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人口赴任比较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对农村人口流动与单身赴任现象的剖析等进行讲述,包括了2种现象产生的背景与现状、2种现象的异同点、种现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农村流动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全面认识日本的单身赴任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单身赴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日本的出生率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农村人口流动;单身赴任;中国;日本
论文摘要剖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和日本单身赴任现象的产生背景与现状,并比较了2种现象的异同点,指出2种现象各自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期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进而早日实现社会和谐和文明。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3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却形成了长期的高速和非均衡发展现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民工潮”现象,正是这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收入差距大的产物。农村人口纷纷流入到发展较快的大中型城市,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但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其遇到了各种社会歧视及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在其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日本著名的家庭社会学家望月嵩在其《家庭关系学》中指出:所谓单身赴任指的是企业的雇佣劳动者,本来应当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工作的需要而不得不离开家人,单独到较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它是由于产业化的发展而导致工作场合与家庭所在地出现分离[1]。日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采用的终身雇佣制度,保证了员工被雇佣的长期性,但员工随时都要面临成为单身赴任者。这些单身赴任者适应了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却给其自身带来了诸如子女成长教育、妻子就业等家庭问题。
1、对农村人口流动与单身赴任现象的剖析
1.12种现象产生的背景与现状
中国的农村人口流动现象与农村的土地资源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作用日趋递减有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促使其中一部分涌入城市务工或生活,社会上对这一部分人有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的称呼。多年的发展证明,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中占30.3%,建筑业中占22.9%,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占21.7%以上。据预测,未来5年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2]。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和严峻的发展趋势,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一群体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日本长期存在的单身赴任现象,是日本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和企业实施终身雇佣制下的必然产物。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促使日本企业的规模得到迅速的壮大,国内外的生产基地、办事机构的扩建与兴起,促使企业员工的内部调整频繁起来,出现了众多的单身赴任者。日本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部工会制的经营方式,使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泡沫膨胀以及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迷期,企业也没有进行大批裁员,而是通过企业内部调动来调整各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员工配置。
1.22种现象的异同点
1.2.12种现象的相同点。从这2种现象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都是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化进程加快中壮大起来的。正是由于移动人口的努力与付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充当着振兴国家经济发展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2种现象都属于人口移动的范畴。出于生活、工作的需要,这些雇佣劳动者不得不单身或携家眷离开本应长期固定生活的地方,开始了异地的生活和劳动。
1.2.22种现象的不同点。①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使人们的脑海里早已存在“市民”与“农民”之分,对这些自发进入城市务工、生活的农民来说,在其就业及子女上学等方面均享受不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此外还要承受户籍制度限制下产生的社会歧视。而日本的单身赴任属于企业内部的调动与整合,日本的一元经济结构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就业、福利等方面提供了公平的空间。当在日本国内的居住地点发生变化时,人们只需要到流入地的市政府(市役所)办理简单的住所变更和迁入登陆手续即可成为流入地的新居民。子女的就学问题也大致如此,就学地点的灵活性、转学程序的简洁化,成为中日两国现状的重要区别之一。②2004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近1.2亿,其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从性别来看,男性占66.3%,女性占33.7%,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同时长期在外务工的比例增加,实际收入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流动人口的显著特征[3]。望月嵩在《家庭关系学》中指出,日本单身赴任的工薪阶层大都是40岁上下、在公司已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且家庭较为稳定的雇佣劳动者,大多都是从大城市前往中小城市或农村,在那里尽单身赴任义务的时间累计约达3~4年[4]。2001年,据日本厚生省产劳综合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每月回家2~3回和几乎每周都回家的比例占总调查对象的61.1%,这与公司员工的定期休假制、日本交通的便利和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调查还可以看出,男性单身赴任者高达98.8%。因此,这2个群体在成员的年龄、性别、劳动的时间长短及流入的趋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③中国的农村人口流动者大部分都是外出打工,当今社会称他们为农民工。“农民”是一种身份,“工”则是一种职业,农民身份与非农职业同存于一个行为主体之中[5],他们虽来自于农村,但脱离了农业生产,流入到城市以后,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密集型、体力型、低技术型工种的需要。而单身赴任是企业系统内进行工作调配的一种现象,大多数的单身赴任者属于企业的白领阶层。所以无论被调配到哪里,都是从事企业的内部工作,是企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一项举措,可见这与中国外出打工的农民在身份、社会地位及服务对象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2、2种现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农村人口流动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流动者的家庭而言,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效应。正面影响有:农民的外出务工,有效地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有利于改善留守在农村家人的生活质量;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的社会先进文化文明,有利于村容村貌的改善,便于构建和谐的乡风村气;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认识并学习到很多在农村未曾接触的新事物,促进他们日常行为处事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负面效应表现在:影响到现有的城市管理体系,增加了城市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城市的社会治安及环境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对城市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压力,表现为城市的住房问题及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等;青壮劳力的外出及当今农村土地的闲置现象严重地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386199”和“空心村”现象日趋明显;留守子女的成长教育及农村老人的赡养、医疗问题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凸现出来。
作为日本社会独有的单身赴任现象,不仅可以被看作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工作与家庭之间对立和矛盾的一种表现。他们为了工作舍弃妻子,对公司无私的奉献精神,很多日本人把此视为日本的一种“民族精神”而加以颂扬,这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从家庭的夫妇关系、子女成长教育的角度来看,单身赴任未必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于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来说,需要承担家庭里的家务劳动、抚育子女及邻里亲朋好友相处往来等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事情,不能与丈夫共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能互相抚慰对方心灵的创伤,长期天各一方的事实让家庭很难温暖[6]。这也表现出现代家庭中子女教育功能的减弱,妨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子女来说,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和相处,得不到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长期的孤独感,会导致情绪的不稳定,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反叛倾向。另外,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单身赴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日本的出生率。对于那些育龄夫妇而言,常因两地分居而拒绝生孩子,或尽量少生孩子。有效地解决当今日本社会存在的少子高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日本,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雇员本人要求废除单身赴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3、结语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村流动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全面认识日本的单身赴任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农民工和留守子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由于中国农民工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会继续存在,这就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其工作和生活更加全面地考察研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进而早日实现社会的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