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环境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意义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觉醒了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国已基本达成共识。发达国家在前期发展中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唤起对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他们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因改革开放中的粗放型发展正深受环境污染之害,在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对环境生态的一个全新认知。环保意识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在当下中国,环保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社会经济发展还远未匹配。环保教育的碎片化缺乏系统有效的整合,环境教育的可选择性大大降低了环境教育的普及效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是青年大学生对接社会环境教育“最后一公里”的补课,也是对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精英的关于生态环境的热身教育。因此,在国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就成为必然。毋庸讳言,这也说明我们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在文本与实践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
二、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
环境教育是对环境认知基础上的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性因素。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几何级递增。与此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发展的短视性和不可持续性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始反思当前的发展模式,提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从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开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拉开序幕,环境保护由于其起步晚,环境宣教便担任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与国际环境教育事业一道,我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也蓬勃开展,各个学校依托各自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宣教活动,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保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环境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但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以夹生层的方式普及反而让鲜活的环保科普进入了死胡同,忽略了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的教育方式让环保教育很受伤,全民消防教育的后来至上对环境教育提供了积极地参考。目前大部分环境教育还是散落的、浅显的,甚至是碎片化的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教育还是处在启蒙自觉阶段,远未上升到自信自强的程度。环境教育和素质教育还有两张皮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误区,如将环境教育等同于捡拾白色垃圾等环保实践活动,或者是配合环保部门在重大环境纪念日走上街头散发环保传单,满足于媒体宣传镜头需要。更有甚者,增设环保教育课程也只是作为应付绿色学校验收前作秀,这些模糊认识与误区,在一段时间没有得到正确纠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要求我们“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应该明确,环境观念就是道德观念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环境素养,是现在社会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开展环境教育的理想境界不仅仅是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不是为了培养环保专家,也不是为了按成人思维塑造未来的环保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公民心态,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基于道德水准的普世观念,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关注,一种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感情。不可否认,基础教育阶段,目前依然存在着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在不加重学习负担又能设身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并逐渐养成习惯,促进健全性格养成,让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心体验外化为日常的行动,让良好的习惯指导生活直至终身,应是人们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
三、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具体路径
分析了大学生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短板,本文认为,改进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环境道德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从学校的课堂和各科教学中获取。当前,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大量的资讯信息,这方面为关心关注环境的大学生提供了很便捷的通道。当然,高校是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导性机构,建立和完善高校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养成环境道德观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校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不应是权宜之计。如果回溯,中小学环境教育更应该查缺补漏,找出环境教育的软肋,把短板补上去。高校应加强研究两课改革,将生态文明理论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环保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把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到德育的高度,在青年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进行环境德育强化,使日后进入社会精英决策层的大学生能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对环境道德教育这一新课题,高校应积极应对,大学教师是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导力量,加强教师队伍的环境道德意识,培养优秀的环境德育教师是实现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对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道德教育培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环境道德水平,可以邀请环境专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将环境教育基础课程列入教师考核标准,组织专门的研讨会对老师的精品课程进行评价探讨,以激发教师的热情。同时配置专项资金,为教师环境道德教育建设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考察与参观,培养高校教师对环境问题的情感认知,增强教师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让教师能发自内心地开展关于环境教育的教学,使环境课堂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有说服力,能更好地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其实,提高教师积极性的根本方法是将教师实施环境教育具体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中,加强课程评估,将环境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效果统一起来考核,使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内外动因叠加,从外部手段上规范教师的环境道德行为,内部提高教师的环境自觉行为,以此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负责。
(三)在全课程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高校工科、理科、文科所学内容有很大差异,但都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都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学科长处,将生态环境内容不同层次地内化,把专业最新的科学介绍给学生,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应用到本学科的教学和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其实,无论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有普遍适用性的教学课程。在文科中的环境伦理学,可以辅助的课程很多,如环境哲学、环境美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学习中含有渗透性的隐形课程就更多,比如文化学、政治经济学、古代文学、当代文学等都渗透了大量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除了普遍适用的环境道德教育外,各学科的教学课程中,都可以把环境教育知识,贯彻到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和环境行为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四)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方法
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在多媒体的普遍使用,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利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可以更直观、清晰,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教学过程可以通过文字、图标、动画等形象地表现出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互动和交流,使教学内容立体化,让学生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情感共鸣。生动形象的视听教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对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这就是让学生参与进去产生的效果。实践中,也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参观环境教育基地,在环保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开拓创新,让他们亲自走出去,参与到实践中,接触环境、调查环境,在参与中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五)发挥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目前,各个高校都有不少的社团,大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再加上目前环保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人们话题。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环保社团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成立,他们关心环境问题,也有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强烈意愿,发挥好、组织好环保社团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积极的时间作用。在高校热心环保公益,等他们走出大学校门,就会带动身边的人热心环保公益,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国家层面,在高校每年发展千名环境友好使者,引导大学生因地制宜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组织环保实践活动,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高校教师或环保部门可以针对身边现实环境问题,让大学生独立思考,策划方案,边调查边思考,边行动、边实施边评价,在反思已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潜在的阻力或限制,寻求采取行动的机会,以求取得最佳的教育成效。作为大学生,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已经具备,并且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真正的教育实效,要看大学生在道德水平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模式,这也要求我们实现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化,要将依法治理环境的观念成为一种本能需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仍然正在形成中,还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周围的环境氛围很容易引起他们认知价值次序的改变,导致动机发生改变,但在遇到具体环境行为时,却不一定会按照环境道德规范去执行,不能做到知行统一,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一些社会生活习惯对环境教育的不利,也折射了一些功利短视思想对环境道德意识的冲击,这也要求我们正视环境道德教育中的短板,使环境教育从原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结构出发,引导反复实践,改正不良的环境道德行为,巩固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也需要社会的配合即法制观念的养成与完善,使道德行为规范下的行为选择具有持久性的行为倾向,依法保护自己的环境权利、自觉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这是从国家层面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意见》倡导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给我们高校乃至中小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预见,未来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将不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每个人都自觉形成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作者:陈丽娟 单位:安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