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方式变革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文章强调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方式。还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和重要条件,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进步,也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之后,人类进入的新的文明样态。生态文明的出现,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事业。所以,加快发展方式变革,就是要进行广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并以创新驱动战略真正做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方式;自然环境
2020年我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出现,“澳大利亚蝙蝠入侵”,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非洲之角遭受沙漠蝗虫灾害,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美国流感,这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不得不让人们认真审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的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进步,也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之后,人类进入的新的文明样态。生态文明的出现,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事业。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多次提出建立“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涵。所以,加快发展方式变革,就是要进行广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并以创新驱动战略真正做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新型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新的文明发展样态,它是人类社会在总结过往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人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达到高度和谐的体现。在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人类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变革发展方式,优化生态环境,满足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世界的发展进行科学的统筹与规划,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和谐世界、美丽世界。
(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文明关系
生态环境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物的兴衰存亡。作为人类社会系统既广泛地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又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影响和塑造着生态系统。这种影响和改变,既是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发生密切联系的表征,也是人类与自然文明关系的体现。人与自然的文明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与自然界就形成了对立及其统一。人类在创造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人与自然界的生态文明。这个生态文明,一定表现为改善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优化,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和谐,这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处于蒙昧状态时,狩猎活动是人类基本依赖的生存方式,它是建立在对动物捕杀的基础上的,它是以动物种群的减少、生物链条改变甚至消亡为代价的。当狩猎这种人类当时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时,这种文明样态就走向了终结,从而迎来农业文明发展的曙光。农业文明是伴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样态,它主要依靠对土地的投入来获得植物营养以及喂养动物获得动物蛋白,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文明难以避免的发展结果就是人口的过度增殖,带来严重的植被破坏、土壤沙化以及水土流失,人类最终在为自己发展的同时,毁坏自己依存的家园。农业文明是建立在落后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它必然会带来尖锐的人地矛盾和粗放式的发展结果。当农耕经济不足于满足人类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一种新的文明样态会再次被人类创新出来。工业文明是以人类的理性大发展和市场化为开路先锋的新的文明模式,依靠强的技术工具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逐步摆脱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限制,人在延伸自身的器官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自身的器官,并创造出更为丰厚的物质产品和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正是这种文明发展样态,奠基了人对自然的自信和胜利,也使掠夺自然、破坏生态成为人类所熟悉的生产方式,但这种生产方式在危害自然的同时,也在威胁和削弱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人和自然生态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危机一触而发,生态系统脆弱的几近崩溃。当寂静的春天慢慢逼近人类,“增长的极限”日益侵削人类发展的根基。人类终于开始惊醒,从维护自身生存的立场,呼唤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成为人类自身救赎的必要条件,也成为爱护自我的鲜明的时代精神。尽管生态文明建设,从一种发展理念到实际行动困难重重,还会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限制制约,但挽救自然也就是挽救人类自身的呼号毕竟已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新的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生态文明的春天还会远吗?
(二)发展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发展方式
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基本要求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必须要处理好其内在的各方面的关系。首先,发展是客观世界永恒运动、持续前进的结果,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而,特定时代的发展总是具有特定的目标和内涵,既不能超越这个发展的层次,也不能忽视发展的客观要求。再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满足人的自身需求为目标的。因而,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又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不能忽视人的利益、理念、意志、能力、偏好等因素对发展进程及结果的影响,也不能随意扩大这些人的主观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以防止超出自然和人类社会对人类需求的承载能力,酿成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另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这就意味着支撑发展的自然资源必然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日益深化,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会日益突出,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支持会愈发突出,所以必须重视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之间的相互支持和支撑,避免过度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消除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最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社会,由于发展条件和基础不同,发展诉求和发展观不同,发展的重心和层次也是不同的,发展的瓶颈和发展的困难就更不同。因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注意发展的目标、过程、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发展会呈现出既有历史连续性,又有历史间断性和跳跃性的态势。总而言之,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客体;发展是社会生产实践,也是社会生活实践,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自我发展实践,其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发展是具体的发展。发展的外部环境是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而社会的生产、交往、交换、分配关系,社会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经济结构则构成了发展方式的内部因素。从人类社会的实际运行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发展方式及其进程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必然受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政治体制的结构、发展的价值理念、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等影响。总体而言,发展是具体和历史的发展。它给我们的政策启示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不断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生态环境是发展方式的映射
进行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质地体现和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根本上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因而,生态环境的状况说到底就是发展方式的映射。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反映了人类这一转变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曾在《资本论》深刻地批判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为代表的私有关系条件下这种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生产和发展方式,“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正是这种私人资本疯狂追逐利润的资本私有制的行为准则。马克思对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状况相互关系所做出的深刻剖析,最终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实践中被证实。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在特定的发展方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同的发展方式,决定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造就不同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状况映射着人类活动的状况,更为具体地讲就是映射着人的发展方式。所以生态文明说到底就是一种自然产物、社会产物和环境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倡导新型的发展方式,以生态文明的价值引导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发展方式的变革创造理想的生态文明。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描绘的伟大蓝图。然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实现,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后起赶超型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严重的重速度、轻效益,重指标、轻质量的粗放型增长的不合理状况。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经验和对自然环境的错误的片面认识,生态环境始终被认为是可以不断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因而,在度过以牺牲环境来取得发展成果的短暂蜜月期后,进入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遭受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态困境,进入九十年代这种状况出现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状况逐步演变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进而影响到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淮河、太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出现严重的蓝藻等重度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的状态,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和绝种,近海渔场出现严重退化。随着农业生产过分对效益的追求,导致土地严重的密植,难得进行必要的休耕和恢复地利的措施,致使土壤严重板结、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白色污染异常突出。有些地区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保护,以致出现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据统计,我国目前国土面积中能用于耕作的土地,其土壤污染已达到可耕面积的1/3。这是一个既严重影响当前公民健康的问题,也是一个严重影响后代子孙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
(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人口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基数的庞大。这就决定了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我国都将要承受长期的资源能源短缺的约束,都将不得不面临突出的环境压力。这也意味着我国再依靠过度能源和能源投入以及劳动力投入来创造财富的方式,将越来越受到以上诸因素支持力度的下降而受到极大地影响。据最新的统计,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国民经济生活所需的石油、铝土、铁矿石、铜矿等战略资源能源消耗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国际市场上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空间来满足“中国需要”,国际上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势力已经不可能对“中国威胁”进一步地保持克制,他们必将会加大对我国在国际范围内的封堵,压缩我们的发展空间。另外,从国内来说,我国一些资源、能源大省,由于长期开采,已经致使部分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出现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一些工矿型城市亟待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应对未来可能遭遇到的严重失业、持续的经济衰退以及沉重的养老压力。此外,无论对于我们国家还是其他国家来说,都将而且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对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来说,都必须节约使用,细心保护。因此,基于目前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严重制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益不足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节能增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投入,将速度、结构和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应该长期坚持的基本目标,更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核和动力源。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看,我们目前还没有甚至离和谐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地体现为: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分化严重,腐败问题突出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恶劣以及对生态保护缺乏应有的审慎态度,导致一些因为生态灾害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人与自然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已经时不我待。彻底解决以往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发展局面,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走以创新驱动为基本方式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已刻不容缓。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倡导和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倡导
1.社会和谐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和重要条件。没有生态环境的优化,就只能使人们在恶化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活动,只能使人们饱受资源能源供应短缺的不便;进而由于资源和良好环境的稀缺引发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尖锐冲突。而优质的生态环境,既有助于形成良好宽松的经济自然环境,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而和谐稳定社会又能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水平,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另外,良善有序的和谐社会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一个宽松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推动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共识,发挥合力共建美好和谐社会。2.公民权益与生态责任相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民的一项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得以全民践行的重要路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重要产品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可以保障公民环境权等基本权利的实现,保障公民自由享用自己贡献的劳动成果,可以获得为生态建设投入而获得的丰硕成果,可以实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泽及后代的长期回报。因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长期的丰功伟业。当然,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它必然会带来搭便车、工地悲剧等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教育,树立生态建设人人有责的公民道德,树立破坏环境可耻的社会公德信念,教会并且鼓励每个公民像杨善洲、刘真茂等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善举和奉献,并使之成为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3.资源分配与生态公平相协调。改革开放以来以及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不断把加强民生建设和改善民生,当做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今的中国正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病有所医和民有所居的伟大壮举,有力驳斥了一些对华不友好的人士所宣称的中国养活不了自己的谬论。这是举世瞩目的的成就,是为世界所做的伟大贡献。看不到这一点是历史唯心主义,也是民族虚无主义。当然,我们在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但我们也应该积极地看到这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而且已经在某些问题上获得了解决。如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全面推进的新农合和新农保,以及广泛惠及到了全部农村人口。总之,一切为了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必将为全中国人民奉献一个美丽的中国和美好的家园。4.文化传统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维度,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从本质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文化建设,一种要体现本土化和世界性的文明潮流和反映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特别是那些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价值要求,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还要广泛吸取和接受其他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具有科学意义和普世价值的文化规范;同时要积极扬弃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某些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陈陋旧习;积极弘扬新的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价值落实到生活中、生产中和实际行动中。5.科技进步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新引入的文明样态,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文明道路。文明道路必须要“文明”的发展,也就是要建立在科学和严谨基础上的发展,避免人在懵懂和不自觉的状态下盲目发展从而给人类社会、自然和个体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生态后果。克服人的这种不自觉状态,就要人自觉地去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加强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互动规律的科学研究。深入总结这些规律作用的方式、条件、过程以及状态,以便更好地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的层次上加以运用,以收到更好的发展效果和付出更小的发展代价。当然,这些要求必须要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也就是科技进步必须要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相协调,不能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很高,而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进步水平难以支撑这种目标,好高骛远最终也会带来生态损失和生态灾难。因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还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使科技进步与文明发展同步,否则就是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二)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突破:坚持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对资源使用的减量、循环和节约;坚持权益均衡,实现生产和分配、权利和义务、建设与享用相统一的问题;坚持文明生活,坚持包括人们的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休闲方式的科学、合理和绿色环保;尽可能从高能源、资源消耗的生活状态中逐步转变为低碳绿色的生活状态;坚持科学治理的原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文明的要求来说最基本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生态失衡,做到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2012(1):58.
[2]李强.生态美学及其时代精神[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67.
[3]涂途.论生态美学与生态美[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5):37.
[4]张娟娟.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1984年—2013年)[J].学理论,2013(4):66.
作者:赵伯飞 白冰 单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