,不能理解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不论社会现象的好坏,一旦出现就会对事物产生比较固执、排斥的意见。例如:很多老人认为住养老院是件很丢人的事,觉得儿女是养老的根本,特别排斥养老机构,也有一些人由于性格倔强,不愿过多依靠别人,从思维上很鄙视这种新型模式。

二、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

1、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输出降低了农村的自足养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来讲,外来务工的收入要远大于农村的经济收入,导致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只留下一些老、弱、病等人员,在缺少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发展,新型农业经济更是发展滞缓。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更显得突出,解决养老保障的问题也仅仅依靠政府政策救助和补贴,在这样的农村经济状态下,想实现自己解决养老是难度很大的事情。

2、逐渐降低的家庭养老形式,增加了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压力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养老制度也在进行着相应的完善和发展,并逐步推向农村,农村养老方式从1986年起国家就开始了探索,推行相应优惠政策、建设农村养老保障试点等多种政策相继出现,通过这样的政策和方式来引导农村老龄人群享受社会养老保障,虽然已经探索多年,但也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实际的工作进度比较缓慢,而且农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也是难以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例如,农村老年人没有足够的积蓄,不能缴纳足够的保障基金,而且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显得比较固执。因而,对新型养老方式不太信任,较依恋家庭式的养老方式。随着农村老年化问题的加剧,我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制度的压力和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3、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状,将不断增加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其含义指老年化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从概念上可以看出是指老年人在社会中被抚养的负担指标。一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老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时,那么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抚养压力就比较小,也就是老年抚养比小。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逐渐在变化,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而新生人口在降低,因此,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例将逐渐增大。据推测,到这个世纪中叶,我国到时候的老年抚养比将会达到50%左右,则一个老年人需要两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来抚养。而此时的年轻劳动者不仅要为自身的生活和发展而劳动,同时也要负担更多老年人的生活费用,这就加重了适龄劳动者的负担,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发展的负担,增加农村养老的压力。

三、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特有的农村特征,不能完全按照国外模式进行建立,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后建立,并坚持平稳、可持续的发展脉络,把政府、个人、社会之间互相结合,明确划分责任,科学、合理地建立一个适应农村发展的养老体系,使农村老年人得到完善的养老保障,保证现阶段国情下农村养老的实施。

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实现以养老体系的良性循环为了保障制度的良性循环,政府参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明确责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对农村养老制度的管理负责监督,并负责养老制度的顺利进行,最终保障资金能够落实到位。通过加大资金支持,让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新农保政策根本不能吸引年轻人积极参与,而且一些30岁左右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年龄大点的中年人对社保也缺乏信心,对新农保的基金管理和发展更不了解,使参保的效率很低,没有形成缴纳保险的长效机制。所以要利用乡或镇的社会保障服务所,成立一个新农保服务平台,可以独立进行业务工作,是服务于农村集咨询、交保、取保为一体的服务机构,能够保证资金安全到位,不被挪用,让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积极宣传参保的有益性,提高农民对参保的认识,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社保的缴纳和使用都进行全程公开透明,定期公示信息,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并具有知情的权利。而且每半年政府要组织各级人社部进行基金发放的专项检查,把农民的“养命钱”用好、管好,争取做到实处,实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有序循环。

2、发挥农村养老制度体系中的市场和自我保障的重要作用自我保障包括土地、家庭和个人储蓄保障。传统的方式是家庭成员给予老年人物质和情感满足,这也是家庭保障。个人储蓄保障是在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时间内把部分收入通过储蓄储备以供老来所需。土地保障是指老年人拥有少量土地可进行经营,来支付平时的生活需要,包括日常的吃、穿、住等,这是我国现在的普遍现实情况,其特点能很好的补充自我保障。国家在不断发扬养老和敬老的精神,也积极扶植养老制度,通过合理的规划,使自我保障能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商业保险和其他的老年服务保障是市场中形成的保障体系,这种保障制度主要靠市场调节,参保人通过自觉、自愿在市场上直接交易来实现。它可以成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政府等部门也积极的进行监督管理,并通过积极引导来发挥其市场的重要作用。

3、改革农村户籍制并合理分配土地使用权,保障农村人口数量随着我国经济和政策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出生率逐渐由高变低,而农村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因此,为了保障稳定的农村人口数量,首先,要适当改革农村户籍制度,并在新“计划生育”政策下,稳定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户口的转移,使农村的劳动力资源稳定增长。其次,应该有序合理的调整土地的使用权分配,将不适宜务农和长期不在务农岗位的人员取消其土地使用权,把土地合理的分配到农村务农人员的手里,增加土地的使用效率,使入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保证农村人口数量的稳定发展。

4、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人员的参保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了避免引起混乱和排斥,不可强制执行,可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来鼓励、引导农民自觉缴纳养老保险,积极参保。政府要通过制定良好的政策来支持农民,让农民对政府的政策和缴纳保险的利益有充分的信心,提高农民对缴纳社会保险的认识,逐渐形成缴纳模式后,可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样形成的政策体制,既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很好的保护,也使社会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论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在全国有九亿,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建立养老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建立适应目前农村形势的保障养老体系,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最终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和规划,建立和完善长效的养老机制,是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丽丽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