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界河水质评估及污染源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界河水质评估及污染源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界河水质评估及污染源分析

本文作者:师琼作者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玉溪分局

1概述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水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3条红线”中的水资源量、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以及为逐步建立跨区域水资源监测考核制度提供依据,本文着重从玉溪市境内州市界河主要河流入境、出境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玉溪市境内的河流分属珠江、红河两大流域,通过对玉溪境内州市界河段水质、水资源质量状况,入境、出境断面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加大了对州市界河水体水质共同保护与监测的协调指导。为防止发生跨州市界的水污染事件,建立环境应急处置协调机构应加强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有利于各级政府及水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客观、科学地了解玉溪境内跨州市界河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上下游州市之间和谐共用水资源,有效减少取用水纠纷以及合理保护流域水环境均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玉溪市境内州市界河主要河流入境、出境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与污染源分析

2监测河段、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选择

2.1监测河段

玉溪境内州市界河段监测站点基本上涵盖了从昆明、楚雄进入玉溪的河流及流经玉溪后出境进入红河州的河流,所设的11个监测站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玉溪境内州市界河监测站点见表1。

2.2监测项目、监测数据及水质分析方法

按照《云南省州市界河水量水质监测规划报告》,监测项目设置遵循全面、公平、统一的原则,应能全面反映河流水质的情况。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相关规定,监测项目选择了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铅、镉、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流量等23项。分析的水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玉溪市分中心、楚雄分中心2010年1~12月的逐月监测数据。对州市界河段2010年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水质现状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分为3个时期,即:丰水期、枯水期和全年平均;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3水质分析评价及水环境质量

3.1水质现状评价标准

水质类别的评价采用单因子法进行评价,分别按Ⅲ类水标准和该断面的水域功能目标水质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的要求,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2水质现状评价

3.2.1监测断面各月水质类别占全年水质情况

2010年玉溪境内珠江、红河两大流域11个监测断面,全年各月符合Ⅰ类水的只有石羊江大桥,占33.3%;符合Ⅱ类水的在8.3%~83.3%之间,其中白泥田监测断面所占比例最高,全年各月符合Ⅱ类水质量标准占83.3%;符合Ⅲ类水质超过50%的珠江流域只有竹居河。红河流域7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全年各月符合Ⅰ~Ⅲ类的超过50%以上的有:石羊江大桥、江边、白泥田、洼垤铁厂。玉溪境内珠江流域4个监测断面劣Ⅴ类水所占百分比除竹居河站外,其它均在25.0%以上;红河流域7个监测断面劣Ⅴ类水所占百分比除普厂大桥、江边、白泥田3个监测断面外,其它4个监测断面均在25.0%以上,2010年玉溪境内各流域州市界河断面水质评价详见表2。

3.2.2监测断面年内水质情况

根据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玉溪市分中心、楚雄分中心2010年监测资料,结合珠江、红河流域的水质污染特征,分析评价项目主要选择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磷(TP)、氟化物进行分析。从各水质监测项目浓度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分布情况来看,红河流域的甘塘桥、元江南昏监测站,珠江流域的高大站丰水期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和总磷的浓度均高于枯水期,说明该州市界河段的水质主要可能受面源的污染,因为丰水期地表径流增大,在暴雨条件下使得以面源为主的污染物进入河道,造成丰水期水质比枯水期差。珠江流域黄草铺站的挥发酚、总磷在枯水期超过所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说明该州市界河段的水质主要可能受点源的污染,因为枯水期随着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和稀释扩散能力都有所下降,在点源排放的影响下易造成枯水期水质比丰水期差,详见图1~4。

3.3入境、出境断面水资源质量

玉溪市入境河流监测断面5个,分别为南盘江干流上的黄草铺、元江干流上的石羊江大桥、绿汁江上的普厂大桥、扒河上的白泥田、曲江上的竹居河。由表3可知,玉溪入境河流南盘江干流黄草铺监测断面水功能区水质年达标率仅为16.7%,主要超标项目为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红河流域4个入境河流监测断面水功能区水质年达标率在41.7%~83.3%之间,普厂大桥监测断面主要是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超标。玉溪市的出境河流监测断面为6个,分别为南盘江上的石头寨、曲江上的高大、绿汁江上的江边、小河底河上的甘塘桥、洼垤铁厂、元江上的元江南昏。由表3可知,玉溪珠江流域的出境河流2个,分别为南盘江上的石头寨、曲江上的高大2监测断面,2个监测断面水功能区水质年达标率仅为16.7%,主要超标项目为挥发酚、氟化物、粪大肠菌群。红河流域上的4个出境监测断面除江边年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66.7%以外,其余监测断面水功能区水质年达标率仅8.3%~33.3%,主要超标项目为挥发酚、总磷、铅、粪大肠菌群。

4污染来源分析

通过对玉溪境内珠江、红河流域各代表性州市界河水质控制站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珠江流域南盘江干流入境断面黄草铺监测断面与出境断面石头寨水质无明显变化;曲江高大出境监测断面挥发酚、总磷、氟化物超标,主要是曲江接纳了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李棋镇、春和镇、市区、洛和乡、大营街镇,峨山县双江镇、小街镇,通海县高大乡的生活、农业生产污水,点源、面源污染较大。曲江上的主要河流及排污口如下。

(1)红旗河。汇集红塔区北城镇、李棋镇部分生活污水,部分工业废水于玉溪大桥上游汇入曲江。(2)新西河。汇集北城镇的大部分生活污水、春河镇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莲池水泥厂的生产与生活废污水后于普惠桥下游汇入曲江。(3)玉带河。汇集玉溪市中心城区的生活污水、部分工业废水后直接汇入曲江。(4)中心沟。汇集玉溪卷烟厂、玉溪开发区、葫芦园片区以及高仓镇的生活污水、部分工业废水后于大营街镇入曲江。(5)密罗河。汇集大营街镇部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后流入曲江。除此之外,玉溪第一造纸厂、大营街光华纸厂、大营街水泥厂、大营街铁厂污水及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玉溪大河。(6)峨山大河。主要排污口相对集中在峨山县双江镇和小街镇的峨山大河沿岸及峨山大河的一级支流练庄河上。主要有:玉林泉酒厂、峨山县化肥厂、峨山县食品公司、峨山县水泥厂、峨山县钢铁厂、小街水泥厂以及汇集了红塔区高仓镇、研和镇部分生活污水、玉溪化肥厂、桃源造纸厂、高仓硫酸铝厂工业废水河小街镇生活污水的石邑河。

红河流域4个入境河流监测断面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比较高,除普厂大桥外,其它3个入境河流监测断面达标率在66.7%~83.3%之间,普厂大桥主要是受上游禄丰县县城生活污水、水泥厂、钢铁厂污水排入影响;但红河流域4个出境河流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8.3%~33.3%,主要是小河底河上的甘塘桥、洼垤铁厂及元江上的元江南昏3个监测断面未达标。平甸河、清水河、小河底河是元江干流在玉溪境内的主要河流,平甸河、小河底河主要流经新平县城、杨武镇,汇集了新平县城、杨武镇的生活与生产废污水以及大开门钢铁厂的废污水后直接排入元江干流。清水河主要接纳元江糖厂、元江县城居民生活废污水及造纸,有色金属选矿等工业废水。

5结语

根据2010年水质动态监测数据,对玉溪境内珠江、红河两大流域的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州市界河流的污染方式,分析污染的来源,可为对策分析提供依据。州市界河段出现水质污染,将会引起跨州市行政区域的水事纠纷,影响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要制定全面而有效的水质保护措施不仅需要摸清流域水污染源状况,也要结合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对玉溪境内珠江流域、红河流域州市界河段水质现状分析及水污染现状,结合流域实际,对水质保护措施做如下探讨和研究。

(1)尽快构建和完善水质保护的区域协作机制。从流域的整体考虑,加强流域内各州市界河水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跨地区合作,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为原则,流域内点源污染主要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制定工业、生活、排污总量控制,制定跨州市河流水质保护管理条例。在州市界河流监测的基础上加大县界河流的监测,只有流域内各州市(县)共内努力,才能达到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2)尽快划定并落实流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新时期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凡城市与集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第三产业污水必须进入污水收集管网,经集中处理后再向河道排放。对水功能区进行纳污总量限制,就是有效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3)注重流域内面源污染物的治理,提高污水集中处理水平。面源污染的治理主要是针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家禽养殖和农田径流污染。另外由于现阶段珠江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率还比较低,因此城镇生活污水中尚未纳入集中处理系统的部分也是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不断提高城镇污水的集中处理水平对于有效保护水质很重要。

(4)加强水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尤其当跨州市界的河段发生污染事故时,事先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跨州市联动应急预案。注意加强部门自身的能力建设,做到水污染事故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