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发展途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发展途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发展途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态优势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荣。

关键词:生态文明;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一、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205年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也比较明确的阐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过去一些地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必然也受阻,经济如果发展不上去,生态文明建设也不能顺利进行。所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只有二者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有县2070多个,204年中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87万亿元。203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3.9万亿元,为全国地区生产总值(56.88万亿元)的56.%,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发展理念落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GDP至上”成为地方政绩考核理念。很多县域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地方发展的第一要务,片面的追求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甚至有些地方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的增长和政绩的提升,忽视对地方环境的保护,导致地方环境质量越来越差,最终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积极构建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很多县域经济处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转型升级缓慢,主导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突出,产品竞争力不够强等问题。很多县域的工业还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工业规模小,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数量不够多,实力不够强,特色和优势项目还不够突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生态经济发展缓慢。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和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三)人力资本不足

人力资本不足是困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尤其是优秀人才的不足。县域经济要发展,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产业,急需大量人力资本。当前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县城,严重存在人力资本储备不足的问题,由于本地经济不够发达,一些本地的人员选择外出务工或者就业,外来优秀的人才基于本地的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不愿意流进来,直接影响了本地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升级。

(四)发展方式粗放

当前,我国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传统产业比重高、科技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能源消耗大、环境破坏强,发展模式是仍然通过扩大生产场地,增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模式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严重不符。这种发展方式的存在,会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和阻力。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强区域实力

对于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先进制造业总体产值偏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县域,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坚持外延发展与内生发展并举,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新”、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发展相关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走出一条既有工业产业支撑、又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路子。

1.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工业。县域经济发展要立足区内实际,创新方法,创造条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重点引进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来本地投资,重点发展上规模、低耗能、轻污染、高效益的项目和产业,坚决淘汰和拒绝“十五小”和新“五小”污染企业,促进工业企业清洁发展、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使工业发展从粗放型、污染型逐步向清洁型、生态型转变。

2.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按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要求,把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作为生态农业的重点。要积极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农业企业和农户必须限制转基因等一些农业科技的应用。抓紧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等其它相关标准。

3.加强生态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主要通过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措施,在抓好各类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林业、森林旅游业,促进林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发的协调统一。4.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当地龙头企业为主导,支持核心企业发展金融、物流、市场交易等生产性服务,支持核心企业辅助、带动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形成良性产业生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并从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提供生产要素服务。

(二)推进生态特色产业,增强区域魅力

传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要继续发展传统特色产业,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又要立足区情,顺应时展变化,不断培育新的特色产业。对于生态优势县,加快培育旅游产业、养生养老产业、生态农业、电商产业等特色生态产业。

1.发展传统特色产业。传统特色产业,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地方经济与文化底蕴的招牌。发展传统特色产业,要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当前正在大力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抢抓机遇,加快创新,做优品牌,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发展。

2.发展旅游产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整合区域内湖文化、生态、休闲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文化品位高、影响力大的景区,塑造山水田园旅游新形象。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入发掘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语言文化、民居文化、农耕文化,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

3.发展养生养老产业。一是开发生态养生养老村。选择环境优美、交通相对便捷的村庄,开发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养老专业村,吸引外地游客入住。可采取“农家乐”形式,为客人提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二是打造生态养生养老社区。加快规划建设生态养生养老专业社区,根据“享山野之趣,得闹市之便”的原则,规划建设中高档的休闲养生公寓、安居养老公寓、度假酒店、亚健康疗养中心及健身运动、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三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旅游产业整体朝着休闲、养生的方向转型升级。围绕运动养生、水疗养生、森林养生等,开发天然氧吧、森林浴、竹海浴等休闲养生产品。

4.发展电商产业。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培育电子商务示范村为抓手,扩大品牌农产品销售规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仓储设施,采用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依托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开展网上代购代销服务,打通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特色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推动“校企合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并在村级服务点同步建设产品溯源系统。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1.树立先进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理念先行,用先进的理念引领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是最优的投资环境,生态福利是最大的民生,生态效益是最实惠的利益。”发展绿色经济,要始终将生态战略放在首位,编制好发展纲要和总体规划,明确生态特区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体制机制、空间结构、承载力和开发强度;始终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

2.探索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生态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指标、程序和措施,并使之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工程建设、居民生活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生态发展新机制,优化生态文明规划设计,在更高起点上构造多层次的生态空间体系和多样化的生态复合系统。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逐步提高生态补偿范围和标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生态红线管理。积极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针对民间投资,规划设计并推出一批生态经济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

3.争取特殊的政策。紧紧抓住国家生态补偿契机,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优惠政策,使之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中给予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倾斜扶持。加快建立完善支持生态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在项目立项、投资计划、配套资金和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支持。研究设立生态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生态技术研发应用和生态企业、生态项目发展。

(四)加强城镇化建设,推动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型县要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建设更加适宜人居、消费、创业的生态县城、文明县城。

1.把握特色,科学定位,高起点编修城镇建设规划。把生态文明视为最根本的内在准则,在发展思路上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之城”纳入城市目标体系,在理念、思路和发展战略层面搭建起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自觉的整体框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倡导建立起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城镇发展规划。

2.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推动城镇化建设。生态资源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做到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特色经济为基础并与之融为一体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3.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以项目建设带动城镇化。生态资源县还要注重发挥项目建设的杠杆效应,撬动民间资本在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方面掀起投资热潮,拓宽筹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展现文化特色,高品位塑造城镇形象。生态资源县要坚持把城镇化建设同改善发展环境、创建优良人居环境、提升品位结合起来,在城镇化建设中始终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富有风土人情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

(五)重视生态人才培养,提升区域层次

1.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创业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采取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物带动、高端技术项目开发等方式,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先进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以及高效生态农业技能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及各类人才团队。

2.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队伍。本地人才了解区情、掌握实际,清楚本地发展现状,可以提供切合区域发展实际的建议和举措,所以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实用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

3.重视多样化人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要鼓励人才的多样性。当前人才引进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学历程度、技术技能、纳税情况、发明创造、表彰荣誉等,这种评价标准对于文化创意、教育医疗、艺术类等人才来说过于量化。一个艺术家、医师的价值不能以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拿了多少奖来衡量,重要的是他们对一个地方的软环境、软实力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县域经济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R].北京:北京济研咨询有限公司,2015.

[2]李旭霞.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4).

作者:赵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