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维度论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维度论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维度论析

摘要:各种生态矛盾摆在人们面前,这都源自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面对种种生态危机,人们渴望将社会发展模式由征服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呼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自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体价值精神的和谐共存。从辩证唯物论维度、历史唯物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以对其内涵有更深刻了解,突破了既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维度

人与自然长期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如全球性人口激增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人类无节制发展欲望与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等,这一对对矛盾都源自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面对种种生态危机,人们渴望将社会发展模式由征服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呼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进行了多维审视,其理论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特质和鲜明的辩证法特色,理论具有现实性、实践性的总特征,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理论体系,本文创新地从辩证唯物论维度、历史唯物论维度、认识维度、价值维度等角度分析探讨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涵,这种从不同维度侧面展开的分析讨论,突破了既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辩证唯物论维度

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维度。从唯物辩证法维度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以物质本体论为基本元素的实践生态观,它强调自然的优先性和客观性。从这个维度理解自然界的优先性其实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时间概念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首先表现在肯定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即自然界在先,而人类社会在后。人类的生存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自然的供给,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进步。正如其在论著中描述的,“如果没有自然界的存在,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工人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创造。”(马克思,2000)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的结论。其二,是从逻辑概念层面。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避免死亡,就一定摆脱不了与自然界的交往与联系,这是为了获取生活和生产资料所必须的行为。因此,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是自然界的存在,人类社会可以看成自然界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无论是人类实践活动尚未作用的天然自然,还是已经深深烙有人类印记的、包含了主观性因素的人化自然,都必须以物质本体为基础。人可以按照自身意愿支配自然,创造生活,改造自然界,都要充分尊重自然界本身存在的演化和发展规律,同时也应当注意尊重客观实在性。马克思在分析和阐述生态文明观时,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这是关于生态文明价值的独特见解。人类从主体角度思考,应当有责任有义务地将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兼顾考虑。立足“人的尺度”,立足全人类的利益,去检讨发现自身对待自然的态度不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重要作用,人类应该从根本上去认真地思考并且科学地建立生态伦理价值观,在自然领域中也要懂得思考价值关系,清楚地了解自然的自在性和人的改造活动的界限和范围。如果只看到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是旧唯物主义的表现,它是单一的、抽象的自然界理解,完全忽视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实践人化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在生态文明观方面的本质区别。只是从客观或者直观的角度去理解自然,这是马克思认为的旧唯物主义在理解自然时的缺陷地方。自然界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所描绘的现实自然,即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结合人与被人利用、改造的人化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一方面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使自然人化,另一方面人也受自然界的外在环境变迁、变化发展规律等制约,人既有主动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受动性,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时只有既辩证又唯物,才能把握其真正内涵。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唯物论维度

以历史唯物论维度元素的观点立场,分析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非常必要。马克思在其论著中提出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我们当下面临人与自然冲突的科学的方法论,体现着历史辩证法的分析思维和理论精髓。他认为,从辩证关系上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上,还尤其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中。从历史唯物论维度出发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将自然史与人类史视为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主张自然历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人类的历史变迁发展,是自然历史发展延续的必然结果,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彼此相辅、互为因果,又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自然的社会化与社会的自然化辩证统一的社会生态观。马克思将历史唯物论维度注入到生态文明的探索之中,是对传统机械自然观的批判。在传统机械自然观看来,自然与历史是两个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分属于不同的世界。黑格尔认为,自然与人类都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外化,历史也只能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史,所以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生态思想既有深厚的历史观做基础,但这一历史观又湮没在他的哲学世界之中,历史在他的生态哲学体系中永远那么飘渺和不确定。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也忽视了人类历史对自然界的作用和影响,他认为自然与历史是毫无关联的,自然历史的演进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完全分离的两个存在,自然界只是人们感性活动的直观的外在表现。就费尔巴哈这种将人类历史与自然相分离的思想受到了马克思的深刻揭示和直接批评。一味地强调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和自然的自然性而忽略了相互之间的联系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系统全面性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史与人类史、自然与历史相互关系的阐述,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与人们生态观差异的辩证关系,分析了不同历史社会生态文明观念产生的根源。在原始社会阶段,人们受到愚昧思想和封闭的社会关系影响,产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具有明显的自然崇拜色彩。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导致人们漠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出现异化;共产主义社会平和、平等是时代的主旋律,此时的人类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方面已基本成熟和稳定,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再对立矛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常态。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论维度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维度。从认识论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理解自然时,通过实践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内核。“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交互的媒介,是探究两者关系的关键点。马克思用形象生动的劳动实践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原本抽象、分离的自然概念变得清晰、统一起来,所以现实存在的自然是建立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类从事劳动进行实践的对象,已经印有人类的意志,是人化了的自然界。马克思理解的自然史,其本质是人类实践作用于自然的历史,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使天然自然逐渐转化为属人的自然,在劳动中人类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不断转化为可以为自身利用的物质,使自然印上“人化”的痕迹,这是这种“人化”了的自然,才是我们面对的现实的自热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但把握自然的最基本的方式,是最核心的元素还是实践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之所以进步,就在于它既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更强调真正的现实自然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明确的指出,人类所生活的外在的感性的世界,不是那些亘古不变、存在已久的东西,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代实践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95)。只有经过人类的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界才能称之为人的对象的存在物。认识论帮助人类找到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参与过、改造过的人化自然,既不是人类未接触过的、从不曾触及到的天然自然,也不是人类产生之前的天然自然,是真正现实的自然。“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79)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认识论维度下形成的理解。实践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是使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得以确立的关键性因素。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所形成的主体地位是实践的产物,而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就成为被人认识和改造的客体。人的主体性是通过人类实践劳动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彰显主动性的主体性特征。人能够自主、自由、自为地变革世界,而其他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这主客体角色的定位源于人类能通过劳动实践自觉地利用和支配自然,也就决定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作为主体角色在认识和自主地改造自然时,即可以按照人的尺度,但同时也可以按照物的尺度。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的理论正确地分析了人与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尺度展示着人类内心的需要、对实现理想的渴望、对参与世界的意义,但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为所欲为地改造自然。另一方面,物质是先于人类先天存在的,人类从根本上说并没有对物质本身进行创造,所以人的行为又要受到物的制约和影响。在人类和自然界共存的关系中,我们必须看到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人类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在考虑生态平衡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功能互补的和谐发展。

4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论维度

如果说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认识论维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微观的哲学思考,那么价值论维度的探析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宏观哲学考量。价值是阐述客体属性与主体尺度的统一的哲学范畴。价值的本质含义在于,客体本身的功能属性、积极的作用或某种用途能够满足主体的特定需要。那么,在价值关系中,它的形成离不开客体属性也离不开主体需要,不能忽略客观基础同样不能忽视主观条件,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也与此同理。人面对自然界如何更好的生存并可持续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核心,而仅仅片面强调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人化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相违背的。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实践历史过程中,与自然的关系愈加紧密,主要表现在最初的阶段,人类只是通过直接的开采、获取等方式获得生活资料,因此自然界就好比生活资料,但随着交互活动频繁,自然逐渐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元素和部分,最终将自然阐述成了它是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原生态的自然界是人所赖以生存的一系列的生命元素的集合体。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的自然,可以为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需要和满足,也可以为人类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提供审美需要和审美价值。这些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又是一种人与自然彼此依存、互为需求,既考虑生命存在又关心自然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关系。随着人与自然的原始的密切关系不断受到侵扰,在生态文明观阐述中,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价值对立的根源,即人的异化劳动。对物欲的无限膨胀,致使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遭到瓦解,急功近利的狭隘的生态价值观充斥其中。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其生态价值不言而喻,但就是这样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自然,仍然会受到人类的轻视和淡漠,究其根源,马克思认为“这种力量既不是神灵,更不是现实的自然界,就只有人类自己才是真正统治人的异己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人类应当在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价值分离,要由人类自己承负责并买单,因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79)。自然其本质上是一个受客观必然性制约的客观世界,自身不存在目的和意识,也更不可能有自己的价值需求。而人类是受能动性支配的主观存在物,人类能够以自然为载体,以主观目的和意识为纽带去实现自身的价值需求。人在有意识的与自然建立对象性关系的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与自然界形成一种目的性的价值关系,可是当人的心出现了异化偏离,其实践行为必然也异化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价值对立的关系和人的异化劳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异化,这种制度压抑着人的本性,制约着人的活动,控制着人的行为,是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导致了自然的异化,使自然与人类性相分离。异化劳动直接致使外部环境趋向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它使自然界仅仅成为了每个人维系生存的一种手段,将原本的自然界与人的丰富的联系都摧毁殆尽。所以,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人偏离本质力量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是人本质力量出现了异化,即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的出现根源于人们物欲的无限膨胀和急功近利的狭隘价值观,受这种价值观影响的人类把自然看作是劳动实践随心所欲处置的私有对象,完全漠视自然之于人的生态价值,并以“物”的发展作为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自然的解放、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发展应该是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协同进行的。马克思还提出了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其核心是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自然界真正复活。马克思认为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最根本途径是使人的劳动脱离异化回归本质力量,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正确的去调节人的劳动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形成人与自然相互密切、相互依存的生态平衡系统。

5结语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论观点,是庞大且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任何单一、片面的角度都无法全面理解其理论精髓,因此从多维度、多方位去理解分析,这样有助于更好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这个理论,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点、逻辑起点和哲学方法,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8~4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1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77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4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2011:103~112

作者:刘甜甜 张译心 张博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