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内蒙古人文环境完善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区域“软实力”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区域“软实力”是“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合。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人文环境是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个性和魅力的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是环境中的“软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总会受到投资者的眷顾,形成地方的软实力。人文环境主要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等等。在这里我们只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发展状况进行简述。
2.1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一个地区的人文精神是该地区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产物。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蒙古民族是逐水草而动的民族,逐水草而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①在自然观中,崇尚“天人合一”,追求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自然、赞美自然、适从自然、保护和管理自然,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个体价值和个性的社会机制,崇尚英雄,追求无约束的自由生活;③发展观上,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提倡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同时,由于在草原广阔空间中生活,使其文化具有开放、吸纳、融合与创新特性。主张与外界建立广泛的交流与联系,吸纳多种文化为己所用,并使其成为自己逐渐强大动力;④道德观上注重恪守诚信,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正在受到剧烈冲击。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结构愈来愈复杂,在现代社会中,物质财富尚不完全充分、科技水平有待不断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对社会价值观的选择和评判就会受到物质反向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急功近利的价值趋向,从而造成人文精神在一定层面上缺失,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创新科技的推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要想提高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在观念、知识、科技、体制、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创新过程又是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的过程,是人的各种素质能力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地传承与超越传统文化。反之,就会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结构失衡,就会影响到内蒙古自治区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到内蒙古自治区的竞争能力。
2.2居民的收入
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居住环境选择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长连续九年处在全国前例,但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却位居全国的中位,2010年在全国的排位也有所下降,位于第15位。同发达省区相比,收入差距很大,从农牧民收入来看,同上海相比是1∶2.49,相差8216元。从区内看,区域和城乡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呼、包、鄂三市收入是兴安盟的2倍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纯收入之间的比为3.2∶1;牧民的收入低于农民收入,牧区逐渐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从行业看,内蒙古自治区的采矿业、烟草、金融、航空、电力和电信等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传统的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收入则相对较低。垄断行业的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收入的差距,必然影响着居民在教育、医疗、子女就业、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影响着社会结构形态及其变迁,引发出许多新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给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人文环境的宜居性。
2.3文化
从文化资源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历史上曾有乌桓、柔然、敕勒、回鹘、鲜卑、匈奴、突厥、契丹、女贞和蒙古等十多个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特殊的历史文化积淀,创造了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如:大窑文化、夏家店文化、红山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朱开沟文化、匈奴文化、蒙元文化、和秦直道文化等等。在这众多的遗存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文化遗产堪称亚洲之最;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的数量和艺术价值也是全国之最。现已发现各类文化不可移动文物点21000余处,其中新发现12000余处,馆藏一级文物1500多件,二三级文物1.1万多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2个,国家级的49个,自治区级的251个,26位民族民间艺术家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个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外,还有神秘庄严的宗教文化,淳厚质朴的民风,异彩缤纷的民族节日,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闻名于世的民族史诗,风韵独特的祝词、赞词,曲调悠扬的民族声乐,柔美奔放的民族舞蹈,斑谰多姿民族体育;以及以优质的天然草场、原始森林和自然景观为载体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使之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区。现有自然保护区184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23处。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内蒙古浩繁博大的文化宝库。从文化产业来看,产业结构不优,总体数量偏少,规模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不足6万人,从业人员数量居全国第24位,占全国的1.01%,占全区就业人口的0.5%;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居全国第26位,占全国的1.01%;资产拥有量居第27位,占全国的0.42%;年营业收入居第24位,占全国的0.49%。文化产业产值仅占GDP的1.08%,不仅远低于发达省市5%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而鄂尔多斯文化产业产值却占到GDP的2.5%,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文化产业中,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及产值所占比重过大,非公有制企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少。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产值就超过50%;而软件业、会展业、现代传媒业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动漫、创意等高端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一些盟市旗县文化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项目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产品内容单一、高度同化、产品粗糙,很难在文化产品市场上获得一定份额;再加上体制性障碍和缺少高端文化创意人才。这就使内蒙古自治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很难有效转化成文化竞争优势。
2.4科技
科技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文环境的积极力量,也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了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大幅提升,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总体水平排在全国第2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排在全国第14位,已经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到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家,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共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家;自治区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企业研发中心69家。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89.8亿元,同比增长37.03%,占自治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4%。高新技术在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新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稀土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民生科技第七大领域,实现了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如:在新能源方面: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领域突破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使风电国产化率达到了85%以上,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光伏制造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生物质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再如: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试验成功,取得重要技术成果4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1项;首创世界最大的3.6万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垂直挤压机再创辉煌,并使该技术成功地走向产业化;包钢重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为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中的不足。从R&D投入经费现状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区科技投入仍然不够多,2005年~2009年科技研发经费占GDP分别为0.30%、0.34%、0.40%、0.44%、0.54%。依据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研发经费占GDP不到1%的国家和地区,缺乏创新能力;在1%~2%之间的国家和地区,会有所作为;大于2%的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比较强。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区现在还是一个非常缺乏创新能力的地区。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了“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实现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1.5%,2020年达到2.5%的政策目标。但2010年已经过去,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还不到规定的一半。如此缓慢的速度,到2020年很难实现2.5%的政策目标。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科技投入的状况,到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也很难成为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地区。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在全国和西部的相关排位来看,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连续5年排在全国第21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标列全国第24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在全国第25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标排在全国第28位;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量和授权专利量,都位于西部的第8位;签订各类技术合同,位于西部的第4位。这些都说明了内蒙古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还很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科技本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有限;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不能充分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2.5教育
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来看,“十七大”之后,按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积极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教育投入,使其增长大幅度提高,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攀升。到了2009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已达到1096.09元,已排在全国的第8位;2010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1356.28元,位次还会有所提升。教育投入的加大,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了37.14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4.0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3.47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8.2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94%,比“十五”末提高7.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73%,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6.26%,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73%,都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内蒙古自治区每十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1020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1512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3921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分别高出6405人、1365人和4420人;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高出1278人、1093人和430人。在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在发展中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2010年为最高,分别达到14.40%和2.82%,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教育质量和水平整体不高,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同发达省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素质偏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缺乏学术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89.6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本科以上学历比例71.32%;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1.07%,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学历合格率93.94%。全区专任教师中各级骨干教师近1400人,只占专任教师的31.8%。③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偏低。2009年小学建网学校只有8.03%,位于西部的第5位,全国的第20位;中学建网学校只有15.14%,位于西部的第9位,全国的29位。④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全区大部分旗县“两基”达标水平偏低,旗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某些重要生均值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⑤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质量较低,结构不尽合理,实习实训条件不足。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两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等科研硬指标总体都处在较低水平,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成果不多、转化率较低。⑦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这些不足,是制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影响人文环境建设和“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2.6人才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状况有所改善,但人才滞后仍然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中的软瓶颈。2004年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先后实施“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511人才培养工程”、“333人才引进工程”、“新世纪321人才选拔工程”、“院士引进与培养工程”、“11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培养工程”、“草原英才工程”等一系列聚才引智项目,并逐步探索出了刚性、柔性和弹性3种引才引智方式;形成了政府参与、产学研联盟、中介机构介入、企业自发、搭建平台五种人才引进模式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创业人才3种培养模式;建立了引才、用才工作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引进大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设立人才储备周转编制,采取“借脑引智”、引进“候鸟型”人才等柔性储备机制,实现为用而储,储用结合,从而保证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才的连续性。到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才流入与流出比为4∶1。到201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5万人,较2003年增长76%;每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达到960人,比2003年增长1.5倍;全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三支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占33%,较2003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5人,排在全国第7位;全区20个重点工业园区从区外引进人才22468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1222人,占引进人才的49.95%;76家自治区重点企业从区外引进从业人员5428人。但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来讲,差距还很大。内蒙古自治区人才总体水平还处在全国后列,据相关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各类人才总数占全区人口总量比重为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3个百分点,人才综合竞争力为全国第25位,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为全国第26位。而且85%的人才集中在城市和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层、发展一线和一些重点领域人才短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突现;另一方面,高技能产业工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经营管理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短缺和人才闲置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现实人才的突出问题。
3对策和建议
3.1培育人文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
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培育人文精神,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核心的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人潜能的发掘以及个性的张扬,是人全面发展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标志。它的本质在于对于精神境界的真善美和德慧双修的追求,它是通过人们的思想言行、智慧力量、情感意志和心理等表现出来,它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它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承认与尊重,并强调在社会整体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培育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是统一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劳动者在良好社会氛围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培育人文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弘扬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核心价值理念,用人文精神培养公民意识,规范公民的行为,讲诚信、讲创新、讲奋进,使人文精神成为维系居民关系的重要精神纽带。同时,要提升地域的文化品位。总结地域内的文化特质,提炼文化精神,集聚文化力量,尊重地域的差异,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地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而营造出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塑造地域人文形象,增强地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扩大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力,从而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的“软实力”。
3.2加大财政支出向民生方面倾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只有加大财政对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实现政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的基本平衡,才可以弥补多年来在民生领域的欠账。
3.2.1要加大收入在财政支出的比例。要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财政收入增速远远高于个人收入增速状况。要藏富于民,要用GDP的增长来推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让居民收入、幸福感与GDP的增速获得同步提升。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差距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导致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收入的差距也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贫富差距指数就达到了0.44,如果继续扩大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就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发挥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实施合理的政策调节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努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以拉动社会需求。只有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的腰包鼓起来,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才会有幸福感,区域经济才能更加稳定健康增长,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和公平。
3.2.2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人才,以增强内蒙古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研发经费的投入,加大技术引进与消化以及创新经费的投入比例,优化创新环境。通过科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在新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稀土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民生科技等领域,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2.3加大教育和人才方面的投入。牢固树立“教育优先,人才强区”的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政府服务于人才工作的自觉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教育、人才的投入,为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资金保障,并通过建立投入增长考核制度和投入持续增长监督机制,来保障教育经费的逐年递增,切实解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多样化人才需要与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加强基层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2.4加大文化的投入。政府应当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政策的研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增进居民的精神幸福。
3.3更新发展观念,将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成竞争优势
要改变传统的文化发展观念,将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成文化竞争优势,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3.1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是: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文化产业的经营性并存。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就要以政府为主导,改革管理体制,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主导,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在产业谋划、项目引进、资源整合等方面,打破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在产业集群的培育方面,尤其要吸收工业、商业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以改革的途径,推动文化优势项目的集聚与发展,从而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3.3.2明确文化开发的主题。在充分保护本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积极创新。从本地实际、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出发,进行创新艺术生产、演出和营销方式,向市场要生存条件、要发展空间,走娱乐社会、壮大自我的新路,用创新文化打造满足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求的自主文化品牌,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
3.3.3拓宽创新文化路径,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拓宽创新文化路径,政府首先要养成“创新意识”。通过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有效地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自主创新,从而,营造一种开放、包容、便利的有利于吸引人才成长和创新大环境。其次,建立创新文化研发和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和人才交流、培养等有效途径来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创新”成为人们的共识。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精神化为全民的共同行动。第四,逐步建立起富于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地方政府要把对创新规律的理解和对创新活动的态度贯穿于整个体制机制中,通过制度的杠杆协调创新主体与社会之间的收益平衡,以便更好地吸引投资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