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矿区生态文明构建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矿区生态文明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与开发水平下,评价已实施的开发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否能够实现矿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考评结果,应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矿区资源开采、管理、经济等相关政策、大力开展实施资源循环再利用,提高开采、环保等方面科技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矿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在矿山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破坏的情况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矿区生态是关系到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深入分析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的规模、结构,剖析土地开发与破坏的规律,以提升管理部门对土地资源的重视程度。随着矿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矿区正面临着严峻的土地占用和被破坏面积过大的现实情况。矿区生态文明评价将指导管理决策者完善矿山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措施,以促进激励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同时达到矿区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矿区生产生活减排矿区生产生活的污染排放是造成矿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减少矿区污染物排放,开展绿色生产生活是转变矿区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必然要求。矿区生态文明评价,将重点考核矿区生产、生活排放物的数量、规模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同时指引矿区管理部门完善减排规划、加强执法力度、提升监管措施,为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必要贡献的同时,实现矿区生产生活的节能减排。
矿区生态文明考评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资源环境问题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凸显,国内外研究学者加强了针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考评体系的研究,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为当前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考评体系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与借鉴。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关于矿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设计与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矿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评价对象自身的差异性,综合矿区实际情况,构建矿区生态文明考评体系。
1.指标选取的原则
本文通过Delphi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在参评因子的选取过程中,要遵循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必须考虑矿区自身的特点。为了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矿区生态文明程度,在研究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来源与计算都须拥有科学理论作支撑。应对矿区的复杂运行过程及系统的相互关系做出准确全面的描述与分析,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使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满足矿区生态文明的全面性与相关性要求,又可以避免指标重叠现象的出现。②动态性原则。矿区生态文明是目标,同样是一个建设过程。因此,考评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以反映矿区生态文明发展趋势与发展程度现状特征。③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避免过于庞大繁琐,同时还应考虑指标获取的可行性与数据量化的难易程度,应优先考虑现有的统计资料及相关矿区建设规范标准,尽可能选择能够反映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和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④引导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其目的在于引导矿区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状态,因此,指标应体现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政策引导性,从而引导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考评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模型如下:De=f(u1,u2,u3,u4,u5)其中,De(Degre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ofMineralRegion)表示矿区生态文明程度;u1为资源利用子系统;u2为环境保护子系统;u3为生态经济子系统;u4为社会发展子系统;u5为绿色保障子系统。
2.矿区生态文明考评指标体系
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本质特征,结合我国矿区资源环境现状,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各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本文采用文献矿区生态文明考评指标使用频率统计分析,并在专家意见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生态文明考评指标体系(见表1)。考评指标体系将矿区生态文明考评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体层(评价对象),反应矿区生态文明程度;第二层为系统层由资源利用子系统、环境保护子系统、生态经济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绿色发展子系统五个方面构成;第三层为目标层,表示子系统的运行效果;第四层为指标层,根据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子系统划分为评价要素,形成单项指标体系。
3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模糊综合评价
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评价具有模糊性,因矿区生态文明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某些因素并不能够用一个分数对其进行评价。此外,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低级划分标准通常难以界定,分类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特征,同时各项因素的指标也具有不同的属性及重要程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离不开专家的经验以及适当的数学方法。因此,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考评。
4.矿区生态文明发展协调程度评价
矿区生态文明发展协调程度是描述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和谐一致程度,是系统各要素与子系统的协调状况。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评价,可通过协同论及协调调度模型进行实现。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建议
1.以生态文明观指导矿区可持续发展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观念的转变随时软性约束,但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在矿区生产生活过程中,必须全面树立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文化育人、将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点内容紧抓不放,将生态文明观念普及落实到每个矿企、每个家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感,增强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意识。
2.推进矿区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等技术点创新
巩固扩大矿区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的现有成果,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创新,完善地质、气候、水文、土壤、作物属性适应性的研究。将矿区复垦、生态修复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使矿区恢复和经济开发、旅游开发、文化建设相结合,使矿区服务功能多样性。
3.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进一步提升矿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以保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资源化利用同污染治理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全面实施矿产资源深加工战略,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矿区产品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实施步伐。
作者:李悦席皛江晓晗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